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榮綜合報導】歷時2年籌備,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活泉之家推出「精神病人的房間Ⅱ——時間練習」展覽,盼社會能夠對於精神疾病的病人有更多的理解與對話。自8月25日至9月11日於國立國父紀念館展出,由伊甸基金會工作人員及活泉之家的會員們聯合籌畫,共收錄超過140件原創作品,呈現精神疾病經驗者最真實的內在與對時間的感受,盼望社會大眾卸下刻板眼光,開啟認識彼此的機會。
8月25日上午,伊甸舉辦開幕記者會,伊甸副執行長何天元、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以及長期關注精神衛生議題的立法委員王婉諭、范雲等出席,呼籲社會大眾傾聽多元聲音,看見異同,並且創造更多對話與理解的可能。
此次展覽主視覺為活泉之家的會員小暗(化名)所創作的《迷宮》,她也特別出席記者會並分享其創作理念。小暗說:「人生就像一個大型迷宮,我在這個迷宮之中,必須一直不斷地選擇我要走的路。」因為疾病關係,精神疾病經驗者的路往往窒礙難行,像是迷宮一般,無法預測前方的路,也常失去時間感,有時候好不容易向前,但遇到阻礙時卻又擔心害怕了,懷疑自己是否選錯,又再重來一次。
何天元表示,在許多服務現場常以「社福觀點」來提供專業服務,但在活泉之家,我們試圖以「文化觀點」來與精神障礙會員們一同找尋生命出口,藉著藝術創作認識內在,透過展出觸及更多觀眾,將社會對話與理解具體實踐。此外,每個人的生命時間序不同,道路也不一樣,此次展覽即希望與觀眾分享精神疾病經驗者在這座大型的人生迷宮中,如何找尋屬於自己的道路,並讓社會中因為「未知」而產生的害怕、隔閡,能藉著不同主題創作,看見精神疾病經驗者多元的樣貌。
何天元代表伊甸,特別感謝國父紀念館免費提供展覽空間與預算支持,以實際行動體現文化平權。
范雲表示,這個展覽讓她看見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內心世界,也看見藝術形式的生命感動,不但用生命經驗實踐了文化平權的精神,也建立民眾更認識、更瞭解精神病人的直接管道,進而達成社會倡議,而她會持續監督文化部,落實文化平權,也會繼續參與尚未三讀通過的《精神衛生法》。
王婉諭表示,雖然許多人沒有親自經歷病友的疾病經驗,但是同樣可能都經歷了相似的生命創傷或人生迷惘,在越過障礙的路程中,也可能擔憂自己是否腳步停滯;藉由觀展的過程,漸漸會發現自身的經驗跟病友們其實有著共鳴的感受。她推薦民眾來看此特展,看見精神病友不同的面貌,也多給予他們肯定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