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禮牧師夫婦書信集出版 跨時空的宣教勉勵

(相片提供/盧啟明)

【Dalul採訪報導】為紀念巴克禮牧師以及伊莉莎白師母在台灣的宣教貢獻,以及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即將於明年進入設教120週年,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共同企劃出版《福爾摩沙的呼召:巴克禮牧師夫婦文集》,將在11月6日正式出版發行,書中紀錄巴克禮所寫「為基督贏得福爾摩沙」及伊莉莎白所寫「從台灣遙寄給男孩女孩的書信」兩本小書內容,期盼藉由此書看見宣教師們的努力與奉獻。

總會研發中心主任黃哲彥牧師於10月28日受訪時表示,這本書出版起因,是在2008年時收到已故牧師張清庚的書信,提及他當年作為總會議長時,去德國開會的途中也前往英國找蘭大衛醫生以及連瑪玉醫生娘,藉由連瑪玉的敘述,了解到伊莉莎白因為生病的緣故,葬於上海的外國人墓園中,希望台灣教會能夠把伊莉莎白的骨灰拿回台灣與巴克禮共同合葬。

而張清庚也有請日籍牧師兼友人松谷好明,幫忙去上海找伊莉莎白的墓,但因年代久遠,當時後的兩座外國人墓園都已被改建,所以無法找尋伊莉莎白的墓。張清庚就在2008年寫信給他,希望能夠在《台灣教會公報》報導此事做為紀念;但黃哲彥覺得這樣報導還不夠,所以一直在思考如何呈現以及紀念巴克禮夫婦的奉獻。

延伸閱讀:後人感念巴克禮牧師娘伊莉莎白對台灣宣教貢獻

黃哲彥指出,在2020年時,就找到當時伊莉莎白所寫給英國青少年的的書信,覺得能夠完成紀念的事工,於是與歷史檔案館及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合作,選在今年11月6日正式出版。同時在當天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會舉辦紀念禮拜,讓更多人知道除了巴克禮的奉獻精神與事蹟以外,更能讓大家了解伊莉莎白作為女性在當時的努力及精神。

(相片提供/盧啟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主任盧啟明牧師受訪時指出,在當初找關於伊莉莎白從台灣遙寄給男孩女孩的書信的小冊子時,有聽聞這本書、但從來沒有人找到過、也不知道是誰出版的。後來他尋找從英國收集而來的資料,在巴克禮個人附加的資料中找到這本書信。透過資料收集,希望把巴克禮夫婦的作品一同出版,一方面讓無法合葬的兩人象徵性合葬;而會選在11月6日,也是因為剛好今年是巴克禮夫婦結婚130週年,以此來紀念與慶祝。

盧啟明說明,巴克禮夫婦是醫療宣教的代表,巴克禮所代表的是宣教,從創辦公報、台南神學院、白話字的推行,而伊莉莎白則代表醫療的部分,她本身是正牌的護士,來到台灣就投身於新樓醫院的服事中,她也利用時間來招聚醫院的員工、病人與家屬,在附近聚會、佈道,也成為現今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的起源。這本書所帶來的意義,除了從史料上來說,是新的史料來補足當時後的歷史。

而第二點則是,從宣教的方面來看,往往看見女性宣教師有時候附屬於男性宣教師以及男性視角下的處境,而伊莉莎白寫給英國青少年的書信,也是展現女性宣教師的視角與所見所聞;第三點則是促成,英國與台灣之間教會緊密的聯繫,讓當時距離遙遠的兩個地方,能有交流的形式,期盼此書能讓更多人關注宣教師的不同視角。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