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採訪報導】2011年,《家事事件法》通過,重視社政資源與司法體系整合,勵馨基金會高雄分事務所受社會局之邀,進駐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設立社政服務站,並聚焦在婚姻訴訟中的兒少權益與陪伴服務。在2022年的聖誕節,特別邀請法官們手寫鼓勵小卡、裝飾在聖誕樹上,兒少們可以選一張卡片帶回家;勵馨「貳拾少女培力基地」也製作手編聖誕樹裝飾小卡贈送給法官們。司法體系與社政體系工作者發揮各自專業,透過良性合作共創更友善的司法空間。
高雄勵馨主任楊稚慧受訪時介紹,勵馨基金會過去即累積家暴案件陪庭、諮商經驗,得到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肯定,並獲邀繼續和高雄少家法院合作;秉持「透過社工服務,在嚴肅的司法環境創造友善空間」初衷,加上觀察到婚姻訴訟中,孩子常遭忽略、無法表意的現象,高雄勵馨將服務方向聚焦在兒少陪伴,包含出庭及出庭前、後的陪同。但她也坦言,服務推行初期並不簡單,要持續闡述與定位服務宗旨,也要克服家長們的信任問題。
社工謝雨蓉說明,服務的進行方式是由法官請家長帶孩子到法院,並解說屆時會有社工陪伴孩子;在接觸孩子前,社工會先接觸家長,建立一定程度的認識與關係。當家長感受到社工的善意,才願意放心讓社工接觸孩子。這些過程都需要一步、一步推進。對法官也是如此;如今已有法官願意脫下法袍,在聖誕節戴上聖誕帽、走進溫馨室,和孩子打成一片。
過去有狀況是法官直接指派當事人找社工協商,但當事人尚未察覺到自身需要,也尚未產生被幫助的願意,因此與社工互動不是那麼良好。目前法院已認知司法過程可以連結社工資源、成為專業團隊,未來會持續針對雙方專業的共同目標與合作方法有更多討論與協調。楊稚慧指出,高雄勵馨定期舉辦法官茶會,強化個別溝通,也更暸解彼此的職責所在;過程中能看見有越來越多法官認同社政與司法整合的服務。
高雄少家法院是台灣首座、也是目前唯一的少年及家事專業法院,再加上法院原就有是複雜且嚴密的組織,楊稚慧認為要在法院駐點,很重要的工作是暸解法院生態系統,也要持續不同職務的人員磨合。
謝雨蓉點出,社工陪同的兒少年齡層廣泛,3至19歲都有,且個性特質及發展程度不同,每位法官風格也不盡相同,社工的任務是讓孩子知道法院環境、開庭程序,及認識自身權益和表達想法。事實上,在法院駐點服務的社工無法長時間接觸個案,能夠在出庭前、中、後都陪伴,已經是很好的服務經驗;如果過程中觀察個案需要其他服務,也會為他們轉介社區親子諮商資源。
高雄勵馨致力於連結不同服務,讓每個人都被看見。例如不幸少女的安置與培力服務,年輕的她們易受創傷經驗影響重建腳步,在陪伴方面需要有更多投入;為了讓這群終究要離開家園或基地的少女們,有更多信心邁向未來,高雄勵馨也安排課程和營會,例如鉤針、編織、植栽、木工體驗,和二手服飾實習商店、新娘秘書與美甲培力;還曾教導她們製作茶葉蛋到法院義賣,或是連結靜宜大學,邀請日本國際學生與基地少女同樂。
楊稚慧談到,這些課程與培力,不是要求孩子變成職業達人,而是提升她們對學習事物的興趣和累積成功的經驗,從中找回自己,同時也促進與社區互動,脫離被安排、被決定的生活方式。
楊稚慧和謝雨蓉都強調,機構不能替代家庭,高雄勵馨陪伴少女們修復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當她們離開機構,就是走入「自己」的人生;哪怕離開初期會迷惘、混亂,但至少是靠自己的力量闖蕩,也因為機構經驗而更暸解社會上有哪些可運用資源。謝雨蓉形容這是撒種,「撒下種子,但在誰身上發芽,我們並不知道,但會持續撒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