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共存 永社邀三醫師談疫情控制

永社「從清零到控制:台灣防疫政策轉型的下一步」座談會。(翻攝/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20223月以來台灣防疫政策鬆綁,政策方向不再是「清零」而是「疫情控制」,進入「與病毒共存」的階段。關注社會與政治議題的永社,629日晚舉辦「從清零到控制:台灣防疫政策轉型的下一步」座談會,邀請在第一線執行醫護工作的三位醫師進行討論。

座談會主持人、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董事長吳樹民醫師指出,COVID-19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變異發展的問題非常複雜,也影響人類的社會行為。譬如,醫師與求診病患的互動以前是面對面,現在是視訊看診,學校教育也透過視訊授課與學習,可謂嚴重影響人類生活。雖政策從清零改為共存,但由於病毒有再變異的可能,對醫界來說,是否共存其實還有許多變數。

就政治角度思考,吳樹民表示,防疫解禁,執政黨可能失去選票,執政黨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防疫政策,但可能也是錯誤的措施。另外,不可否認理論上就是應該要接種疫苗,可是疫苗本身仍然存在尚未解決的爭議,也是討論「與病毒共存」時該考量的因素。

針對流感化的說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提醒,新冠病毒屬於變異量大的RNA病毒,變異速度非常快,要注意染疫的後遺症。而從他門診的量表顯示,回診的年輕人都是睡眠時間縮到二至三小時,「就算睡回籠覺也睡不回去,注意力明顯退步就影響課業成績,他們都被這個症狀嚇到。」因此治療上需要復健,讓恢復速度能夠加快。未來希望政府能夠給予出現染疫後遺症的患者好的醫療資源,不受到後遺症影響。

關於死亡率,姜冠宇表示,台灣是將確診60天內死亡的個案都計算在內,是從寬認定,使死亡率偏高,所以死亡率不是意謂台灣醫療能力差,只是為了讓更多死亡原因可以釐清且呈現分布狀況,代表的是台灣對於染疫死亡的處理,相對於國際更加細緻,台灣醫療的水準與把關能力依然很高。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羅浚晅醫師指出,許多國家與病毒共存是被動的,台灣則是可以選擇走往共存方向,邊境防疫也是主動選擇減少天數,慢慢讓病毒進入台灣。這種特殊的表現令先進國家都刮目相看,原因可歸諸於《傳染病防治法》2003年的修正,讓政府面對瘟疫時可以迅速應對。

至於台灣與病毒共存的前提,羅浚晅提醒,疫苗不要仰賴進口,要突破台灣醫療生技產業瓶頸。此外,要加強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因為已經看到疫情直到今天仍有太多政治力干擾,特別近日新北市「恩恩小朋友事件」即緊急救援機制發生最嚴重的問題。制定防疫措施方面,他說,不是只有公衛與醫學的參與,還要有社會人文的共同參與。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祕書長、急診醫師陳亮甫指出,民眾現在去急診,已經不需要排隊三小時,因為基層診所幫助醫院端,扛起了醫治確診病患的工作。關於空床的數量,他說,在疫情嚴峻時,中央公布的是全國數量,但在台北市醫學中心確實一床難求,「感受不太到能夠共存游刃有餘的狀態,但還好這狀態沒有持續太久。」可是接下來幾個月,床位還是擁擠,因為中央不敢關掉專責病房,所以有非染疫急性醫療需求的患者仍會塞在急診室,嚴格隔離措施導致了沒有病房可住的窘狀。他說,過去病患在急診室等病床,通常只要等候一個晚上,現在要等三至五天,所以這段時間他叮嚀家中長輩,要特別保重自己的身體。

陳亮甫表示,醫界已經有聲音點出防疫措施還不能把新冠病毒當作流感,所以確診者與不確診者要做嚴格區分的處置。還有,確診的輕症民眾是否嚴格執行居家隔離,是未來要面對的實際問題。第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希望中央要能夠預知狀況且先做好準備,讓第一線工作者可以把時間心力專注在救治民眾。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