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話文化7-4:我的星期四規律

◎曾如芳

很多時候,人都想寫一些驚天動地或是感人肺腑的文章,試圖從不凡的事物上取材,但其實忽略了自己每天周而復始的規律生活中,或許也蘊藏幾分雋永。

這樣說來,我突然發現每週四規律的生活向我展示了某種生活道理,讓我不得不把它仔細地記下來,做為我人生當中重要的回憶。

早上7點整,鬧鐘一響就是要醒,因為出門需要將近4、50分鐘的時間準備,8點的公車不能錯過。起床快速地換好衣服、洗臉,先把茶泡好裝在水壺,快速切好兩份水果,準備好兩份中餐,一份給自己,另一份給小孩;還有別忘了自己的早餐。先想好當日的讀書計畫,把要讀的書先裝好,除了電腦是必備品,還千萬不能忘了電源線,想好當日要給女兒小Lili帶的東西,包含小馬桶、尿布等。

7點35分,輕輕的把熟睡的Lili喚醒,替她換好衣服、穿鞋,匡啷匡啷拎著三大包加一個小孩趕公車去。

8點整,通常幸運的話,當我們抵達站牌後,再等2、3分鐘公車就來了。不幸運的時候,我們還沒抵達站牌,公車就來了,這時候我只好拎著三大包和一個小孩去追公車,公車司機見狀通常會好心地多停一會兒。這是第一班公車,我們還需要轉一班公車才能到學校。在公車上Lili會唱歌,跟車上的乘客嘻笑。

8點35分,我們再轉第二班公車抵達學校附近。下車後,我們母女繼續步行幾分鐘到一個天主教機構的大草坪前,等待這位才20歲左右、自己也有一個孩子的單親媽媽來接Lili──她是我們新認識的褓母阿萊西亞,是一個憨厚的黑人女性,為了照顧自己的孩子和維持生活,只好輟學在家接零星的褓母工作;但我們只雇用她星期四的時間。我們頂多在大草坪上遊戲10分鐘,阿萊西亞便開著她的SUV來了,Lili表情無辜地看著我離開,我跟她們道別之後,頭也不回地走向學校,並展開我的週四讀書日。

9點整到下午5點多左右是我的讀書時段,也可以視作一種上班。

我想起德國哲學家康德的作息也是這麼規律,規律到人們看到他出現在某處,就知道差不多是幾點了。規律的生活讓人們體驗到每個人都離不開自然律,我們在規律中,體察更高旨意的存在,因為我們一方面成為時間的主人,另一方面也必須配合每日只有24個小時的限制。

康德的規律生活為他產出了3大批判,我這號小人物的規律生活,則讓我有機會初步執行抽象思考、寫論文的工作。在我理性執行規律生活同時,內心還是感性地背負一個甜蜜負擔──讀書時腦海偶爾出現的女兒身影。我不禁想到,女性無論身處何處、扮演任何角色,這親子間的情感,實在是難以割捨的「規律」啊!

&nbsp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