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台灣國內的選舉激情,在開票後就會落幕,然而國際局勢的現實考驗,卻不會因此而止息。位處地緣政治要衝,身處中美兩大強權交鋒的最前線,台灣人必須清楚自身處境,還要了解中國野心及美國戰略,更要懇求上帝的憐憫與幫助,才有機會在沙漠中開江河,在曠野中開道路。

——總編輯 陳逸凡


【洪泰陽台中報導】11月14日晚間,台南神學院實踐神學研究中心與台中中會教社部主辦講座,邀請前國防部長蔡明憲長老在柳原教會以「從烏俄戰爭談教會、社會及全民國防」為題,和50多位與會者分享。 專講中,蔡明憲從烏克蘭人民抵抗侵略的決心談起,強調國家領導人決心的重要,並回顧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1970年代陸續發表的三大宣言,以及德國的牧師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美國的牧師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台灣的牧師高俊明等人的實踐神學精神,來談近年台灣與國際情勢變化,以及作為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愛好和平、實踐民主自由的人民應如何來看待國家安全。

(攝影/洪泰陽)

蔡明憲表示,「為何而戰」「為誰而戰」是他擔任國防部長訪視部隊時,最常被軍中幹部或將領提出的問題。他表示,以往部隊中的五大信念為領袖、主義、國家、責任與榮譽等,對照《憲法》第138條:「效忠國家,愛護人民。」與《國防法》第2條:「保衛國家與人民安全及維護世界和平之目的。」等內容,他即建議當時的總統陳水扁應該要拿掉所謂「領袖」與「主義」,讓軍隊國家化,不再對個人或是黨派效忠,而應該是要效忠國家,愛護人民。蔡明憲強調,唯有如此,軍隊有核心價值,知所以然而戰,才能負起保家衛國的任務。

針對全民國防的議題,蔡明憲強調,為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增進全民之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全民國防教育法》第1條與第5條都有規範,包含如何推動全民國防、負責執行的單位與機關、執行的範圍等。雖然法律都有規範,但總是因為國家領導人的價值觀不同致使執行上有所落差。 蔡明憲說明,全民國防的目標,是希望各級政府及民間團體積極有效透過《全民國防教育法》,落實學校教育、公務人員在職教育及社會教育,著重台灣的歷史、地理、文化與社會等,強化台灣國家的認同。再者,各級政府及民間團體,主動積極有效地推動正名、入聯、公投、制憲,以團結全民,認同鄉土,逐步邁向台灣國家正常化。

在實際執行面上,蔡明憲表示,面對中共在台海的軍事挑釁及急遽的國際情勢轉變,台灣朝野應共同凝聚共識,重新擬定國家安全與戰略目標,強化台灣自我防衛能量,包括增強不對稱戰爭的戰備,後備軍人的有效組織、動員與訓練、兵役制度革新;提升軍隊士氣、全民的敵我意識,及國機國艦自造的國防自主政策;強化台灣、美國、澳洲、日本等亞太國家的區域安全聯防及合作。尤其近日中共飛彈掠過台灣上空,當美國與日本都發出抗議之聲時,台灣政府的不滿聲音不應少於美日等國。

在問答階段時,基督教青年會(YMCA)前理事許國峰老師認同國防教育的重要,他建議在民間社團中安排講座,深化全民國防的認知,例如獅子會、青商會等。牧師林仁謙提出一些問題,當有戰事發生時,台灣是否會像烏克蘭的反應,接納國際義勇兵與後備軍援措施等。另外,旅外返國的台灣人學者巫本添教授表示,從美國《台灣政策法》中,看出了美國對台灣的態度日趨明朗化,法案中對台灣的直接稱呼,避開了ROC的用語,為此,台灣是否也更應該要有相對應的政策措施,來向國際發聲?

系列專題報導:【台海情勢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