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主日在副堂的你和我

(相片提供/Pixabay)

◉黃唯揚

「你們不要都在一樓聊天!要上來二樓做禮拜!」這是教會裡多數人對於在其他崗位服事同工的偏見。其實在副堂的人有分幾種,有主日學老師和助教、學青團契的學生和輔導們,還有煮愛餐的同工們,多數人都是處於服事或被服事的狀態;換句話說,就是都在忙。突如其來的指教,把這些忙碌給分級了,彷彿在樓下的服事較不重要,應該上樓做禮拜。

在禮拜人數沒有增長的情況下,熱心的會友會環視八方,發現好像都沒看到某弟兄或姊妹,進而熱心地轉告長老應該去督導這些「不做禮拜的人」做禮拜。

不過,除了同工之外,也有喜歡在副堂聊天的人,我姑且稱之為「遊蕩者」。這群人並非拒絕做禮拜,只是來教會的目的可能不同,他們可能是學生家長、接送長輩來禮拜的家人或想要和弟兄姊妹聊天的人。無論是哪一種,當然還是希望能鼓勵他們做禮拜,只是需要在批評與指教前,先了解他們的動機,我們才能有更公平的角度去體會然後勸勉。

有一部分的人認為:講道是禮拜最重要的部分,但主禮者先前的論述有誤差、言行舉止不具說服力等,所以選擇在副堂交誼。筆者認為,這段主訴有幾點值得思考:1.我們需要了解為何主禮者在這群人心中留下這樣的印象,是否在某些講題上真的有不妥的地方?能不能協助釐清誤會和疏通歧見?也要鼓勵這群人有好的洞察力和敏銳度;2.為何這些人不願做禮拜卻還願意到教會交誼?其實他們大可換教會、在家裡休息或和好友玩樂,但他們最終還是來教會聊天談心,為此就應該感謝上帝讓我們還有機會能見到他們、彼此說到話。

還有一部分的人會認為:主禮者的講道內容較為乏味且千篇一律,不如在家裡聽空中主日學。通常我們不會要求牧者精進講道的內容,不過有自覺的牧者也不一定遇到能吸收、進取的會眾,需要的不是雙方有多完善,而是有沒有共識尋求較大的公約數。其中,小會治會的功能就在於此,或許能由較為跳脫的第三者成為有效溝通的橋梁,並非選邊站的指責。

其實拋開「做禮拜至上」的本位主義,到教會本來就應該是來充電的,怎能限定只有一種充電方式?有人在牧師的講道中看見希望;有人在詩歌裡重新得力;有人在服事中明白上帝的恩典夠用;有人在交誼當中遇見耶穌。所以,上帝是否會接納那些不在主堂做禮拜的人呢?不隨意用標準來衡量每個人在上帝愛裡的需要,就算只是聊天都能被上帝使用。

鼓勵還是很重要,不僅是這群人,也可能挑戰會友用不同角度來對待弟兄姊妹。不要輕易否定、指責,要提供服事的機會讓大家更願意同舟共議,也可能讓久違進門的家人得其門而入,讓在禮拜堂做禮拜的會友,或坐在副堂的你和我都能在各項事情上榮耀上帝的名。 (作者為長老教會執事)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