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不可小看人年輕

前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因經濟政策失當,上任45天後宣布辭職,成為英國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10月24日,印度裔的前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當選保守黨黨魁,年僅42歲的他將繼任英國首相,更是首位非白人的少數族裔首相。

英國是老牌民主國家,其由執政黨黨揆擔任首相的內閣制,與台灣公民直選的總統制各異其趣,但都體現民主重要精神──政治權力不會永遠由個人或族群壟斷,且不以年紀排資論輩,而是在公開透明的和平過程中選出領導者,進行世代交棒,生生不息。

台灣即將在11月26日舉行的九合一大選,雖非選出國家的領導者,卻不可輕忽,包括地方首長、民代等與人民日常公共事務切身相關的地方公職人員,都會在這場選舉中產生。其中最特別的是,台灣首次公民修憲複決投票,也將在這場選舉中舉行。

遺憾的是,首次公民修憲複決的「18歲公民權」幾乎沒有討論聲量。此案經公民團體多年倡議、立法院三讀通過,如今還必須有965萬人投下同意票才會通過。這個門檻恐怕難以達成,政治人物或許害怕得罪持反對意見的選民,也鮮少願意投入力量為這群「尚無投票資格」的年輕族群提出催票呼籲。

這讓人想到撒母耳記上17章中大衛的故事,歌利亞向以色列軍隊提出挑戰,眾人一籌莫展。年輕的大衛來到軍營探望兄長,詢問歌利亞的來歷,卻被兄長斥責:「你來這裡幹什麼?誰替你在野地看羊?我知道你在動什麼歪腦筋!你只是來看打仗的!」輕視之情溢於言表,大衛問了好幾個人,都得到同樣的回答。隨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大衛不僅沒有因此退縮,反而挺身而出,擊倒了歌利亞,為以色列帶來超乎想像的盼望。事實上,直到今日,不同的世代之間如何彼此對話、互相信任,都還是一道難解的習題。

台灣逐年少子化,18、19歲的人若加入投票,其實數目有限,並不足以撼動整體社會的意向與共識,因20歲以上的公民,仍是合格選民中的絕大多數。然而讓青年人擁有投票資格,卻代表了台灣社會整體成熟度,能賦予青年表達的權利、接納不同世代的觀點,同時也保留了危難中看見盼望的可能性。

在教會面對高齡化危機,且有心致力青年宣教的此刻,祈願台灣選民也能學習敞開心胸,真心聆聽青年的呼聲與需要。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