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無遮欄】努力成為菁英的迷思

(相片提供/pch.vector - freepik)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前陣子,某明星高中女學生不補習上哈佛的新聞引來諸多討論,但這類的新聞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過去都曾有類似報導。不過,即使不是哈佛、耶魯等名校,放榜時節,仍有許多人關心哪些學校比較厲害,錄取明星大學的學生多少。

究竟個人因素、文化資本,還是教育方式讓同學考上國際名校?社會有各樣看法,答案也莫衷一是。但不論如何,對許多人來說,考上名校就是成功的象徵,不僅打敗許多人,也證明自己的實力。

教育改革實施多年,評量入學的方式也變得多元,但考上名校,在大部分人的心中仍是揮不去的現實與迷思。考上名校僅是我們對成功的一種想像,以為成功就能成為人上人,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這不僅排除人生其他可能性,也否定這條道路上的失敗者,這恐怕是最大的問題。

考上名校,位居菁英階層,成為人生勝利組,真的就能讓人開心、自在度過一生嗎?《菁英體制的陷阱》的作者、任教於耶魯大學法學院的丹尼爾.馬科維茨(Daniel Markovits)不以為然。自幼生長在菁英教育的體系下一路過關斬將的他,在書中直截了當點出當代菁英體制及其各樣的競逐方式,根本是騙局一場,並認為如今美國的教育體系,儼然成了場大眾拚命爭取加入菁英階層的「軍備競賽」。

這種「軍備競賽」在近幾年台灣的大學入考上經常可見。雖然,大學的推甄申請入學,是希望招到合宜興趣的學生,但申請者無不展現各式各樣的傑出戰績與豐富經歷,希望進到排行前頭的學校。然而,這些戰續與經歷,大多與其家庭環境有關,經濟資本與文化資本越高的家庭,越能協助學生成就與資料的積累,考上理想大學的機率也隨之增高。

過去的菁英累積財富的方式是依賴土地、工廠物質基礎,而這些基礎現在仍然有用,但還要透過各樣的投資與嚴格的訓練,取得成就地位,再進而積累更多的財富、名聲與權力。這群菁英自幼受到教育培訓提升技能,畢業後打敗眾人入最頂尖的工作行列;相反的,窮人甚至中產階級的孩童在進入教育系統之前,就已遭到菁英體制嚴重排擠,日後的社會差距越來越大。

不過,也別以為菁英階層就有真正的快樂,馬科維茨在書裡提到,不只中下階級,就連菁英本身也成了體制下的受害者。這些出生於上層階級的小孩,從小就要接受不同培訓,進入社會後,其面臨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以致於日日睡眠不足,沒有安全感,一輩子都要與他人競爭,一刻都不得閒。

不論是菁英或「魯蛇」都可能是努力向上的一群人,但有趣的是,社會除了誤以為菁英會得到快樂與滿足外,更大的誤解則是認為成功、失敗往往是努力與否的結果。但若把「努力成為菁英」當作成功的必要或唯一的條件,那麼,不僅忽略了背後隱藏的階級與社會不平等問題,也會讓失敗者承受更多道德壓力,但大家卻未必有真正的解放與快樂。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