把耶穌找回來

&nbsp歡樂禮拜? &nbsp聖誕角色新體驗

文 ◎&nbsp馬約翰

翻譯 ◎&nbsp吳銘恩

&nbsp

某聖誕夜,我在南投東埔溫泉區(Dongpu Ilausan)布農部落。我問人們聖誕夜禮拜將在何時舉行?他們告訴我沒有聖誕夜禮拜;但是大家將在凌晨3點左右起床,體驗清晨的聖誕禮拜。

聖誕節清晨大約4點,部落裡的長老教會信徒,分別集結在環繞著部落的4個山頭據點。每一個人手裡拿著火把。從我們的集合點往前眺望,可以看到其他的隊伍也拿著火炬,熊熊地照亮四周黑暗的山嶺。忽然間,我們隊伍開始唱起〈普世歡騰,救主降臨〉這首詩歌。接著,對面山谷的另一隊也接著吟唱起來,然後第3隊、第4隊依序唱出。當我們緩步下山,敬虔地走向教堂,喜悅的歌聲充滿著整個山谷。

當我們抵達教堂,教堂門扉大開,牧師宣告「基督我們的主,今天降生在我們的部落!」眾人則回應「感謝上帝!」

這是聖誕節的好消息。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有血有肉地住在我們中間。上帝不僅使用先知來宣告祂對世人的熱情,更親自來到我們中間,顯明祂奇妙大愛。親自躬逢第1次救主聖誕節的人們,曉得人不能控制上帝;上帝會在我們最想像不到的時空,用我們無法理解的形式出現。

在基督降生的故事中,讓我們來思想上帝所使用的不同角色,做為我們的聖誕體驗;就像我們思考上帝來到這世上,所展現令人驚奇讚歎的方式一般;這次聖誕節,也讓我們來對上帝如何降臨在我們的世界,成為我們的鄰居,孕育一種嶄新開放的態度。

今年聖誕節,讓我們以6天的時間一起思索:上帝在這個奇妙的聖誕故事中,所使用的不同人物;並且讓我們向上帝懇求,在祂不斷開啟的故事扉頁,繼續使用我們。

&nbsp第1天 路加福音1章26~38節,46~56節

預備心的少女馬利亞

我們相信她當時只是一個少女。想想看在你的教會中的少女,如果天使來找她們,並且個別地對她們說:「妳將會生出上帝的兒子,」結果將會如何?然而,馬利亞這個年輕的女孩,看起來似乎已準備好,要接受這個怪異而且不太可能的消息。我們應該如何準備迎接基督進到我們的生命裡頭?這位年輕的馬利亞,不僅僅是為她自己的緣故渴慕公義,同時她也為那些被壓迫者。這個聖誕節,我們如何為那些處於邊緣弱勢者,行出公義?我常想像一幅圖畫:年輕的耶穌,在他母親的屈膝禱告中,學習渴慕公義。設身處地,想想馬利亞所扮演的角色,她作為一個平凡的母親,竟然生出充滿恩典與真理的上帝之子!

默想:耶穌要如何降生在你的生命中?對於你周圍的人們,你如何成為上帝恩典的管道?

&nbsp

&nbsp第2天 馬太福音1章18~25節

順服的乾爸爸約瑟

我們所看到的約瑟,他除了出現在耶穌誕生,為嬰孩耶穌在聖殿獻祭與主,以及耶穌12歲時的聖殿場景以外,他幾乎隱身幕後。是否應告知約瑟有關上帝的計畫?天使甚至在起初也不覺得有此必要。可憐的約瑟是從他的未婚妻得知此事,並且感到大為震驚。上帝常常將我們的計畫予以翻轉,你是否曾經因而感到驚奇或是訝異?然而,我們知道約瑟是一個義人,他不願意明明的羞辱馬利亞,所以他計畫私下停止婚約。因為他做的事合宜,所以也都做好準備。但是當他回家睡覺,一位天使、上帝的信差,出現在他面前說:「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因她所懷的孕,是由聖靈來的。」約瑟隨後醒來,揉揉眼睛,便順服了上帝。他成為上帝之子的「乾爸爸」。

默想:什麼樣的時刻,上帝在你的生命中呼召你順服?什麼樣的場所,上帝成為你的鄰居,並且在你生命中要求你回應祂的呼召?

&nbsp

&nbsp第3天 路加福音2章8~20節

報喜信的卑微牧羊人

聖誕節故事真是充滿了驚奇,誰會想到去拜訪萬王之王的第一批訪客,竟然是身分卑微的牧羊人?是的,他們是猶太人,但是他們沒有任何地位,他們的鞋子上殘留著羊大便。馬利亞看到這些陌生人來拜訪她的新生寶寶,必定非常驚訝。如果耶穌出生在今天的台灣,誰將會是那群牧羊人?在機場大門口排班,且在自己的車外聊天的計程車司機?上帝以令人驚奇的方式降臨,卻為所有人帶來好消息。牧羊人傳達天使所告訴他們的,他們因此也成為好消息的使者。

默想:誰是我們這個社會的邊緣族群,上帝是否也透過他們來向我們說話?

&nbsp

&nbsp第4天 馬太福音2章1~12節

獻禮物的東方博士

第二批登記在案,拜訪嬰孩基督的訪客,是從東方來的博士。他們是外國人,或許他們代表著基督為這世界所有的人而來。博士帶來禮物獻給耶穌,你獻什麼樣的禮物給基督?你的時間?你的智慧?你的心?世俗統治權力的強者──希律王,飽受這新生君王的驚嚇,竟威脅要殺掉祂,但是博士從別的路回本地去了。

默想:當我們遇見耶穌,我們經常被引領到一個不同方向的路徑,基督如何引導你走別的路?

&nbsp

&nbsp第5天 路加福音一章30節;2章9~10節

給勇氣的天使

天使通常被描繪成溫和、甜美且具有翅膀的存在物。但是在聖經中,當天使來到人們的身邊時,他們似乎總是處在害怕的心境裡;每次天使都帶來相同的訊息:「不要怕!」我們經常活在懼怕的當中:懼怕失敗,懼怕別人如何看我們、懼怕生病、懼怕死亡。但是,這個聖誕節,上帝的使者告訴我們「不要怕」,基督已降臨在我們的四周,進入我們的生命,為要顯明上帝對我們的摯愛。

默想:這個聖誕節,你所懼怕的是什麼?把它交託給神。因為使徒保羅已提醒我們,世界上無論任何事務,都不能叫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

&nbsp

&nbsp第6天 約翰福音1章1~18節

帶來光亮的嬰孩基督

在一年中最幽暗的時刻,我們來慶祝聖誕節。這些日子是12月下旬日照最短的日子。然而當光亮照進黑暗裡,黑暗從不曾有能力熄滅光明。基督是帶著光亮降臨在我們的四周,照亮我們的路徑,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教會,和我們的社會。

默想:你生命中的黑暗角落在哪裡?祈求基督照亮我們內心的幽暗。讓我們一起來慶祝這個聖誕節,因為我們並不孤單。上帝的話語,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我們已見過祂的榮耀,所以生活在聖誕喜悅中!不只是今天,而是每一天!

聖誕禮物?應該要送給耶穌

◎陳小小

&nbsp

曾讀到一篇文章,有個母親忍不住向學校提出,希望不要再辦例行多年的母親節晚會。因為,她們這些上班族媽媽,當天必須提早下班,匆忙回家、接小孩、吃飯,再匆忙趕去學校。另外,整個節目盡量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台表演,所以時間拉得很長,擴音器聲音又很大,4個多小時的喧囂,令人疲憊不堪。

誠然後面的籌劃與排演,老師與學生都很辛苦,但是她提出另個角度來思考:「母親節」感恩的對象是母親,是否能從媽媽的需求來出發?孩子應該跟媽媽聊聊,了解媽媽希望什麼?需要什麼?怎麼樣才會開心?我自己是母親,我非常贊同這位母親的提議。時下的母親節,主角反倒成了孩子,他們喧賓奪主站在舞台上,爸媽像粉絲一樣的簇擁在台下拍照。

這個回歸本質的思考,我以為可以應用到聖誕節。「聖誕節」的主角是誰?基督徒過聖誕節,有以耶穌的需求來考量嗎?耶穌怎麼樣會覺得「被感恩」?耶穌希望什麼?需要什麼?祂怎麼樣才會開心?

就好比你問我,「今年想要什麼聖誕禮物呢?」這個問題就不太對了!誰才是那個最該收到禮物的人?那是耶穌。再來,耶穌有沒有收到聖誕禮物呢?我今年有想到什麼聖誕禮物,送給他嗎?

教會活動,一年365天,幾乎90%以上,都是以「人」為主角。因為神愛世人,基督徒代表祂來愛世上的人。教會舉辦許多服務或活動,都是希望還沒認識祂的人,有機會來認識祂;希望初信的人,與信主很久卻靈命停滯不前的人,能因為這些服務或活動,而學習愛祂越深。

然而,一年一度好不容易以「耶穌」為主角的節日,或許教會應該向自己、向所有的基督徒提出,「今年讓我們不去想要獲得什麼聖誕禮物,而來一同想想要給耶穌什麼禮物?」

學習從耶穌的需求出發,學習送禮物給耶穌。我們接受的恩典太多,回報耶穌的太少。當然,我們永遠還不起耶穌上十架替死的債,但是總不能以此為懶惰的藉口,什麼事都不做,白白的恩典成了廉價的福音。

默想

耶穌希望什麼?需要什麼?祂怎麼樣才會開心?

行動方案

拿出週曆手冊,寫下要送給耶穌的禮物。例如:排1個小時跟上帝禱告,並規定那個禱告就像跟父親說話談心,不是充斥一堆劈哩啪啦的代禱事項;聖誕節前,找一天偷偷把教會亂七八糟的書櫃整理好,做為送給耶穌的聖誕禮物。

聖誕大餐?何不改吃生命糧

◎方嵐亭
從台東外婆家回台南,手邊有些零用錢的小兒子,一天闊氣的要和我到教會公報社逛逛。他拿了些小禮物結完帳後,神祕地拉著我的手往樓上衝去,到了聖經特價區比了比。「爸爸,我好喜歡這本喔!」藍色的封面,上面有一把象徵聖經是雙面利刃的劍是它的特色。
「我的錢沒有帶那麼多,先借我,回去還你好嗎?」他輕聲細語地對我說。一本680元的聖經說來實在便宜,不過字體的大小、版本都非上選,只好擺出牧師加老爸的權威對之曉以大義。幾句對話,終究不能撼搖他的決心,結論是寄放櫃台,小兒子明天自己來買。小兒子很得意除了家中為他準備的兒童大字版新約聖經外,這是他自己第一次用零用錢購買聖經。
這歡愉的氣氛,讓他在回家的途中,自然、大方地拿出披薩業者的廣告單張,「爸爸,我們買披薩回去嘛!媽媽和哥哥一定會很高興。」「是你會很高興吧!」我揶揄地說。詢問家中其他2名成員意見後,我們父子倆帶回680元的餐飲,多樣有別於平常主食的披薩、雞翅、可樂,的確讓4個人很享受。我們彼此分享著一天下來的點滴,當然也談論到暫時寄放在教會公報社的那一本聖經。突然間,我覺得好巧,「弟弟,那一本聖經和我們晚餐的披薩都是680元耶!」小兒子也驚覺地說對。
我和全家分享:「680元的披薩的確讓我們吃得很愉快,也很感謝上主對我們的眷顧,但畢竟披薩吃了就沒有了;可是一本680元的聖經卻可以讓我們『吃』一輩子呢!」我忘了是哪一個小鬼冒出來一句:「你吃給我看啊!」不過,相信全家都領受到「生命靈糧」的重要性。
聖誕節期已經到來,聖誕節我吃大餐嗎?我吃!我願意藉著食物拉近人與人的關係,讓人藉此機會了解救主為世人道成肉身,至於盤中何物不是大餐重點,準備過程才更是重要。
&nbsp
默想
重新檢視消費分配,別忘了一次代價、終身受用的大餐。
行動方案
不妨買本書給自己或是朋友吧!這本書若是聖經那會更好。充實生命靈糧的預算將會是最值得驕傲的「神聖的浪費」。
&nbsp

購物清單?分享恩典才最重要

◎王乾任

聖誕將近,相信有不少基督徒家庭的孩子,正在心裡盤算著今年可以收到哪些「聖誕禮物」?!甚至有些父母,是公開和孩子們討論今年的「聖誕禮物」清單!

我是上高中之後,才開始上教會,在此之前,鄉下地方,每年12月25日,只記得是因為「行憲紀念日」放假一天,雖也有聽說,這一天是基督教「教主」耶穌的誕辰,不過,也僅只於知道而已,沒想過「聖誕節」也是有禮物可收,要是早知道,每年除了生日和過年之外,能多一個收禮物的日子,感覺好像也不錯。

開始知道在「聖誕節」有禮物可收,應該是上教會之後,每年教會總是大張旗鼓慶祝聖誕,弟兄姊妹們準備交換禮物,孩子們期待聖誕節一早醒來能收到襪子裡的禮物。聖誕老人與聖誕禮物,和耶穌一樣,成為聖誕節的一部分,似乎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情。

事實上,直到19世紀前半,長老會、浸信會等正統教派並不重視過聖誕節。19世紀末的基督徒,才重新發現聖誕節,而聖誕節互相餽贈禮物的習俗,則是沿襲自羅馬農神(或太陽神)的節日習俗(西方人的聖誕假期,在世俗社會更像是華人的農曆年,送孩子禮物更像是送壓歲錢),經20世紀美國商人為了促銷,進一步強化了聖誕節送禮物給孩子的傳統。

好的習俗,沿襲其實無妨。只不過,近年來聖誕老人成了好萊塢聖誕電影的主角,耶穌反而不見了。太過強調送禮物給孩子,會否令人誤解了聖誕節的真正意義?把這一天當成另一個可以收到大禮物的日子?

在這個老早被商人喧賓奪主,搶走過節氣氛營造主權的聖誕節,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該賦予「聖誕禮物」什麼樣的意義,才符合聖誕節所欲傳遞精神?

主耶穌說:「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hellip&hellip這些事情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35~40節)

聖誕節,在這個耶穌基督將救贖恩典做為禮物帶到世界來,免了我們的債,送給我們的特殊日子,我們的「聖誕購物清單」裡,是否也應該放入一份「免了人的債」的禮物,或是與貧乏的弟兄姊妹分享我們所擁有的恩典的日子?

聖誕節一定要列購物清單?買禮物送人?如何把所受的「恩典」分享給人,過一個無消費、無浪費的聖誕節。

默想

聖誕節一定要列購物清單?買禮物送人?如何把所受的「恩典」分享給人,過一個無消費、無浪費的聖誕節。

行動方案

1.走出家庭與教會,走進學校、社區與社會,與人們分享聖誕故事中的愛與恩典。

2.與弟兄姊妹集思廣益,規劃零預算的聖誕節,把錢省下來捐給有需要的社福團體,或有需要的朋友。

3.聖誕愛宴盡量自己動手做,使用在地食材。

4.父母和孩子討論聖誕禮物清單時,試著以不花錢、自己動手做的方式,將「分享」的價值觀放進來,成為一種教導,傳遞下去。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