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造就】待降節第一主日:應許盼望

彼得前書1章3~4節、希伯來書6章17~19節

(相片提供/pexels)

◉曾昌發(玉山神學院客座教授)

西元前334年,亞歷山大率領大軍準備遠征波斯帝國,出發前他把自己所有地產收益、奴隸、牲畜贈與眾人。有人問他:「陛下,您留給自己什麼呢?」亞歷山大自信地說:「希望!希望將是我唯一伴侶,他會為我帶來無盡的財富。」亞歷山大不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軍事家,也是一位深知盼望的意義和價值的英雄,他更推動「希臘化」,深深影響歐亞文化,新約全部以通用希臘文(koine Greek)來書寫就是其結果之一。

盼望的記號

1.上帝的應許是盼望的根基。父母承諾給孩子生日禮物,這承諾就成了孩子的期待;因此,承諾是期待的來源和跟基。同樣,上帝對我們的應許,就是我們盼望的根基。有了從上帝來的盼望,就像有了生命之船的錨,在漂浮不定的人生旅程中,在生命、歷史變遷的狂風暴雨中有因盼望而來的定力。

哲學家康德在他的名著《純思維批判》中說,我們的人生需要回應三個重要的問題:第一個是,我可以知道什麼?第二個是,我應做什麼?第三個則是,我應盼望什麼?第一個問題與真理有關,第二個問題則有關倫理,最後的問題則指向信仰──盼望。問對了問題,好比船下穩了錨。錨是使船穩定或安全的器具,用來形容盼望的特性如同錨一般的堅固、牢靠;同時也讓我們看見「信靠」與「抓住」的意思。希伯來書6章19節a說:「我們有這盼望,正像生命之錨,又安全又可靠。」(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這盼望之錨若是抓住了萬古的磐石基督,不但牢靠,而且有根有基。

2.重生是盼望的開始。彼得前書被稱為「盼望的書信」。1章3節的經文記載:「感謝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由於祂無限的仁慈,藉著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把新的生命賜給我們,使我們有活的盼望。」上帝藉耶穌的復活,重生了我們,讓我們有活的盼望。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是20世紀聞名世界的文學家,1953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他也是英國政治家,曾兩次擔任英國首相,在德國橫掃歐陸,英國遭受德國攻擊的期間,帶領英國人民度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黑暗的危機。他這樣一位才氣洋溢的偉人,在離世之前,親手安排好自己追思禮拜的聖詩和程序,並選擇了聖保羅大教堂作為追思禮拜的地方。

在邱吉爾追思禮拜當天,一切的程序都照他所交付的進行。當牧師最後站起祝禱,聖保羅教堂的角落有一喇叭手吹出〈熄燈號〉的號角聲,表示即使是一代偉人,也終要走入歷史,一切都要「熄燈就寢」了。就在大家準備散會時,忽然從教堂的另一角落又吹出〈起床號〉的號角聲,在場的人無不莞爾一笑,體會邱吉爾的幽默和信仰智慧。

邱吉爾用自己的追思禮拜,向世人宣告一個大好的消息,就是人類的結局不是熄燈號,而是起床號,因為主耶穌已經復活了,而且還要再來。這是一個超越死亡,充滿盼望的宣告。耶穌來就是要給世人帶來盼望。

盼望產生盼望

1.撒下盼望的種子。19世紀法國偉大的作家雨果(Victor Hugo)說:「在夢中播下再多種子,也得不到一絲豐收的喜訊;在田野上哪怕只播下一粒種子,也會有收穫的希望。」從撒下真實的盼望的種子開始。我們若因為看見人的需要,不論再小的事就付諸行動,這就是撒下一顆盼望的種子。

我們若實踐馬太福音25章35~40節所載:「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落異鄉,你們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害病,你們照顧我;我坐牢,你們來探望我。那時候,那些義人要回答:『主啊,我們什麼時候看到祢餓了,給祢吃?渴了,給祢喝?什麼時候看到祢流落異鄉而收留祢?看到祢赤身露體而給祢穿?我們什麼時候看到祢害病或坐牢而去探望祢呢?』王要回答:『我鄭重地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為我的跟從者中最微小的一人做,就是為我做了!』」做在至微小者身上,就是做在主身上,就撒下真實盼望的種子。

2.我們成為盼望的故事。盧俊義牧師所寫的《這些人,這些事》收錄25則感人的故事,我每看完一篇,就感到羞愧,也重新立志要參與上帝國盼望的故事。

書本其中一則故事說到:「來自挪威的宣教師畢嘉士(Olav Bjørgaas)醫師,他為了拯救一位狀況危急的痲瘋病人,用那病人身上的導尿管當做吸管,插入不醒人事的病人氣管中,將阻塞呼吸的痰吸出來,救活了這個病人。這故事傳回挪威,全國的小朋友因這故事發起一個運動,大家捐出零用錢來支持畢醫師在台灣的醫療服務工作。」盼望產生盼望,成為上帝國美麗、感人的故事。服事最卑微的人就是參與上帝國盼望的故事,你、我都可以成為盼望故事的主角。

參與上帝盼望的工程

1.小而卑微的開始。耶穌降生在卑微的客店馬槽,上帝成為人,也就是道成肉身的大事卻從最卑微的地方開始。這是一個偉大的啟示──不論我們出身多卑微,你、我都可以從耶穌身上領受救恩和盼望。

盼望是一個指向改變、釋放和轉化的力量。就像今天烏克蘭的人民,期待在烽火漫天的長夜中看見和平的曙光;衣索比亞人民在旱災之後,又面對嚴重洪災中,渴望從飢餓、苦難中得救援。而許許多多的人們,期待被冰封的孤寂心靈,有溫暖的安慰如春風吹進;期待在傷痕滴血之處,有溫柔的醫治;期待在分離的傷痛中,終有團聚的欣喜;期待在淚光中,聽見主安慰的微聲;更期待在壓迫中,因為奮鬥而親身經驗釋放的自由。因盼望,故能忍耐等待;在等待實現的過程中積極行動;因行動,就越來越接近目標。因此,盼望是使願景(vision)得以實現的力量。誠如文學家莎士比亞所說:「一個最困苦、最微賤、最為命運所屈辱的人,只要還抱有希望,便無可恐懼。」

2.以行動參與上帝的盼望工程。清華大學創校百年來,受邀在畢業典禮中致詞的最年輕(32歲)貴賓沈芯菱,她出身寒微,卻從不放棄,不但得到台灣大學的博士學位、完成哈佛大學商學院學程,還擔任「聯合國志願者」(UNV)服務第三世界貧窮線下的國家。

沈芯菱致詞說:「我的童年成長在擺路邊攤的流動攤販家庭,居無定所,很貧困。可是,貧困的環境讓我知道,真正的窮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能力去付出。相對的,富裕是什麼?不是誰擁有得多,而是誰需要得少。」她又說:「幸福是什麼?未必是賺很多錢,未必是功成名就,而是成為開拓者。開拓者是找到自己的道路,再幫別人開路,讓每一個遇見自己的人都可以變得更美好,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

讓人因你蒙福「可以變得更美好」,這不單是創世記12章1~3節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應許,這更是參與上帝國的盼望工程的落實。先不問有沒有經費、資源、能力?只問:我願不願意從我身邊開始做起?

沈芯菱出身貧窮,她深刻思索貧窮背後結構性不公義,但她不是用理論、言詞去批判,而是用行動力去改變。她被《時代雜誌》(Time)教育版譽為「天堂掉落凡間的天使」,實在是實至名歸。德雷莎(Mary Teresa Bojaxhiu)修女說:「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大愛做很多小事。」(Not all of us can do great things. But we can do 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從我們身邊開始做一點點愛的行動,就是參與上帝的盼望工程。

述說盼望的故事

〈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是一則家喻戶曉的盼望故事,王寶釧因盼望而擁有堅忍的力量,帶來生之勇氣,能面對鄰里羞辱、排斥、貧困等苦難,最終得勝,成為千古典範。

有首詩如此描述:「是什麼力量讓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是怎樣的確信讓寒天的枯樹等待春天?古人似乎沉靜,大地好像無言;卻靜靜地述說:夜盡天明,冬去春臨。不論長夜多長,黎明的陽光依舊照亮人間,不論寒天多冷,春天一到,百花一樣開遍赤子的心田。不論古今、天地如何變遷,盼望的故事我們還要述說一遍。」

延伸閱讀

【靈性造就】待降節第一主日:盼望

【靈性造就】待降節第二主日:信心

【靈性造就】待降節第三主日:喜樂

【靈性造就】待降節第四主日:仁愛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