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如何抵抗暴政 回應世界的苦難

(相片提供/神學禮拜日直播截圖)

【林婉婷採訪報導】有信仰者如何面對專制政權?在絕對和平與絕對征伐之間是否有平衡?由哲學星期五、圖博之友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研發中心、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神學禮拜日、鄭南榕基金會等多個單位合辦的「宗教如何抵抗暴政」台歐線上座談系列,第二場次「八月的天空很西藏」於台灣時間10月1日晚間7點登場。講座邀請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研究所教授釋昭慧法師、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榮譽副研究員陳文珊、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員蕭育和分享與交流見解。

釋昭慧首先談到烏俄戰爭爆發至今所帶給她的震撼與啟發,直言沒人希望發生戰爭,然而達到某種高度,可以俯視死亡、擁抱痛苦,那人將成為無敵的勇者;釋昭慧認為這是她要思想的功課,也請與會者們捫心自問:「我準備好了嗎?」

接著她講述佛陀如何以七項「不退法」來勸退欲攻打跋祇國的摩羯陀國,以及如何以非暴力抗爭來面對欲滅亡釋迦族的琉璃王。透過這兩則佛教經典,釋昭慧提醒國家「上下」和「橫向」溝通的重要性,例如部會和部會間、政府與人民間、政黨與政黨間,應避免本位主義;又提到戰爭可能來自於利益衝突、新仇舊恨的「共業」,盼望台灣人不應彼此對立、傷害,產生內部矛盾。

(相片提供/神學禮拜日直播截圖)

陳文珊則聚焦探討「正義戰爭」的倫理。在聖經裡,同時有兩種記載:對和平主義者而言,戰爭就是不義,應當拒絕報復,如同馬太福音5章38至45節、羅馬書12章30至31節;但也有認為戰爭就是事實,沒有倫理可言,就像申命記20章10到18節。而「正義戰爭」屬於平衡路線。

陳文珊表示,當倫理處境非常複雜,可能已經沒有「純粹善」的選擇,因而成為「必要之惡」。戰爭是醜惡的,被捲入則無法避開犧牲,因此,與其毫無規範,不如建構道德論述,例如自衛殺人;又綜觀戰爭歷史,絕大多數國家都遵守某種倫理原則,例如不殺老弱婦孺或投降者等。

她也提到,要辨別戰爭中有不同層次,例如個人不對他人有保護義務,但國家對人民有保護義務,因此當其他國家侵略,國家必須抵抗。在「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則指出要以和平調解,但不否認國家有合法的自衛權利。

(相片提供/神學禮拜日直播截圖)

「和平的反面不是戰爭,而是不義。」她強調哪怕發起戰爭者的意圖邪惡,也會將包裝、合理開戰理由,呼籲眾人要洞悉暴政的話術,在戰爭開始前就盡可能阻止戰事發生。和平主義者應積極提出促進和平策略,不是苟且的和平,而是奠基在正義的和平;現實主義者則要去思想雙方利益的正確分配,有助於維繫和平;而義戰主義者則要去思想更多細緻的實現方法。

蕭育和則介紹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如何秉持信仰精神抵抗暴政。潘霍華在《追隨基督》書裡提到,十字架是上帝遭受蔑視與羞辱之地,基督徒是為此蒙召,成為在世上的見證;因此基督徒作為追隨者,也要以受苦的方式回應,仿效基督去分擔世界的苦難。上帝不是強勢的象徵或精神的主宰,而是「苦弱」的,他不是來解決人類解決不了的問題,而是透過苦弱要求人們回應苦難:是冷漠,或承擔?

蕭育和認為這個觀點相當具有啟發性,尤其通常是因為人民感到痛苦、需要撫慰才去信仰,但基督教的經典「聖經」卻是要人們尋求「受苦的上帝」。在潘霍華的論述裡,基督的追隨者不是逃避世界,而是直面受苦的世界,「愛上帝的人,把上帝當成人間苦難的集合來愛。」

蕭育和表示,後極權主義時代的政體要求人民服從,並不僅是武力脅迫,而是以光鮮亮麗的說詞、以意識形態來說服人民。身處極權體制中,不論是消極冷漠或積極配合,選擇服從有很多理由,真正的困難在於「如何不服從」。人自己的理性、原則或道德,都不足以讓其穩穩地站在苦難的大地上,誠如潘霍華所言:只有被上帝呼召且預備好犧牲的人,他的生命不再是自己的,而是為回應上帝。

本場講座完整報導請見3685期4、5版專題。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