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記載,先知西門見到嬰孩耶穌,就稱頌神,並說自己可以安然離世。有許多長輩也像西門一樣,雖然年老,但一生敬虔,認真生活,因著耶穌的降生,帶給他們生命的盼望。
生命是河,是萬物生息的聲響;是迎接生接受死的啟蒙;是年華流動的確據。
◉林佩蓉
她們總是好整以暇,用心打扮,迎接主日。
她們總是微笑,舉手投足輕輕慢慢,「平安」,嘴角微微上揚,緩緩前行。
她們把疼痛藏在不為人知的心底,不論是肉體的還是心靈的。
她們總是把自己準備好,在每一個主日來到之際。
她們是教會的長者,人們以姊稱之,年過七十或越九十,見證生命的各樣姿態,嚐過日常細細瑣瑣的滋味。
接送長輩往返教會時,我總能在路途中汲取歲月精華。秀秀姊和碧碧姊是最忠實的乘客,她們外表嚴肅,
可是哈哈大笑起來,會讓人感受到她們有能量將身體的痛、心靈的苦攪和成一縷縷溫暖的芳香。
「老人怎樣才能快活?」我問。
「就是要有錢、有閒。」
「不是,要有健康的身體。」
「有健康的身體,沒有錢,怎麼過生活?」
「只有錢沒有好的身體怎麼快活?」她們肺活量充沛,聲量足以掀開車頂。
「老人,要有錢、有閒、有健康身體!」我做了以上的結論,「哪有那麼好的事,傻孩子。」
老年之路啊,「年歲到了,日子就是按呢,睡醒運動、吃飯、看電視,然後就發呆,等待著天黑。」一頭漂亮白髮的素霞阿嬤,眼裡帶著笑,談著她所謂「無聊的老人生活」。今年92歲,還不過幾年前,她可以無需拐杖快步行走,靈活上下車,幾次的摔倒,有次帶著臉傷憂憂愁愁的說:「不知怎麼了,好容易跌倒喔!」讓人心疼啊,受傷的她、跌落在地上的她,是否也看見灑落在身旁的正是自由行動的魔法粉,收不回來,怔忡而望,生活從此有了變化。
「我是家庭工作者,」素霞阿嬤說,她憑藉著照料丈夫孩子,打理家庭,沒有刻意的鍛鍊身體,光是一日的家庭工作,就足以讓她的筋骨活絡。不要當個惹人厭的老人,所以她堅持獨居,兒女時不時的探望,她想關心誰總有人會熱情迎接,這樣就好了。素霞阿嬤說,個人過個人的生活;這時秀秀姊會說,有錢才能這樣;碧碧姊一定補充,還要有健康的身體才可以。
幾世代的文青都愛引用徐志摩的這句「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後來成為人在辭世時的瀟灑送別;寫了老人經典《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的簡媜則巧妙的接上「但求身輕如燕」。是啊,人生終將一別,在啟程前往天國與上帝同在之前,誰會在每天睜眼之際,發光的等著我們?是自己,總是自己,是累積經驗不曾枉費的人生,是帶著啟蒙他人走近死亡的歲月。那麼好好老,好好活,一起在銀閃閃的地方,互相作伴好不好?車裡的姊姊們,會馬上吐槽說:「哪有那麼好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