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為何存在?鄭仰恩分享普世經驗到台灣處境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台北報導】剛赴德參加普世教會協會(WCC)第11屆大會並返台的WCC前中央委員鄭仰恩,9月28日晚間在七星中會濟南教會,以「教會為什麼存在?從WCC大會到台灣處境」為題分享;除說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完成與夥伴教會交流、婦女神學家邱淑嬪當選WCC下一任中央委員,及PCT代表台灣在WCC大會市集舉辦「從國際孤立到成為國族尊嚴和人權的見證」工作坊相當成功外,他個人最大感觸與思考的就如同講題:教會是為什麼而存在?

鄭仰恩解釋,在這波疫情後,教會將成為怎樣的教會?在台灣現今處境下,教會又該有怎樣的教會觀?他指出,上世紀中葉,全球基督教版圖開始改變、重整,從過去以西方為主體的基督教世界(Christian world)/王國(Christendom)已解體,隨著整個基督教地貌劇烈改變、新興教會及教派出現,取而代之的是新面貌的教會形式,或稱為世界基督教(World Christianty),各國基督教會的本土化、在地化與實況連結,大家應該再聚集來談「教會的本質與存在目的」。

(攝影/林宜瑩)

鄭仰恩說明,WCC在1982年出版重要文獻《洗禮、聖餐與教牧事工》(BEM,Baptism, Eucharist and Ministry),強調各教派雖有不同洗禮、聖餐、組織,可透過BEM介紹讓彼此認識更深;10年後、1993年,在聖雅各城會議(Santiago de Compostela Conference),讓大家開始聚焦於教會作為「共同體」(koinonia)概念,思考教會要如何營造共同體,當時也出版《教會的本質與宣教》白皮書。

經過20年探討,加上新興教會代表,包括靈恩派、福音派的參與,2012年出版《邁向共同異象的教會》為最新的教會觀白皮書,彼此共識是「教會的4個記號」:教會是一個、是神聖的、是大公的、是使徒的,一起探討可見合一的委身、宣教的共同強調、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如何縮短認知與差異,以及尋求共同宣揚福音的契機。

鄭仰恩說,近年普世教會代表也進一步思考如何形塑一個「擁抱生命」與「具包容性」的教會觀,讓教會成為一個對「他者」友善的教會,以承接《邁向共同異象的教會》及普世宣教特派會所接納的《共同高舉生命》這兩個文獻的成果;他表示,PCT總會信仰教制委員會與研究發展中心將合作舉辦這兩文獻的研討會,幫助台灣教會思考應該要有怎樣的教會觀,及探討教會存在的真實意義。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