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未竟全功 民間成主力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台灣大學第34屆學生會,7月2日於台大校內舉辦「2022轉型正義座談會」。(翻攝/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台灣大學第34屆學生會,72日於台大校內舉辦「2022轉型正義座談會」,四場講座中有一場是「轉型正義的未竟之路」,邀請前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教授、前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黃丞儀教授談各自看法。

陳俊宏指出,2016年時總統蔡英文承諾要成立「真相跟和解委員會」,可是沒有實現,反而是行政機關成立獨立機關「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就他個人了解,促轉會不是推動機關,而是規劃機關,所以設定期限,法律上也沒賦予促轉會比較強的公權力,因此出現促轉會力有未逮的情況。如今促轉會結束,轉型正義要由行政公務系統推動,過去在公務體系待過的陳俊宏清楚政府公務運作的思考是強調數字的KPI,容易失去核心目標,因此他說:「民間力量的集結與整備是下個階段推動轉型正義的重要前提。」

陳俊宏表示,轉型正義的任務由行政部門接手,是否可以發揮功能,他抱持質疑的態度。因為轉型正義單就「和解」這件事情,就不是行政部門可以進行,反而需要高度政治思考,「所以未來民間要好好檢視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如何推動業務。」

陳俊宏表示,轉型正義是一場馬拉松,以德國的轉型正義來說,目前並沒有停止,台灣不應該因促轉會結束就失去轉型正義的動力。而且轉型正義這件事情的推動「沒有人是局外人」,所以要召喚更多人推動,相信只要眾人一起努力,下個階段會是轉型正義的時刻。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台灣大學第34屆學生會,7月2日於台大校內舉辦「2022轉型正義座談會」。(翻攝/邱國榮)

黃丞儀則指出,政治意志是轉型正義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可是民進黨政府欠缺這個意志,只有口號推動,使轉型正義遇到不少困難。譬如,根據《國家機密保護法》,絕對機密30年後才能夠解密,涉及國家安全情報來源或管道的國家機密應永久保密,可是,解密的核定者是總統,不需要修改《國家機密保護法》,「所以問題是蔡英文總統敢不敢核定檔案的解密,但我認為她會說尊重機關的決定。」

黃丞儀指出,台大校園內「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設置過程,讓人看見許多荒謬,這樣一個政治案件居然在台大校內有很多說法與阻力,反映社會有阻礙轉型正義的力量。許多人認為轉型正義是民進黨的政治鬥爭工具,也不承認白色恐怖歷史,縱然太陽花運動占領國會後台灣出現轉型正義契機,但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認為轉型正義對自己無關緊要,「不挑戰國家就是好國民」這種觀念仍是社會主流,是國民黨威權殖民教育台灣的後遺症,「所以有80%的人就是無感,他們認為受害者是they。」

要如何繼續推動轉型正義?黃丞儀說,對現在的台灣人而言,如何說過去的事情很重要,當代公民的責任是不斷敘述歷史,變成公共討論,最後會變成記憶,存在於社會。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