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經濟 認同土地 排中產發部辦養蜂研習

(相片提供/Payuan中會產發部)

【林婉婷採訪報導】隨著政府鼓勵青年返鄉的風氣,如何協助族人認識並創造與在地優勢結合的產業,協助弟兄姊妹們建立更穩定的經濟與信仰生活,也成為有志於「產業宣教」的教會必修功課。Payuan(排灣)中會產業發展事工部特於10月22日舉辦「原來這麼蜜切-林下經濟活動:部落發展養蜂產業研習」,邀請Kazazaljan(萬安)教會和萬安社區養蜂協會協辦、專講和導覽。

當日研習為整天,上午兩場講座,分別邀請經營生態農場與循環經濟的鄒明機老師談友善環境養蜂實務,包含所需設備取得等;「喜樂蜜園」負責人葉慶豐先生談社區養蜂班經歷。下午眾人前往萬安養蜂農場參訪,聆聽Kazazaljan教會弟兄、返鄉養蜂的杜天生先生解說。

(相片提供/Payuan中會產發部)

中會產發幹事Kuljeje Tjuveljelem(杜英傑)傳道師受訪時表示,本次研習以「林下經濟」為主題,是因為部長Tjualu Palanglan(尤文生)牧師認為在禁伐補償政策下,很多土地成為造林地,又因為原住民人口從原鄉外移至都市的情況顯著,許多前人留下的原鄉耕地逐漸荒廢,然兼顧環境友善與經濟價值的「林下產業」,有助於維持原住民族與土地的連結、認同。這次聚焦在「養蜂」,邀請由長老教會、天主教會會友組成、主打「百花蜜」的萬安養蜂班分享。

(相片提供/Payuan中會產發部)

Kuljeje Tjuveljelem指出,除講者們的專業解說讓眾人受益良多,當日三位牧者:Tjualu Palanglan、Djinljepan(安坡)教會牧師Laleqelan Kazangiljan(勒俄・旮札伊嵐)、Kazazaljan教會牧師Dremedreman Tjausunug(稜樂曼・導穌努克)等人的分享也相當有啟發性;他們盼望原住民要持續思考如何愛護土地、如何認識土地並立足在這片土地發展。

(相片提供/Payuan中會產發部)

Kuljeje Tjuveljelem深有同感,尤其是作為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確實更缺乏山林相關經驗,與土地的關係會越來越薄弱;從教會與信仰觀點出發看待這次研習,不只是發展產業與支持小農,更是打破「身處偏鄉、原鄉就會受到侷限」的偏見,透過認識不會破壞環境、善用在地資源的產業,也更認識自己所生長的土地。

他認為「林下經濟」這個主題很值得深入發展,有鑑於林下產業的多元豐富,除養蜂,還包含椴木香菇、藥材、家禽等。雖然林下產業無法大規模生產與獲利,但對人、對土地都更健康。Kuljeje Tjuveljelem點出,原鄉有環境條件,但缺乏更多技術層面的暸解,因此需要專業人士來引導,他個人相當期待可以繼續推動,與已經連結的師資探討進一步合作可能。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