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基督信仰與認知治療學派──以撒馬利亞婦人信仰更新為例

(相片提供/Pixabay)

◉黃力書

心理諮商中的認知治療學派,強調個人認知思考對行為的影響,是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Albert Ellis)的主要臨床心理學的觀察。若從福音書的觀點來思考,主耶穌的醫治方法,就是改變人們的認知系統,以上帝國的信仰來更新傳統的偤太教和撒馬利亞人的宗教行為。

耶穌時代的偤太人,在傳統的偤太教體制之下,已經建立牢不可破的宗教認知,無法自拔。直到耶穌道成肉身,提供一個完全不同的認知系統,從上帝的觀點來看人的價值和行為,以恩典與愛來挑戰傳統的宗教認知,改變了撒馬利亞婦人的行為。

以埃利斯所提的「ABC理論」來分析,A是緣起事件(activating event),人與神相遇的事件,發生在每一個與主耶穌相遇的場景,福音書就是各式各樣的人們與基督相遇的故事。

最終得醫治是情緒或行為的結果C(consequence),與主相遇的人身體與靈性得醫治、對神有更清楚的認識、更有信心、改變宗教行為、靈性更新、喜樂而大聲讚美神,繼而傳揚基督的愛。其中最明顯的是門徒和保羅,生命完全翻轉。

最主要的轉折是B信念(belief)認知系統,當人們接受主耶穌的醫治,認知系統更新了,行為也得到改變。基督十字架的捨命成就上帝拯救大能,改變我們的軟弱,建立了新的認知。若有人在基督裡,成了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所言所行與我們所受的恩相稱。舊約所描繪更新的樣式、上帝的應許,在基督裡都具體實現了,基督降生開啟新的宗教認知系統。

我們查考耶穌與撒馬利亞婦女的對話,用埃利斯的DEF來說明。三個D:當她遇見耶穌的時候,開始思考生命光景,對於自己傳統僵化的信念帶出情緒的覺察(detecting);接下來與耶穌一場宗教對話與思辨(debating);最終能分辨區別傳統宗教與真理之間的分別(differentiating)。她認真思想耶穌的話:宗教的真義不在於堅持敬拜的地點與聖地聖山,而是用心靈和誠實敬拜。

婦人對於自己的宗教傳統和自己靈性的光景願意重新評估,自我信念的評估(evaluation),終產生新的情緒和感受(feeling),而達到治療的結果。婦女迫不及待地告訴村子裡的人,她改變了,真正認識神帶出與恩典相稱的行動。

基督信仰為基督徒提供新的認知系統,讓人們可以了解基督徒以基督的愛來關懷每一個人,願意與人和好,盡力盡心服務人群,像基督一樣帶著十字架的愛、犧牲、神的大能來建立認知,重新評估他們的生命。報恩、以信心回應神的恩典,接受主接受信仰,在教會生活中學習實踐福音信仰的教導,經歷生命的更新。 (作者為台北中會牧師)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