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找尋意義 東門教會分享宣教願景

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7月9日下午舉辦「愛結連‧教會歷史宣教願景分享會」。(攝影/Dalul)

【Dalul台南報導】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7月9日下午舉辦「愛結連‧教會歷史宣教願景分享會」,期盼從教會建造的歷史找尋教會對每個人的意義,也從不同角度看東門教會具歷史意義的教堂與宣教歷史文資,所以邀請台南市文化局文化建設科科長梁晉榮、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廖淑芳、台南美術館科學分析與器物修復師陳衫瑩,從各自專業領域看歷史對宣教及社會的意義。

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7月9日下午舉辦「愛結連‧教會歷史宣教願景分享會」。(攝影/Dalul)

分享會也展示原先收藏在台南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的東門教會禮拜堂模型。東門教會牧師劉炳熹表示,其實分享會本來沒有展示模型,7月7日才接獲模型轉交教會保管與展示的消息,所以是上帝恩典促成的事情。

劉炳熹說,東門教會是富含文化底蘊的教會,未來的宣教也必須與教會歷史連結,才能真實與信徒的生命產生關係,這是教會跨入120年後真正的課題。每個人需要學習回答自己與東門教會的關聯,從前在這裡發生了什麼?現在又發生了什麼?教會從牧師巴克禮與牧師娘伊莉莎白兩人找到靈感,一個投入教育與宣揚,一個投入照顧與扶持,進而發展出「成全」與「共生」兩個議題——教會,為著成全他人而存在,為著與他者共生而存在。

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7月9日下午舉辦「愛結連‧教會歷史宣教願景分享會」。(攝影/Dalul)

劉炳熹表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看見教會史料的價值與重要性,邀請東門教會申請「世界國家記憶名錄」計畫,已獲得認證。20多年來,教會設立了歷史委員會,從製作教會歷史紀念冊出發,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保存歷史文獻,其實也在活用歷史作為宣教的養分,包含1922年的小會紀錄、會員名冊等,刊載台灣教會第一位女執事、女長老的設立與封立,以及教會的禮拜堂、幼兒園土地從何而來,談及許多弟兄姊妹的祖先。

劉炳熹也表示,透過歷史向不同信徒說話,其實就是彼此建立關係,讓信徒不再是過客。迎向120年的東門教會,一點一滴累積,讓過去、現在、未來出現在這裡的人們一同建立教會,歷史則成為更多人的見證,從教會歷史中找出未來宣教的方向。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