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宿舍線上講座 探討台灣淨零方向

(相片提供/能源宿舍線上講座截圖)

【林婉婷採訪報導】為幫助青年和民眾更認識台灣環境議題,荒野保護協會推出「能源宿舍」線上系列講座;繼6月認識台灣能源現況後,7月進入「淨零排放」議題。7月6日的講座,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倪茂庭和林彥廷擔任分享人,以「台灣迢迢淨零路」為講題,同與會者們依序介紹何謂淨零、國際案例及台灣淨零方向。

延伸閱讀:

能源宿舍線上講座 認識公民電廠

能源宿舍線上講座 談台灣能源與電網前景

倪茂庭首先說明溫室氣體對地球氣候與環境造成的影響,並進一步指出「淨零排放」是透過人為或自然方式吸存同等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不過溫室氣體管制具體是只有二氧化碳、還是包含其他種類,則取決於該國家的政策考量。

如何確保各國真能如期達到淨零目標?可以進一步檢視承諾項目與執行情況,包含目標年限、管制範疇、國際航運、碳洩漏、法律拘束、負碳目標、管考機制、碳移除、具體路徑、減碳決心;而企業責任方面則有RE100(100%使用再生能源)等不同的倡議行動。除監督政府與企業,公民團體也強調氣候行動應有科學基礎、禁絕化石燃料、公民參與和公正轉型。

英國的氣候目標是2030年減量68%、2050年淨零。2008年即制定《氣候變遷法》,並設置獨立、透明的監督與諮詢組織「氣候變遷委員會」;2016年批准《巴黎協定》、成為會員國;2019年修訂《氣候變遷法》,將2050年淨零排放入法;2020年陸續辦理14場會議,抽樣16歲以上公民和各地方代表參與相關課程培訓,後制定25項原則和50項具體行動措施。倪茂庭認為台灣可以參考的是英國於網路公開氣候政策資訊和執行情況,在問答時間也補充獨立委員會和定期會報維持社會對議題的關注,有助於政府遵守氣候承諾。

延伸閱讀: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公布 環團提改善建議

林彥廷接著提到,《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後,將「2050年減量50%」目標修改為「2050年淨零」,目前已經2022年,各界關注如何如期達標。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制定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4大轉型項目,及「科技研發」和「氣候法制」2大治理基礎,輔以12項關鍵戰略;林彥廷點出,上述轉型會如何執行、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等細節問題,都值得更多思考。

(相片提供/國發會)
(相片提供/國發會)

林彥廷解說,《氣候變遷行動法》修法重點有4個面向:行政治理、減量、調適、氣候變遷行動任務。其中,行政上希望有跨部會氣候會報、明定各部會任務、中央輔導地方、氣候變遷影響評估納入人權保障;減量與調適是並重的,調適的項目之一是面對氣候災害的韌性,需要因地制宜地規劃,也鼓勵企業揭露氣候變遷風險;氣候變遷行動任務則包含科學評估、定期報告、行動基金、公民能力建構及參與。

林彥廷列出幾項重要氣候治理議題,呼籲眾人持續關注:《氣候法》修法進展、淨零路徑圖的「12項關鍵戰略」細部規劃、2030年至2045年的各階段具體減碳目標、地方氣候治理和公民參與機制。最後也請與會者們思考追求淨零不應反而造成環境衝擊、碳捕捉與封存的執行、淨零如何符合公正轉型等問題。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