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隆志當代國際法新書發表 強調維護世界秩序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國際法權威陳隆志教授所著作《當代國際法引論:政策導向的闡述》(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Low:A Policy-Oriented Perspective),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牛津大學再版發行的漢文版,於9月24日由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辦新書發表會。該書集結國內6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廖福特、司法院大法官黃昭元、台灣大學教授姜皇池、台灣大學教授張文貞、東華大學教授徐揮彥、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在國際法教學與研究豐富的學者專家合力翻譯完成,並經陳隆志親自審定。

人在美國的陳隆志透過事先的錄影表示,國際法不是死板板的條文,而是活生生的決策過程,這本書是以名聞國際的新港學派(New Haven School;又稱耶魯學派)的政策科學研究法,來探討國際法領域的重要問題,因此這本書與傳統國際法教科書不同,強調國際法不是靜態的國際規則而已,實際上是一個動態持續的決策過程,與國際、區域、國家安全、以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人權等因素有密切的關係,國際社會透過這個過程來闡明、確認與實現人類世界的共同利益。

什麼是人類世界的共同利益?陳隆志說新港學派的答案是「維護最基本與最適當的世界秩序」,但是近年來國際政治動態與世界格局出現劇烈變化,世界秩序正在重整,在此期間,中國趁勢對台灣進行軍事上的威脅,也意圖顛覆民主世界所建立以國際法為治的國際秩序,國際法律的國際秩序遭受到空前的挑戰,然而站在中國霸權擴張最前線的台灣,因種種傑出的表現使台灣越來越受到國際的重視與關切,台灣得到在世界舞台大大做為發揮的契機,這也是台灣在國際法、國際政治,得以加強認識及培養更多國際法人才的時機。

(攝影/邱國榮)

關於中國意圖破壞國際法為治的世界秩序,宋承恩表示,根據這本書強調政策導向的闡述,來看當前台灣海峽的區域問題,中國意圖抹除台海中線,主張對台海區域進行武力投射,不受任何節制,其政策目的是要創造法律爭議,一如在釣魚島,中國也是同樣炮製,都是藉以主張「主權爭議」。

因此,台海中線對台灣而言,應該是防衛政策而不是條約規定,應公開警示中國,越過中線即是武力攻擊,以此連結自衛權;然而中線的距離非常長,台灣該考慮最接近中線的領土區域一旦遇到跨越中線的中國軍機,等同於受到攻擊,應主張擊落,「因此不再看到中線本身而是背後意義,這就是政策性,中國對台海中線有政策性,我們也有。」

「國際法是叢林法則,鬥法沒有用,因為中國沒有講法。」宋承恩說,中國在台海進行霸權擴張,強調台海是中國經濟區的法律概念,但新港學派的陳隆志用政策導向,開啟了讀者的視野,讓台灣面對公眾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具有正面效益,得以可使中國派軍機越過台海中線行為,成為是破壞世界秩序的國際問題。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