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為報導、並非醫療評估或治療指導,若有身心健康疑問,請仍需與專業人士討論。

【編按】生病會帶來生理上的痛苦,甚去奪去人的性命,這是一般人對於顯而易見的生理疾病的普遍認知。然而,對於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卻不見得能獲得同樣程度的諒解,甚至將這類病痛歸因於個人不夠堅強,對於病況嚴重者施加道德譴責。隨著社會進步,近年來國人慢慢對精神疾病有較正確的認識,期許透過本期新聞專題,讓讀者對於憂鬱的心靈有更多的同理與諒解。

——總編輯 陳逸凡


【邱國榮專題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在2020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憂鬱症更是造成失能的第一名。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鄭泰安調查發現,98%的自殺死亡者有精神疾病診斷,其中87%生前患有憂鬱症。若就年齡別觀察,台灣人2021年死因統計結果,25至44歲以癌症與自殺居前兩名。日前,某基督徒藝人意外驟逝,由於他在螢幕前給人外向形象,疑似輕生的舉措震撼社會。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教授暨系主任施以諾說:「外向不等於喜樂!」

(相片提供/施以諾)

關於自殺的防治,施以諾提出幾個關鍵。首先是要多陪伴且少批評,並且做好環境保護,以減少可能自殺成功的因子。譬如,有出現自殺徵兆的當事人,其環境不要有利刃或一些可以自殺的工具,而且不要讓出現自殺徵兆的當事人有單獨在高樓層徘徊的機會,甚至是要避免當事人獨處,原因是,旁人可能已經認為沒有可促成自殺成功的工具,但當事人找得到其他因子。

「要知道,陪伴憂鬱症患者是很磨人的事情。」施以諾說,陪伴是避免自殺徵兆的人獨處,但在陪伴的過程,要有人可以替手。他表示,從媒體報導得知,某基督徒藝人在墜樓前,身邊有妻子與友人共同關心著,可以彼此替手;當妻子出門上班,有替手來陪伴當事者,不使他獨處,但當然沒有辦法保證憾事不會發生,可是他們積極陪伴當事人的用心,值得給予肯定。

最後的關鍵,一定要求助專業。施以諾指出,教會要懂得「不要限定上帝幫助你的方式」,上帝可以用神蹟讓人不藥而癒,但也可能透過醫療來幫助一個人。因此他認為,尋求精神科醫療協助,不但不是沒有信心的表現,反而是一種懂得「不去限定上帝幫助你的方式」的成熟心態。

施以諾表示,自殺徵兆要能被釐清,其實很不容易,但他要提醒教會:「外向不同於喜樂。」他強調不要有迷思,認為行為外向的弟兄姊妹就是生命充滿喜樂。然而有一些徵兆可以透過觀察後開始留意,比如說突然把心愛的東西送人,「如果有人把心愛的狗狗送人,這就有點危險了。」他表示,旁人若是看到這個舉動出現,就要提高警訊。他另舉例,如果當事人透露出「活著有何意義」「不想活了」類似這樣文字或話語的時候,也可能是警訊。

此外,施以諾他特別針對教會常出現「憂鬱是一種罪」這句話,從信仰與精神健康的角度提出看法。「我原則上不建議教會太常宣講『憂鬱是種罪』,這對身陷憂鬱中的人們沒有幫助,而且可能適得其反。」他說,因為憂鬱的病人常見的症狀之中有「幾乎每天感到無價值感,或者有過度、不恰當的罪惡感」,若再強調「憂慮是一種罪」只會讓症狀加劇。

施以諾不否認也許在神學哲理上,「憂慮是一種罪」的說法可能有其邏輯上的可論述性,但這句話不是能造就人的實話。

 

【若需要進一步協助,可聯繫以下單位】

  • 24小時安心專線:1925
  • 生命線專線:1995
  • 張老師專線:1980

同系列專題報導請見:【陪伴憂鬱心靈


封面圖片提供|Freepik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