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透視教會生態學

◎蔡文雅

《教會生態學》

作者:林鴻信

出版社:校園書房

 

 

 

 

 

 

 

 

 

現在台灣有很多元的教會文化,但若在真道上基礎不穩,或對教會論的認識不足,也會以自己的教會經驗侷限了對神、對真道的認識……。

教會怎麼樣才能長得「像大樹一樣高」呢?初讀林鴻信牧師的《教會生態學》,似乎是與一位科學家、哲學家、也是神學家,一起走入教會這座花園,讓我對教會這個群體有更廣闊及平衡的認識,而非只依賴自己的教會經驗。現在台灣有很多元的教會文化,但若在真道上基礎不穩或對教會論的認識不足,會以自己的教會經驗侷限了對神、對真道的認識。  

因此翻閱《教會生態學》這本書時,也形同進入聖經中的各種教會走了一趟;似乎是將「教會」這個主題用3D透視法,裡裡外外、上上下下徹底觀察、研究了一番。作者透過了不同神學家對教會的觀察,讓歷代的眾聖徒說話,也讓作者自己還有讀者一起加入這個與教會對話的行列。使我更明白神將屬祂的群體分別出來,以基督為元首,彼此猶如肢體般連結是何等美好且奇妙的心意。本書有很多值得深入討論的主題,我們可以見樹又見林地看著書中的教會,也思想自己現實情境中的教會,以及如何使我們的教會更健康,像神的新婦。

 

「教會只有在為人類而生存時,才成為真正的教會。」潘霍華(1906~1945)

 

這樣的堅持使潘霍華在德國納粹掌權的時候,因為反對政權被捕,他放棄了逃亡計畫並遭處決。教會是國家的中心,也是良心。若教會不宣告十字架,不藉著基督堅立在社會秩序、國家政治之上,那麼教會的主就不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神國的價值沒有被宣揚,教會也失去了她的價值,甚至可以說不是教會,或比不信更可恨。

林鴻信牧師說:「當我們想認識教會的時候,應當是認識整個有機體的教會,而不單單只是組織,只是組成成員,只是宗派,只是人數。」書中提到教會有機體的初步想像,「就好像健康的身體不一定渾身肌肉,生命的健康在於達到與其生命體相應的均衡狀態。」所以必須根據每個人的年齡、身高、體重、運動量……這些來看一個人是否健康,而不是單以50公斤、24腰、145公分這些數據來決定。

同理可證,教會也不是單看座落在都市、鄉村?社區需要?會友組成?人數?會堂大小?作者提出的教會,如同聖經說的基督是頭、教會是身體,一個人的身體健康,能聽、能說、能行、能使人看出真信徒的生命,就如同教會講道、聽道、行聖禮、宣教一樣。

 

「聖的教會座落於俗的世界裡,聖的教會究竟如何在俗的世界裡做聖的見證呢?」

 

在「屬靈或屬世」一章中,作者一一說明聖、俗的衝突。雖然指的是教會,但似乎也是每個基督徒內心最大的拉扯。主耶穌曾對天父說:「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約翰福音17章16節)然而「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約翰福音17章18節)因此我們被主差派,留在這個世界。但是我們又明白,我們不屬於這個世界,我們是客旅,是寄居的。

作者說到現代神學對世俗化的定義已有所改變,神學上所說的「世俗化」原本用於描述中世紀修道院進入世界的努力,以修正修道院的避世傾向。然而,現代神學討論的「世俗化」則有3種:現代化、世俗主義及非宗教。現代化主要來自對人性獨立自主的樂觀,以致演變成1960年代激進的「神死神學」,但最終帶來「空前未有的非理性與野蠻式和平」;世俗主義則是任由實證、功利與實用取代了信仰理想的追求,帶有反宗教、反基督教的傾向;非宗教則是在現代化過程中,將宗教擱置一旁,漠不關心。

 

「教會應當是聖的教會,必須與世俗群體有所區別,否則教會就與社會無異。」

 

我們要如何以一個基督徒的身分在這個世界自處?教會要如何在俗世中成聖、成為入世而不屬世的教會?教會要以真理迎戰,在衝突與摩擦之下呈現分別為聖的價值觀,也要敬畏神而懂得自省,並分辨現代化的優缺點,在合真理與不合真理當中做教導的工作。正如作者說的:「教會的每一位成員應當學習超越時空限制的眼光,來看那超越時空限制的教會,不以眼前一時成果斷定成敗,乃是觀看上帝將預備的7000人,進而從那終將來臨的未來,反觀目前努力的現在之定位。」

教會的有機性、生命力,在出生、成長的過程中,有聖與俗的拉扯與張力,有上帝國及政治力的角逐,但主耶穌是教會唯一的根基,十字架是唯一要被高舉的,神的話是唯一要被傳揚的!「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哥林多前書3章11節)

作者在書一開始引用了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對我而言,這首詩不只是講教會的被逼迫與建立,基督徒的被逼迫與傳福音,也是神的道與世界拉扯,從開始到審判那日,一切都在神的面前被攤開、被照亮、被判斷,使我們能夠敬畏、忍耐、等候,與屬神的新婦──也就是教會,一同等候主再來的日子。

 

註:朋霍費爾,《獄中書簡》,1992。

延伸閱讀:《勇守真道─後現代社會中熱愛真理的教會、行銷型教會及新興教會》(The Courage to Be Protestant),魏爾斯(David F. Wells),改革宗翻譯社。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