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有人主張,政治是一盤大棋,小老百姓不要過問,只要過自己的生活就好;有人則主張,生活即政治,日常生活就是政治權力運作影響的場域,每一個決定都是政治的展現。在歷史中,宗教與政治的關係,更是人類社會千百年來無法跳過的篇章。隨著台灣選舉將至,本期新聞專題聚焦信仰與政治的關係,分享眾教會的體會與看見。

——總編輯 陳逸凡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專題報導】對黨國基督徒有所研究、《約瑟和他的兄弟們》作者曾慶豹直言,就算已故浸信會懷恩堂牧師周聯華曾為兩蔣的牧師,但不能說浸信會就是國家教會;長期與蔣宋美齡親近的衛理公會也不算是,反倒是位於立法院旁、現在的七星中會濟南教會曾是日治時期台灣的國家教會。1896年11月,日本基督教會大會派傳道局長大儀見元一郎來台視察,11月22日經協議決定成立「台北日本基督教會」(簡稱「台北教會」),就是濟南教會的前身。

曾慶豹說,當時「台北教會」鄰近總統府、立法院,加上信徒多是在台日本基督徒,第一任牧師為河合龜輔,第二任牧師為大谷虞,在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協助下,加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徒李春生捐地、總督府營繕課知名建築師井手薰參與建築與設計下,於1916年6月28日竣工,產權登記在日本教會名下。

曾慶豹表示,從日治、國民黨時期甚至到民進黨統治的現在,他認為濟南教會其實都有國家教會的影子。已故的《曠野》雜誌社社長蘇南洲在論文〈教堂空間的社會分析——以台灣基督長老濟南教會為例〉中,就清楚記載1975年4月26日,中華民國基督教會協會常務理事會通過台灣信義會靈光堂長老張力的主張,要在濟南教會現址建一座「中正紀念禮拜堂」。

曾慶豹說,就算到了近期,前總統李登輝無論是家庭禮拜、兒子李憲文因鼻咽癌過世,孫女李坤儀婚禮、李登輝葬禮都在濟南教會舉行,以及外國使節前來拜訪、外交部團契、正副總統常常來此參與相關活動。因此他認為,從濟南教會的歷史來看地緣政治與基督教的關聯性,都頗有「準國家教會」的姿態。

此外,曾慶豹指出,長老教會長期在普世教會的努力,在台灣戒嚴、解嚴及民主化過程的關心與參與,強調本土與出頭天神學。甚至,民進黨執政後對長老教會的尊崇、已故高俊明牧師發起的國家祈禱早餐會等,似乎都指出長老教會可扮演所謂國家教會的角色。但曾慶豹認為,在民進黨能穩定執政後,長老教會在政治關心的階段性任務已告一段落,既然台灣人民都已經出頭天了,都已經全面本土化,在神學上就不用再強調出頭天、鄉土,反而應該樹立新典範。

曾慶豹表示,現在多數台灣人都已經「自然獨」,台灣民主政治體制與體質也朝穩定健壯發展,國民黨要重返執政的機率渺茫,就算台灣仍面對中共威脅,長老教會的神學也不必再強調出頭天,更不要以成為國家教會為目標,而是要放下台灣獨立建國的包袱,在神學上甚至要打破國家藩籬,朝無國界方向發展,以事奉主為首要。「不要效法這世界,」曾慶豹認為,長老教會的神學已到了要轉型的關鍵時刻。

更多系列報導請見:【教社奉獻主日


封面圖片提供|Freepik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