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都心藏古屋:台灣文學基地

文圖◉李糠

偶然漫步在台北的市中心一帶,突而被一片蓊蓊鬱鬱吸引,在炎夏中感到一陣清涼。只見在周遭現代公寓大廈環伺下,有幾幢被綠蔭遮掩的日式建築群,彷彿一個凝結的時空,看起來格格不入,讓人好奇這交會古今之處有怎麼樣的故事。

這裡是台灣文學基地,位於寸土寸金的台北都心,卻保留了幾筆歷史的痕跡、些許自然的風情。

帝國餘緒

此日式建築群夾處於濟南路二段及齊東街之間,文建會2009年委請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修繕後,原命名為「齊東詩舍」,2014年始由台灣文學館管理經營並取作今名。現存七棟日式房舍,有提供繪本故事的悅讀館及介紹發展歷史的齊東舍,這兩棟較具規模的房舍靠近濟南路,是文學基地的門面;後方並排的五間規模較小房舍,分別為供應茶點的平安京、提供策展服務的展覽廳、供人文藝交流的創作坊與文學厝,以及支持作家駐村計畫的謬思苑,如此構成從醞釀文思到產出作品的基地。

百餘年前,住在這片房舍的不是尋常人家,而是日本帝國的官僚。在1920至1940年間,日本在這一帶興建了不少屋舍,作為總督府官員官方宿舍,當時這一帶屬於幸町,故稱為「幸町職務官舍群」。國民政府來台後,這裡便作為中央政府官員的宿舍,諸如孫運璿、李國鼎等,均曾在此落腳棲身。

基地另一側的齊東街則有民間版故事。齊東街曾是台北運送米糧往基隆的「米道」,如今自然已經不再作為此用,但斜曲巷弄在台北棋盤格道中仍顯別緻。

上個世紀的太平洋戰爭,台灣作為日本殖民地,也是美軍攻擊的目標,房舍一旁的防空洞猶似遺留若干烽火痕跡,讓人想像當年硝煙彈雨之下,這個小小的角落如何成為人們求存的庇護所。讓人雖置身於靜謐的環境,卻體會到一絲百年之前人們生活於戰火之下的緊張。

藝文場域

走進建築群的室內,可看到不少現代展覽的規劃,是近幾年常見的古今融合,既保有古時的建築結構特色,又在內裝與使用方面現代化。最明顯之處,是內部已布置了現代水電線路,也有冷氣等日用電器,而為了強化老屋的結構,部分建築也用了一些外露骨架支撐。

室內空間經過改造,典型者如悅讀館,起居的和室蛻變為講演場地。由於台灣人不似日本人習慣跪坐,所以不同於一般日式建築直接以榻榻米為地板,室內展廳降低榻榻米的高度,製造出高低差,讓聽講者可以坐在原本的地板,雙腳伸展至榻榻米。這不是典型的日式設計,而是針對台灣人生活習慣做出的調整,代價就是榻榻米因為高度降低而容易受潮,因此室內雖有空調,仍需定期更換、保養。

價值衝突

台灣文學基地這樣的景貌得以保存,進而成為滋養文思之地,並非理所當然的事。畢竟此處位於台北精華地段,這片土地如何能夠倖存,而不是泯然於都市叢林?齊東舍的常設展「不願被消失」正訴說背後的故事。

羅列的圖片保留了不少已消失建物的影像,告訴來人雖然早年建築群因作為官員宿舍而得以留存,但隨著時過境遷,官員逐漸遷出,至2002年政府實施國有行庫民營化政策,此前為台灣銀行管理的建築群即被標售。

接手的所有權人一度將此地規劃為建地,欲拆除老屋群,卻被當地居民以保存記憶為由攔阻。經過居民與文化部門和所有權人一番角力後,建築群獲市府登錄為歷史建築,方有我們今日所見的台灣文學基地。個中涉及種種祕而不宣的利益、衝突,顯示在台灣當前的主流價值中,古蹟與文物的保存並非理所當然。

台灣文學基地這類古宅的存在,突顯文化與商業的價值衝突。一端是有形的財產,一端是歷史記憶等無形資產,但這類衝突是相對性的,存在折衝空間,而非絕對真理。我想到的是,對基督徒而言,有些衝突是本於真理而無法妥協、迴避的,光明與黑暗是對立的,基督與彼列並無相和可能,信與不信、義與不義更無糢糊的中間地點,只因上帝可貴、可頌的揀選之恩,在這些對立中,我們生來本是後者,卻在基督裡得屬前者。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