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揹著書包去上班──那些被迫一夜長大的「苦悶小大人」

(相片提供/Pixabay)

◎菠菜安儂

是否所有的孩子,都像看上去的那樣天真快樂呢?在各國法律中,由於攸關當事人權利義務,國民成年年齡多在綜觀國情、國民知識水準、心智發展狀況、平均壽命等因素後訂定。如今,台灣《民法》修正案已將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未來每位年滿18歲的青年都將跨越那道「小孩」與「大人」之間的藩籬。然而,若跳脫法律的框架,我們還能確實看見這條理應涇渭分明的界線嗎?

就知識層面而言,在教育普及、科技化和全球化的影響下,當今學生除了日益多元的課程範圍,也有了更加便捷、豐富的進修途徑,或可透過建教合作早一步進行社會學習。彈性的學習環境孕育了自由活潑的思維,整體社會期望的壓力來源卻未能減少,於是乎,新世代受困於多元興趣培養與知識變現能力的矛盾夾縫中,多少純粹的理想,成了「大人」眼裡稚氣的天馬行空,最後變質成了扼殺自我、提前長大的導火線;一切只因不合時宜的夢,種在了這片看似廣大的世界。

至於情感方面,在人類幼年的發展歷程中,隨著年齡增長與生活經驗所帶來的社交、情感等心智刺激,將影響一個人的教養情形,而反映出的結果──如融入社會的行為表現──常被認為將會出現在個體成長後的遙遠未來,但其實人類早從出生起,就已開始感受並對外在環境做出反應。大阪大學鹿子木康弘副教授的研究指出,未滿一歲的嬰兒可能出於道德思維或同情心,向其他人做出相應的互動,其他許多被成人所忽略的兒童情感也包含於此,有些人以為孩子感受不到許多事物,其實不然。

就以前段的建教合作為例,我們該如何得知,在其他學生享受知識的灌溉時,參與建教合作的孩子是滿心期待提早離開校園並工作賺錢,還是如同《失去青春的孩子》一書所寫,付出龐大代價換取脫離困境的鑰匙時,也同樣懷抱著超乎年齡的內心掙扎?在這抉擇當中,孩子的每個念頭都被成人們正確理解了嗎?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塞在《德米安》中寫道:「鳥兒奮力衝破蛋殼。世界則是這顆蛋,如果想要出生,就得摧毀一個世界。」沒有誰的成長歷程是一帆風順,無論男女老少,必定有過他的滄桑,許多孩子早已被迫開始面對連成人都難以交出完美答卷的挑戰,這是許多「在適當時機」長大的大人們所沒能體會的。深入理解對方的痛苦,包容彼此快慢不一的人生步調,才能真正尊重每一個獨特的生命。 (作者為文書助理)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