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普世教協大會 扛起台灣普世交流的擔子

(相片來源/WCC)

【特稿/邱淑嬪】身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的女性代表,我參加了普世教協(WCC)四個會前大會中,以「男女公正社群」為主題探討性別公義大會。

此會前大會以省察過去的傷痛為開始,述說在不同地理區域和領域當中,女性在社會與教會中遭受到的有系統的歧視和排擠。會議中的討論也觸及種族、生態、性少數、大眾文化和社群媒體塑造的女性刻板印象和厭女現象,以及疫情肆虐之際所衍生對女性的暴力和揭露的貧窮、資訊、科技不對等現象。換句話說,會前大會中針對性別議題的批判已經跳脫生理性別的框架,而將交織在男性至上的階級權力架構下的種種不公義呈現在大會中,呼籲社會的大趨勢(social mega trends)中為受苦的弱勢群體爭取公義與平等。對於邁入婦女事工百週年紀念的PCT婦女事工而言,如何將婦女事工從靈性培育、人才訓練和普世參與(見PCT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的事工介紹),擴展到與不公義的對抗,此會前大會的建議極具有啟發性。

會前大會議結束的次日,8月31日,WCC第11屆大會正式拉開序幕。超過3500名與會者,藉著專題演講、公開的專題討論、小家聚會、研經,探索大會主題在各自的處境中的意義。基本上,包括每日的崇拜與各種聚會,都試圖呈現被性別、種族、戰爭、資源的濫用而撕裂的世界,WCC則強調對於所有人的尊嚴與平等的委身與願景。然而,還是有青年代表在會議中一再表達,青年的聲音事實上是受到忽略的;兒童身而為人的權利在此次大會中完全受到忽略;再者,會議上談的太多,做的卻太少,則是對於WCC在實踐上的挑戰。

關於疫情在會議中的傳播可能性,大會意識到,如此龐大人數的聚會,很難零感染,但希望與會者保護好自己和他人。除發放口罩與快篩,也列出德國的染疫隔離措施,以及大會的醫療團隊聯絡資訊。

9月3日下午的小組委員會討論後,我感覺不舒服。這個不舒服和流感十分相似,為求安心也避免危及週圍的人,我做了快篩。啊,兩條線!我立即告知其他代表,也寫信給大會醫療團隊。隔天早上,醫療團隊回信問我身體狀況,是不是需要藥物?並且給我叫外送的網址。感謝大會的貼心安排,我一無所缺地在昏睡中安心度過德國官方要求的五天隔離。也謝謝代表團的大家,噓寒問暖,送發泡錠、感冒熱飲、來自德法邊界的小農蘋果、台灣來的泡麵……讓我不至於在病中覺得孤單。

中央委員會是WCC的最高管理單位,職掌大會通過的政策和計畫之執行與監督。對於當選下一屆中央委員一事,我的內心是惶恐的。這是我第一次參加WCC大會與活動,我期待向有豐富普世經驗的前輩請教。身為PCT的一分子,我也期許自己能秉持PCT的信仰,參與普世教會的活動,盡普世教會一員的責任。

其他系列報導請見:第11屆普世教協大會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