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的牧者馬偕展覽開幕 游錫堃熟番歌倒背如流

台北中會淡水教會與宜蘭縣史館合作,9月17日下午在淡水教會舉行「噶瑪蘭的牧者馬偕牧師傳教在宜蘭」展覽開幕。(相片提供/孫仲輝)

【林宜瑩採訪報導】台北中會淡水教會收藏的早期洗禮簿,促成與宜蘭縣史館合作!9月17日下午,在淡水教會舉行「噶瑪蘭的牧者馬偕牧師傳教在宜蘭」展覽開幕,歷史學博士王昭文代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委員出席,出生宜蘭的立法院院長游錫堃出席講述早期噶瑪蘭族與漢人之間的愛恨情仇,細數他所知馬偕在宜蘭的故事,並表示期待這次展覽能拋磚引玉,讓噶瑪蘭族身分正名與語言文化能早日重新復育。

台北中會淡水教會與宜蘭縣史館合作,9月17日下午在淡水教會舉行「噶瑪蘭的牧者馬偕牧師傳教在宜蘭」展覽開幕。(相片提供/孫仲輝)

開幕展中,宜蘭縣史館館長廖英杰提到,這次展覽是從洗禮簿開始的。由於淡水教會牧師鄭浚豪將早期洗禮簿給宜蘭縣史館作數位化,進而促這次合作。他說,洗禮簿是珍貴史料,兩千多個噶瑪蘭族的人名,若能追查到家族發展,對重建噶瑪蘭人的身分可能大有幫助。

王昭文則指出,馬偕是一位博物學家,對前往宜蘭宣教所見的一切都很感興趣,而當時留下的洗禮簿也有助於噶瑪蘭族的尋根。「馬偕不只是長老教會的,也是整個台灣的。」她指出這些史料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幸好淡水教會有保存,並和外界合作,讓長老教會的珍寶能成為全台灣的珍寶。她也建議,北部教會應該像南部教會支援西拉雅文化復興一樣,協助噶瑪蘭的復權。

游錫堃致詞時將柯培元的〈熟番歌〉倒背如流,並說明「人畏生番猛如虎」的生番指的是泰雅爾族,「人欺熟番賤如土」的熟番就是噶瑪蘭族,「強者畏之弱者欺,毋乃人心太不古」則表達弱肉強食的現實生態。「熟番歸化勤躬耕」指的是噶瑪蘭族投入農耕,「荒埔將墾唐人爭」的「唐人」是指漢人,「唐人爭去餓且死,翻悔不如從前生」描述漢人強占噶瑪蘭族人土地,導致族人挨餓,跑去城裡向父母官伸冤,卻因語言障礙跟族群偏見無法獲得公平對待。

游錫堃說,他當第八任宜蘭縣長時,曾於1991年代表宜蘭縣政府向噶瑪蘭族道歉,也盡力協助族人恢復族名,但他也坦言所做真的很有限,「噶瑪蘭族到現在真的還是很困難!」他當場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場牧長兄姊請命,因為噶瑪蘭族的身分還未得到認同,在歷史中屢遭他族欺凌導致離離失所,還好有馬偕向噶瑪蘭族傳教,讓他們從宗教信仰得到安慰、度過艱難的時刻,「希望大家為噶瑪蘭族的身分正名多多協助、幫忙。」

隨後游錫堃前往偕醫館參觀展覽,淡水教會牧師鄭浚豪負責解說,馬偕當時以拔牙傳福音沒有打麻醉劑,拔牙前會先唱詩讓人放鬆心情,而且非常注重拔牙器具的衛生,也沒有保留病患的蛀牙。鄭浚豪事後在臉書透露,游錫堃私下問他牧師與神父的差異,並推崇基督教,也肯定長老教會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

馬偕1890年11月10日在宜蘭傳教時的情景。展覽即日起到2023年12月31日止,歡迎眾人前往參觀。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