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俊卿致力台語教育 榮獲社會貢獻獎

(相片提供/台北市教育局)

【邱國榮台北報導】為表揚對社會教育具卓越貢獻個人及團體,教育部於122日下午在國家圖書館辦理「111年度社會教育貢獻獎」頒獎典禮,包括終身奉獻獎2人,以及15組個人、15組團體獲獎,由教育部頒獎表達祝賀與感謝之意。榮獲「個人獎項」得獎者有多位現任的教育工作者,其中七星中會台北東門教會長老東俊卿以近20年時間推動台語教育且成果顯著,因而獲獎。

東俊卿受訪時說到得獎的感想,他表示,台語在過去受到政府的長期壓制,導致現今許多台灣人不會講台語、聽不懂台語,然而台語是非常美麗的語言,聲調豐富並蘊含了歷史、地理、文化,若是去跟台灣社會已經通用的華語相比較,只有透過對台語的認識與理解,才可以瞭解到台灣人的民族性。「蕃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他說,這一句台語是具代表性地展現出台灣人的民族精神。

「語言本身無罪,是壓制語言的人才有罪。」東俊卿說,他能夠獲獎,代表政府官員有逐漸改變過去打壓台語的錯誤想法,代表現在的教育部重視台語教育這一個區塊,這是多年來許多推動台語倡議的人士所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我拿到這個獎項是我為台灣人感到高興。」如今,政府鼓勵民眾多使用母語,而且立法保護母語,他盼望推動台語發展的有志之士們都要繼續努力,也隨時檢討,讓吸引更多人願意講台語、投入推動台語的社會運動,使台語成為在社會上可以溝通無礙的語言。

關於台語教育的未來,東俊卿認為會越來越蓬勃。他指出,在政府沒有將台語教育納入政策時候,當時倡議台語政策的許多人,包括他在內,都對台語的未來感到非常悲觀,「有形容台語已經進入了急診室。」但是現在他對台語教育的感到樂觀。

樂觀的原因,他觀察到幾個現象:譬如今年剛結束的縣市長、縣市議員的選舉,許多候選人是用台語作為助選的語言,拉近與民眾的關係;又譬如在國會裡,立法委員的質詢與政府機關官員的答詢,使用台語已經是常態,由此可見台語受到重視的程度,已經顯現在代表民意的政府議會層級。另外,東俊卿經常受邀到許多民間機構演講台語之美的相關主題,因此他有感到民間有股認識台語的熱潮;而他會透過演講,讓民眾認識台語的美麗以外,也會做出台語跟華語的差異性比較,民眾才會更有感台語的美麗,進而願意使用台語。

東俊卿獲獎是由台北市教育局推薦,他在台語教育方面的現職是台北市中正社區大學台語講師、龍山寺板橋文化廣場台語講師、台北市立圖書館台語講師。其得獎的顯著事蹟:一、自2004年迄今,在台北市中正社區大學開設「台語大觀園」台語班,培育學員參加「教育部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二、協助成立「七七歌仔戲團」,透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台語宣教推廣台語;三、於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延平分館、大直分館等開設台語班,介紹台語之美,並且舉辦「望春風盃」台語歌唱暨國小朗讀比賽。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