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無遮欄】白色恐怖中的基督女徒

(相片提供/pch.vector - freepik)

◉王昭文(歷史學者)

周美玲導演的電影《流麻溝十五號》,發源自曹欽榮等採訪整理的女政治犯口述史《流麻溝十五號》,經過改編重新創作,以「綠島獄中再叛亂案」為背景題材,但未詳述這個案件的歷史,而是帶著浪漫想像和理想性衍生出來的故事。基本上人物都經過重塑,無法比對出真實人物。雖是殘忍又痛苦的歷史,卻是溫暖感人的故事,女政治犯在囚禁下的種種情境,呈現堅強不屈的反抗精神,在受苦中沒有失去感受真善美的能力,仍彼此幫助、為他人著想。有意思的是電影中最強大的理想人物,有著最高尚人格的嚴水霞,被設定為基督徒。

電影中的三位女主角:嚴水霞是淡水女學校畢業、馬偕護理所訓練出來的護士,因為社會主義青年大同盟案而入獄;天真柔弱的余杏惠(杏子)原本是學生,受牽連入獄;漂亮又有藝術才華的陳萍則是山東流亡學生,為保護妹妹和其他女孩而自承是共產黨,在綠島成為新生訓導處二號人物的情婦。嚴水霞處處為他人著想,隨時準備助人,監獄中的女看守落海時,她沒有猶豫就跳下去救,說身為醫護人員,不管是友是敵通通一視同仁。她又勇敢地負責傳遞訊息、參與獄中革命的籌畫。她很照顧杏子,在她恐懼時為她禱告,用聖經教她英文,藉著所讀的經文傳達她的信仰:有信念又有行動才是真正活著(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相信犧牲必可換來改變。充滿愛與勇氣的作為,十分動人。

因為這樣的人物和情節,看到有人說《流麻溝十五號》可以視為福音電影。不過這福音可不是「信耶穌得水牛」,而是「當耶穌號召一個人的時候,是叫他來死」(潘霍華語)。有趣的是,導演和原作者都不是基督徒,他們卻覺得應該用基督信仰來詮釋主角的無私大愛、自我犧牲。不過當時大部分政治犯所信仰的是社會主義,女主角應該也是。

《流麻溝十五號》書中有一位基督徒施水環,她和家人是看西街教會的會友,不過她並沒有待過綠島,而是在台北的看守所度過兩年之後被槍決。她被捕時還不到20歲,是個很單純的女孩,和電影中的杏子的形象比較接近,留下68封家書,直到最後一封還寫著:「我每清早如媽媽所囑讀聖經和祈禱,祈求神的恩待。願上帝的恩典降臨在我們全家人身上。阿們!」她的禱告都在求上帝憐憫照顧,沒有呈現嚴水霞那種強烈使命感的利他意識。單純的信仰對照悲劇的人生,特別令人感慨。

了解過去是為了將來做準備,白色恐怖的複雜面貌不是一部電影能說清的,但透過電影我們再一次認識在惡境中如何跟隨耶穌的腳步,不屈服、不放棄,抱著犧牲的決心,愛護周圍的人。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