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案例研討】洞悉教會存在意義(上)

(攝影/林宜瑩)

【編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1245日舉辦宣教案例研討會,透過各地牧者分享不同類型的牧會現場。包括部落、鄉鎮、都市教會,都需要面對不同的牧養實況,針對不同的信徒結構與困境,擬定不同宣教策略與方法,方能在謙卑委身服事中發展特色事工,成為上帝所喜悅的教會。

——總編輯 陳逸凡


【林宜瑩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傳道委員會、研發中心、現代台灣教會牧養推動小組舉辦2022年教會宣教案例研討會,主題為「教會存在的意義」,12月4、5日於七星中會濟南教會舉行,邀請牧師資格檢定工作報告評選為優秀的牧者,分成原鄉部落型、鄉鎮型、都市社會型教會等三個部分,進行案例分享及研討。

總會傳道幹事陳澤胤牧師說明,此次研討會由世界傳道會(CWM)的「Mission Support Programme 4」(MSP4)專案資助,希望透過牧師、傳道師的工作報告成為案例,來探討台灣教會的牧養現況。報告中包含許多可供研討的議題和教會處境,例如牧者與長執的互動、教會與社區的互動,以及宣教策略的執行結果。這些案例,可以思考教會存在的意義。案例分享不以「成功」為目標,而是讓牧者看到牧會的真實處境和困難,交流經驗和想法,提出有效的策略,使教會能健康、穩定地發展,真正在台灣各地落實上帝國。

總會研發中心主任黃哲彥牧師指出,外教派常常希望效法所謂的大型、明星教會的成功經驗,但PCT大多數是中小型教會,分布在部落、鄉村、都市各地,無法套用相同的模式。因此,研討案例除了可以互相激勵,也期望讓教會發展出自己深具原創性的特色事工。

總會議長戴碩欽牧師表示,教會事工的進行方式有許多相似之處。如何有效解決困境,是值得鼓勵和肯定地方教會牧者努力的地方。尤其值得讚揚的是,牧者們不避諱地說出自己牧會遇到的困境,無論是個人能力不足、相關資源不足,還是與會友相處模式或事奉協調性有待改善,都令人欣慰和感動。就像用心靈和誠實敬拜和事奉神一樣,把所有的艱辛和重擔帶到研討會來,在眾人貢獻智慧和分享經驗的支持下,才能找到有效或可能的解決之道。他說,在場資深牧者都沒有小看年輕牧者的困難,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這是非常珍貴的,也是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所在。

「要成為社區的守護者。」總會總幹事陳信良牧師表示,透過教會宣教案例的研討,牧師們可以彼此分享、了解和學習哪種牧會方式更適合自己。他直言,牧師沒有師傅,只能謙卑地服事。只要肯委身,上帝就必會同在,讓牧師看到牧養的成果。他強調,牧師不必羨慕大型教會,即使是牧養小型教會,只要有心,也能成為上帝所喜悅的特色教會。

總會副議長彭志鴻牧師點出,上台分享案例的新任牧者都非常努力地在牧會;台下聆聽和回應分享案例的牧者們也能幫助新任牧者。他說,PCT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牧者間要相互扶持和幫助。每個牧者都不是孤立地工作,除了要和自己教會的長執建立同工關係,總會、中會和區域牧師之間的互相幫補也非常重要。

總會書記Fuyan Suda(張培理)牧師說,看到新任牧師分享對牧會的熱情,對牧會很久的牧師們來說,非常有激勵效果,能重新喚醒他們在牧會過程中的創意。雖然新任牧者面臨的問題或提出的方案看起來比較簡單,但現場資深牧者的回饋也可以成為他們未來牧養的方向或策略的參考。他說,看到新生代、中生代和即將退休的牧者們相互激盪,讓他深深地被眾人在宣教中全心投入的態度所感動。

總會副書記潘恩盛牧師在祈禱時,感謝上帝差派許多牧者在牧會上認真投入,謙卑委身地一棒接一棒將教會承接、傳承下去,看見每一時刻不同牧者承先啟後,祈求上主親自托住每間教會的聖工。


愛與合一使人們成為一體 共融團契能將愛傳播出去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專題報導】談及普世教協(WCC)第11屆大會的主題「基督的愛催迫世界走向和解與合一」,前WCC中央委員、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研發中心特約研究員鄭仰恩牧師表示,三年來的疫情造成許多人死亡,並讓人看見全球不公平的處境。教會為了如何恢復實體禮拜、施行聖禮、服務世界而掙扎、彼此爭辯,但他們是否以基督憐憫之愛關注那些受苦最深的窮人?WCC大會中的共識是:要效法基督,首要具備的態度是「愛」。

鄭仰恩表示,愛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源自忠實且具有轉化力量的使命。共同體的建造,便是因人們相愛而產生的連結,是一種心靈契合的共融團契。愛與合一是一體兩面的,愛驅使人們成為一體。在愛中,人們不僅關注自己,也關注他人。通過激進的好客精神和連結感,讓異鄉人成為好鄰舍。他提醒,基督徒不僅要與基督徒形成連結,也要致力於與所有宗教徒和善心人士建立緊密關係。在私人領域中以溫柔的方式表達愛,在公共領域中要成為一個行公義的人。

鄭仰恩提到了當代聖經學者布魯格曼(Water Brueggemann)和賴特(Tom Wright)的作品,他們認為後疫情是「領受召喚、回歸信仰」的機會。布魯格曼在《疫情新世界》一書中,用舊約的「三重咒」:瘟疫、戰爭、飢荒,加上死亡這四個警戒,提醒人們要與上帝建立正確的關係,並與萬物建立更深和相互關愛的連結。布魯格曼引用偤太思想家彼得・布諾克(Peter Block)的話:「病毒是上帝終結消費主義的方法,是全球化這個敘事的終結。」說明上帝透過疫情所帶來的「驚奇」。

賴特在新書《上帝與全球疫情:對新冠病毒及其後果的基督教反思》中提到,聖經中最悲慘的事件是「被擄到巴比倫」,而但以理書則表明認罪和悔改的態度。賴特指出,舊約聖經有兩條主要故事線:一條是以色列和上帝的契約故事,他們受邀參與上帝拯救世人、恢復受造界的聖工,但也將「偶像崇拜和不公義」這個最原始的病毒傳染給全人類。另一條故事線是,上帝的美好創造不斷受到黑暗勢力的威脅,人們在面對不公義、無辜受害、遭逢絕症時,總可以哀哭、抱怨、甚至與上帝吵架,但也能把重擔教託給祂。

鄭仰恩提到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的觀點。潘霍華主張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即「基督作為群體的存在形式」,是所有成員「共通一體」且「互為彼此」的團契。因此,潘霍華呼籲基督徒委身「為我們而活的基督」,也要跟隨「為他者而活的基督」。相對於納粹制定的《禁制遺傳性疾病者生育法》,潘霍華用神學論點反駁「社會效益」的概念,指出在上帝面前沒有不值得活的生命,因為上帝是生命的創造者和救贖者。在祂面前,最貧窮的生命也將成為有價值的生命。

教會存在的目的,是讓基督的愛能透過教會傳播出去,帶領人們走向和解與合一。鄭仰恩提到了WCC在1993年出版的《教會的本質與宣教》和2012年出版的《教會:邁向共同異象》,在這兩本書中提出了教會四個重要的記號:一個、神聖的、大公的、使徒的。這些記號提醒教會應該縮短認知和差異,努力實現合一,並尋求共同宣揚福音的契機。

鄭仰恩說,總會研發中心在19992003年間進行了「多元宣教研究方案」,針對宣教、信徒教育、社區服務和社會見證等方面有明顯成長的教會,整理出共同要素:

1.重視教牧團隊(領導者)的人格特質,包括感染力、敏感性、在地性和持續性;

2.建立「親密人際網路」,讓教會成員彼此交流,建立關係;

3.建基於某種形式的「聖經研讀運動」,包括查經班或聖經研究班;

4.建立團隊服事的模式,包括牧者團隊之間、牧長執之間、信徒之間的動員模式;

5.為了信仰實踐和「實質感」,參與不同形式的社會服務和社會行動的公共見證。

他指出,正如解放神學家慕理諾(Jose Miguez Bonino)所說,關於教會,最重要、最關鍵的問題不是「教會是什麼?」而是「教會是為什麼而存在?」

延伸閱讀:【宣教案例研討】洞悉教會存在意義(下)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