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廢除死刑邁向上帝國

(相片提供/Pixabay)

◉好事123

第八屆世界廢除死刑大會於11月15日起,在德國柏林召開,並同時慶賀「世界反死刑日」20週年,不少政治領袖及非政府組織(NGO)均出席盛會。本次大會聚焦在死刑、酷刑與殘忍、不人道、有辱人格的刑罰之間的關連性。台灣的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等團體也都派員參與。未來,台灣若想以民主人權拓展外交,與極權中國區隔,政府積極立法廢除死刑,會是相當關鍵的一步!

世界反死刑日的成立,可說是全球公民社會落實人權價值的重大指標。它起源於2001年法國NGO率先發起的世界反死刑大會,並於隔年由多個跨國NGO成立「世界反死刑聯盟」(WCADP)。2003年起,定下每年10月10日為世界廢除死刑日。

據WCADP統計,聯合國通過支持廢死決議,並在《兩公約》呼籲會員國朝向廢死邁進後,已有近75%的國家廢死。而2021年執行死刑最多的前五個國家,分別是中國、伊朗、埃及、沙烏地阿伯及敘利亞。伊斯蘭教是廢死的癥結之一,因此大會舉辦工作坊,探討在這些國家中如何推動廢死;對其他停止執行死刑的國家,則著重如何防止重啟死刑。大會也持續關切遭判死刑的女性、性少數族群、精神及智能障礙者,另有多個工作坊探討相關議題在國會遊說、公眾教育,以及司法改革上的可行配套及運動策略。

相較於伊斯蘭國家,基督教的主流教派均堅信死刑違反基督教信仰精神。特別是天主教會,2018年修訂《天主教教理》第2667條,強調教會依照聖經教導,認為死刑是不可接受的,「即使犯了極嚴重罪行的人也不該失去他的人性尊嚴……不能斷然拒絕給罪犯自新的機會。」今年,教宗方濟各再次呼籲全球公民社會積極促成廢死,並特意將9月為世界祈禱的主題定為終止死刑。凡此種種突顯出教會能夠針對新的時代處境,與公民社會及政府進行相互尊重的良性對話,體認刑罰措施有必要與時俱移,以促成更為尊重生命的文化。

台灣反死刑運動的歷史,亦有深刻的基督教信仰淵源。2000年,樞機主教單國璽依據聖經禧年的教導,籲請總統陳水扁暫緩執行死刑,天主教輔仁大學正義與和平中心隨即舉辦相關國際研討會進行倡議,基督教信望愛網站也舉辦即時線上投票,有過半數同意在有替代刑罰方案下廢除死刑。

2003年「為人權祈福靜走」活動更在七星中會濟南教會舉行,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同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及台灣人權促進會等多個團體聯署,宣布成立「替代死刑推動聯盟」(今廢死聯盟)。到了總統馬英九執政後,再次重啟執行死刑時,包括高俊明、單國璽及周聯華等多位宗教領袖不惜遭人詬罵,站出來發聲,力挽狂瀾。

台灣公民社會近年推動轉型正義,長老教會也協助《流麻溝十五號》等電影的播映。其實,批判威權政府漠視人權應更進一步反映在死刑廢除上,如同廢除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現今,在江國慶、王信福、邱和順等多個死刑冤錯假案曝光,以及《我們與惡的距離》等更為深刻反思死刑的影視作品熱播下,教會應該以白色恐怖的悲劇為借鏡,教育信徒認清死刑的殘忍與國家剝奪生命權的暴力本質。 (作者為大學教育者)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