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稿/林婉婷

因著網際網路和行動裝置的普及,除了有印刷紙本報紙和製播電視新聞的老牌媒體,現代人還透過僅以網路傳播的自媒體或獨立媒體來認識議題、接收資訊;其中多數不僅經營官網,也有FB、IG、Twitter等社群帳號,另透過Youtube、Podcast發布影音內容。與傳統媒體相比更為多元的傳播管道,使閱聽人能夠選擇自己偏好的媒介,且能更有效與媒體互動、表達己見;而媒體也能夠透過閱聽人即時回饋,來暸解自己的報導呈現與品牌經營情形。

身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面對網路資訊海洋,每個人能處理的消息有限、近用媒體的習慣也有所不同:有些人會鎖定信任的媒體並閱讀其發表的全部內容,有些人則聚焦所關心之議題並廣泛閱讀各大媒體的報導;但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這些習慣多少都強化的媒體品牌性。以下分享幾個媒體品牌。

報導者》,由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於2015年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也是具有代表性的獨立媒體。除了將深入報導公共議題,也會將報導成果增補、彙整成書籍出版,觸及更多潛在讀者,諸如2020年出版的《世紀之疫:揭開COVID-19下,人性、病毒、新世界的深度紀實》和《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除了文字與影像,近年也以「漫畫」形式來說明議題,例如《我的家被買走了?》講述原住民保留地流失問題,《困在隧道的青春》描述烏干達青年來台就學卻遭到勞動剝削的事件;另外推出Podcast節目,有時是團隊解析議題,有時邀請來賓分享。

上下游》創辦於2011年,獨立媒體部分有「新聞」和「副刊」,主要關心農業、環境和食安等議題;另有經營「市集」銷售小農產品。其2020年推出《光電侵農大調查:直擊數百案場,揭發四大亂象》專題報導,講述地面型光電如何衝擊農村產業、生態與文化,引起相當程度的討論。

轉角國際》是聯合新聞網推出的品牌,結合台灣視角分析國際時事;「過去24小時」專欄會更新每日及單篇新聞,「深度專欄」和「重磅廣播」則針對議題專訪人物及深入探討。針對烏俄戰爭,也推出專題企劃《2022戰爭危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彙整所有相關新聞;過去的專題企劃包含菲律賓選舉、國際防疫經驗、揭露新疆再教育營黑幕等。如果同樣對國際消息感興趣,但想要更輕鬆地閱讀相關資訊,可以參考天空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立的《DQ地球圖輯隊》;該媒體內容為取得國際各大媒體圖庫及合作夥伴的影像授權後進一步彙整、報導,是以影像為主的新聞平台。

法律白話文運動》乍看之下是公民團體,但官網寫明「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從歷史、時事和議題等面向切入論述法律知識。值得注意的是,其實有越來越多公民團體或關鍵意見領袖(KOL)透過網路和社群傳播消息,雖然不是媒體、卻有媒體功能;比起囊括社會、政治、財經、娛樂等面向的大媒體,專注於某領域的自媒體增加,閱聽人也增加,形塑出與傳統媒體時代不同的風氣。

我個人認為,當媒介變得更多元、便利,不需要擁有報社或電視台也能傳播,閱聽人的焦點被分散、分眾的情況下,媒體報導的「內容」與「觀點」更為重要。如果什麼傳播平台都使用、甚至買廣告增加觸及率,但新聞內容只是抄襲、拼揍論壇貼文和網友留言,卻沒有滿足閱聽人對「知」或「樂」的渴望,那麼當發生重大事件時,這類「內容農場」性質的媒體無法成為意見抒發和交流的平台,無法發揮影響力。

如同第一段所述,現代媒體和閱聽人是互相影響的。一位閱聽人接收什麼資訊後轉傳、轉述,其身邊的人知道後,再去轉傳、轉述;更廣義來看,這群閱聽人本身也像是在「報導」;這或許就是我們社交帳號「群組」的每日風景。

(相片提供/Freepik)

有些人覺得群組裡不同立場的消息總是讓「討論」變成「論戰」,但事實上引起論戰的不是消息,而是「人」,因為衝撞同溫層是很痛苦的事,但也有可能激起不同的討論,看見別人的擔心和自己的盲點;傾聽別人的聲音並不會導致我們「被洗腦」般輕易失去自己的認同,除非我們本來就是不願思考、容易動搖的人。

但「假新聞」不一樣,那是被製造出來要誤導閱聽人的消息。如果閱聽人希望自己所處的資訊環境更健康,除了查證和檢舉,我建議可以從「整理自己社群的訂閱」開始,看看自己很多年前按讚的媒體,現在是否還報導有深度的消息,或是已經淪為內容農場?雖然是個人的把關,但我相信也有助於大環境的健康。

更多系列專題報導請見:【落筆有道

 


封面圖片提供|Freepik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