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雙十一」的反思

◉謝大立(溫哥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在消費主義狂潮的影響下,「雙十一」在許多人的心中已經成了全球狂歡購物節的代名詞,這是拜阿里巴巴旗下購物網站十多年來的大型促銷活動所賜,甚或將雙十一讚譽為「商業界的奧林匹克」。

然而在許多國家,是記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隨著德意志帝國投降結束,訂定休戰日、國殤紀念日、退伍軍人節,或有稱和平紀念日、陣亡將士紀念日等,藉此緬懷、追思在戰爭中犧牲的軍人與平民。事實上,二戰期間,盟軍對日治台灣發動轟炸,造成數以萬計傷亡、房舍受損,「躲空襲」成了許多老一輩的共同記憶。而在日本軍國主義影響下,台灣人從軍參戰,在情感上更是錯綜複雜。台灣更被喻為「不沉的航空母艦」,成為日軍進攻東南亞的基地,集結各樣的軍事物資,同時也成為關押著被日軍俘虜的盟軍戰俘的集中營。

到底是什麼樣的動機,將一個全球嚴肅反思戰爭的紀念節日,轉化成毫無歷史意識的瘋狂購物節慶呢?是刻意想不起來,還是努力選擇遺忘呢?

歷史的傷疤經常在似曾相識的陰影下,令人不禁想起血腥殘暴的情節以及無可奈何的恐懼。自今年2月以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事再度引發人們對第三次大戰的疑慮,深怕歷史走向重蹈覆轍的不歸路。今年的國殤紀念日格外顯得重要,喚醒沉迷線上消費的世代重新審視戰爭的毀滅性及破壞性。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稱這是二戰後最大兒童人道危機,數百萬烏克蘭孩童在國內流離失所、逃出國成為難民,這些幼小的身心靈健康令人憂心,從「今日的烏克蘭兒童」(Ukraine Kids Today)線上畫廊,我們得以窺見孩童幼小心靈的戰爭圖像。

二戰期間,荷蘭改革宗教會關懷難民及政治受難者,留下動人的見證。1940年荷蘭被德國占領時,荷蘭改革宗教會的執事們奮勇照顧受政治迫害的人,提供食物以及祕密避難所。德國人得知後,就下令取消執事一職,加以制裁。1941年7月17日的改革宗大會中,荷蘭的教會領袖決議:「誰敢動執事,誰就是在干涉基督託付給教會的使命……誰敢伸手加害執事,誰就是在攻擊敬拜!」最後,德國人退縮了。

適逢宗教改革505週年紀念,今日教會當再思執事的職分,我們是否將執事限縮於教會內務,而忽略了關顧社群中無依無靠貧苦病弱者的使命。

末了順此一提,當各界記念馬偕在台宣教150週年之際,也當記念80年前在二戰期間為國捐軀的馬偕第三代長孫偕威理(Leslie William MacKay),1939年投身加拿大皇家空軍(Royal Canadian Air Force),不幸於1942年3月13日陣亡,其英勇猶如先祖之於滑鐵盧戰役,勇武血脈相傳,只是展現的樣貌有所別。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