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宿舍線上講座 經濟與環境如何不兩難

(相片提供/能源宿舍線上講座截圖)

【林婉婷採訪報導】荒野保護協會能源宿舍」系列講座的8月首場「經濟該成長?還是去成長?我們該如何來看待經濟與環保的問題?」,在3日晚間、以Google Meet線上舉行,邀請中央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和中央院歐美所研究員盧倩儀擔任主講人,從政治、經濟與環境等面向談未來發展。

延伸閱讀:

能源宿舍線上講座 如何設計公正的碳定價

能源宿舍線上講座 青年響應氣候運動

盧倩儀首先引用數據指出世界「資源赤字」的問題,及經濟成長的分配不均,底層的多數人共享小部分成果,頂層的少數人享受大部分成果,又經濟成長未必等於人類福祉成長,例如在美國、英國等已開發國家,還是有兒童面臨著貧窮和飢餓問題。

盧倩儀強調,「去成長」不是否定成長或就此衰退,而是富裕國家用民主方式、有秩序地將經濟規模縮小,以降低環境壓力、深化民主、保證美好生活和維護社會公義,即所謂的「以供定需」,且釐清是「誰」的需求,例如全民不應承擔私人飛機、遊艇的碳排。她點出,在《少即是多:棄成長如何拯救世界》這本書中曾言,1350年到1500年是歐洲平民和生態的黃金年代,當時封建瓦解、資本主義尚未興起,沒有壓迫和剝削的社會,人與自然取得生存平衡。

如何達到「去成長」?盧倩儀坦言,最重要的是「觀念翻轉」,其他還包含公地復興;全民基本薪資;抑制交換價值、重視使用價值;工時減半但工資不變,攤平並擴大工作機會等。

蕭代基則講述五個案例:「死海」,1960年代以來約旦河上游大量用水,導致死海水面快速下降,平均每年1公尺;「鹹海」上游為錫爾河和阿姆河,蘇聯在1960年代開始於上游引水灌溉、種植棉花,導致鹹海的面積越來越小;「復活節島」最廣為人知的是其巨石文化,需要大量人力和豐富資源才能興建、運送、豎立這些巨石雕刻,但因為過分消耗,導致荷蘭人登陸時,島上僅存幾千人、生活條件不佳。

在伊斯帕尼奧拉島(Hispaniola)上,「海地」與「多明尼加」兩國緊鄰,海地遭法國殖民者掠奪、自然資源匱乏,而多明尼加卻有政府和民間組織共同維護環境;因此2004年珍妮颱風來襲時,兩邊災情大不同。死海、鹹海、復活節島和海地的光景,是否會是地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未來?

蕭代基直言,國際推動永續發展40餘年,但環境情況反而惡化、沒有改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加、資源有限,過去透過研究與發展來因應,但邊際成本增加、邊際效益降低,這個因應恐逐漸受限;其他原因還有對公共財的搭便車心態、世代間的外部性被忽略、治理失靈等等。尤其過去的政策多是治標不治本,以提升經濟成長為主,且現行政治和社會制度都仰賴經濟成長,重視當年的GDP更甚未來世代的幸福。

蕭代基與多位學者曾受國家發展委員會邀請並參與「推動綠色經濟計畫」。他說明,「永續發展」是「環境」「經濟」和「社會」兼具,因此可能會有衝突或失衡;而「綠色經濟」則包含四個核心概念:尊重環境資源條件限制、跨代公平、正義與外部性、代內公平、持續改善現在與未來人類福祉。必要條件是保持與維護關鍵性自然資本存量,並健全人力、人造、社會和制度資本,有效利用其流量。

該綠色經濟計畫建議的五大重點政策是推動綠色總體經濟政策、綠色財政改革;將外部成本與效益內部化,反應在資本存量和流量價格;管制能源和資源存量與流量的總量;綠化產業;重建中產階級以改善貧富差距。他也呼籲應建立「後代權益促進」機制與機構,就像法國在議會外、以色列在議會內有「未來世代委員會」,這也是避免當權者和市場僅顧當前利益、罔顧未來權益。

在問答時間,盧倩儀補充,「去成長」不是消滅市場,而是恢復市場的意義,即前述所提「抑制交換價值,重視使用價值」;人或許嚮往物質追求,但揭露民主政治與自由市場被操控的真相,有可能改變他們的想法。蕭代基則認為「去成長」是很好的觀念,但推廣確實不易,應以政策與立法實踐,尤其是納入未來世代的思維,在現在就做出世代公平的決定。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