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林宛柔(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學所博士生)
來自大巴六九部落(Damalagaw,註1)的卑南族作家Badai(巴代),是部落的文史工作者,在短短15年內出版了14本長篇小說。Badai常被稱為是歷史小說家,而他「以文寫史」的書寫展現了挑戰、懷疑與質問官方歷史記述的不信任,因而建構了屬於民族、部落的「個人史觀」小說。
Badai謙卑地辯解自己的作品不是歷史小說,自己更不是一位文學家,而是以小說為工具的文史工作者。Badai作品中的史料、性別、巫術元素,展現出其小說的特殊性,同時也展現文學營開幕式時孫大川老師勉勵學員的「書寫焦慮」之創作特色,關於民族歷史記憶的模糊、部落祭儀與慣習式微的文化焦慮。
以文寫史,建構民族史觀
Badai小說場景的走讀在第三天登場,學員們跟著Badai帶領,穿越時空,走進書中部落文化與歷史的文學地景。
隨著Badai的腳步,學員們來到第一個據點──卑南國小現址(原卑南國小於1951年改為南王國小)。卑南國小地處台東平原,參雜著地緣政治,位處台東平原的卑南社(註2),最大的威脅即是山腰上的知本社。這兩個主要核心部落在16世紀發生「滑地之戰」,卑南社(現今的南王部落)在這場戰役中獲勝,而真正成為霸主,則是在1652至1656年間召開的五次卑南地方會議後確立,顯示卑南社已有高度社會組織與主權的控制。
荷蘭人於1638年在卑南平原尋找黃金,因而與卑南族接觸,在1641年發生了「大巴六九事件」,又稱「衛西林事件」。大巴六九事件始於荷蘭官員衛西林(Marten Wesseling)進入卑南平原尋找黃金,因在大巴六九部落汙辱部落婦女而遭殺害,荷蘭人結合彪馬社進攻大巴六九部落進行報復。1641年荷蘭軍隊紮營在此,於1月24日與彪馬社發起進攻,使得大巴六九部落幾近滅亡。
大巴六九事件便是Badai的小說《白鹿之愛》的時空背景,彪馬社在大巴六九事件,親眼目睹現代兵器與戰術的展演,彪馬社爾後的世代則成為《最後的女王》1896年的時空背景。
滑地之戰後,知本社逐漸凋零,部分族人在這場戰役中南遷,進入恆春半島,後續有了斯卡羅王國,這也成為Badai《斯卡羅人》故事背景。《白鹿之愛》中的路格露為了使彪馬社與大巴六九社和解,從大巴六九部落步行到卑南社,與卑南社勇士結婚得以延續部落的使命。
離開卑南國小後,學員們驅車前往阿里擺部落(阿里擺意指上賓朗,位於賓朗村)。阿里擺部落位處進入縱谷南端的入口,清國人胡傳在1894年成為台東州長,在此設立營頭,從大巴六九部落開墾官道到現在的阿里擺部落,位處縱谷重要之據點,掌握阿里擺與大巴六九部落,同時掌握賓朗的聚落發展。如今,阿里擺部落成為太平營區,延續重要軍事用地。此區也是1642年與荷蘭軍隊最後戰役的決戰之地。《最後的女王》的胡鐵花營頭與《野韻》中莎姑下火車與回家之路,便是在阿里擺部落。
以自身文化深化小說背景
接著學員們來到朝陽山莊,Badai初期的小說《薑路》描寫薑路後山與碎石區的山路小徑、部落農作的風景與心酸,以及原住民的社會適應與未來發展的艱辛。1936年大巴六九部落從舊部落遷村至較為平坦的新部落,對海風與溫度的變化有許多的不適應,尤其無法重現《薑路》中在山坡地種小米的傳統。從朝陽步道眺望利嘉林道,深入利嘉林道接近雙鬼湖自然保護區,進而到內本鹿布農族的領域,過去內本鹿的布農族人來到卑南族領域狩獵時,曾與卑南族發生紛爭糾葛。
1880年以前的內本鹿原為魯凱族聚落。大巴六九部落與大南部落(Tarumah)的魯凱族、鄰近的利嘉部落(likavong)以及卑南平原的南王部落(Puyuma)有密切的互動關係。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大南部落設立蕃產交易所,另在卑南社設立蕃產交易所,而不在現在的朝陽山莊一區設立,主因就是為了避免內本鹿布農族人與此區的大巴六九部落結盟。
Badai的長篇小說《笛鸛》與《馬鐵路》分別為上下集,描述日治時期大正年間,1915至1919年時,大巴六九卑南族、內本鹿布農族、日本軍警三條縱線交錯發展的故事,著作獲得台灣文學獎,奠定Badai在主流文學中的位置。著作中所描繪的故事情節「尋槍巫術」,按照實際巫術的操作理論,結合過去大巴六九與魯凱族大南社的槍枝糾紛,故事中的毛內卜即出現在《理蕃誌稿》中提到的〈沒收卑南原住民之槍械〉,記錄大巴六九社人毛內卜售予大南社原住民一支槍。
毛內卜為真實人物,被當時的日本政府鎖定,爾後送到綠島。Badai調查、研究巫術「搭拉芼」的時候,從女巫那・得嘛拉芼口中得知,真實人物毛內卜曾經透過部落的女巫行巫尋槍。Badai透過歷史紀錄,讓真實人物重現在作品中,作品中內本鹿人襲擊大巴六九場景也在這裡發生。
舊部落的習慣是必須在下午3點離開後山,雲霧開始在此時沉林,也是大巴六九人稱內本鹿人是「跟著雲霧來的人」的原因,小說中的馬鐵路也是在這個時候攻擊來到此區的內本鹿人。內本鹿人為了報復,準備前往大巴六九部落時,卑南的巫師在進出口設下巫術閘口,用巫術使被殺的內本鹿人魂魄誤導內本鹿人。大巴六九的巫術在面對敵人靈魂是將靈魂帶到部落入口處摧毀,使之不再危害部落。靈魂在此時成為武器,誤導內本鹿人往錯誤的方向。
Badai寫卑南野史,也寫「巫」的豐富性,築構巫術文學化。Badai的小說有著不同族群交錯的互動關係,他繼續提醒學員,當代的族群分類將過去的卑南八社結合為卑南族,命名則從Puyuma成為現在的Pinuyumayan。過去Puyuma是卑南八社的南王部落,Pinuyumayan意指「泛」Puyuma之意。過去卑南八社與魯凱族、布農族的互動,是否被現代簡化的族群分類抹去了詮釋歷史的多元視角與認識多族群的細膩與豐富,是值得反思的提問。 (待續)
註1: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卑南族在民族文化分類上被稱為Pinuyumayan,因其主要有八個部落,又被稱為「八社蕃」。目前卑南族以台東平原的台東市、卑南鄉一帶為核心,部分則居住在成功鎮與太麻里鄉。
註2:卑南族起源有「竹生」「石生」兩種說法。「竹生」以卑南社為中心,「石生」以知本社為中心,各部落以此兩大社為核心,經遷徙發展居住在各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