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 四專家提建言

(相片提供/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邱國榮整理報導】國發會於2022年1228日發布台灣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戰略,台灣科技媒體中心14日舉行記者會,邀請綠色財政、永續交通、能源、森林碳匯領域四位專家提出他們對此關鍵戰略的看法。專家呼籲,重視跨部門、跨層級規劃整體性政策,界定減碳是義務與責任,為下一代留下可解決巨大碳債的應對資本。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表示,目前尚未在淨零的整體目標中看到得以解決氣候災難與碳債問題的願景,甚至民眾無從認識問題的嚴重性,也就難以積極參與淨零與減碳行動。他指出,12項關鍵戰略中,政府雖然規劃了綠色金融策略,但缺乏長期的綠色財政與稅制規劃,若無落實綠色財政與稅制,就違背了汙染者付費原則,落實排碳責任形同空談。目前政府僅規劃徵收碳費,尚無碳稅,但受到碳費用途與收入的限制,費率可預期會低到缺乏減排誘因,更難接軌國際。目前台灣2030年的減碳目標距離國際的減碳要求仍然很遙遠,台灣不應該因為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比例小,或等待未來研發出減碳科技,就認為可以慢慢做。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鄭祖睿首先肯定運輸部門的策略比之前詳細,但仍缺乏運輸部門低碳策略的整體性規劃。12項關鍵戰略中,與低碳運輸相關的拆分為運具電動化與淨零綠生活兩項戰略,若盤點所有與交通相關的策略,則分散在八項戰略之中。電動化的規劃雖較完整,但無碳化的策略不夠積極,除此之外,其他運輸項目都是較概略、偏向教科書的論述。

鄭祖睿說,目前電動運具的目標仍顯示企圖心不足。比較國際上與台灣推動新售電動車的目標期程,國際上普遍在前期更積極推動、加速擴散,台灣的目標至少比國際低了約1020%,明顯不夠積極。此外,台灣的運具電動化策略著重於電動汽機車,但運具電動化與無碳化不是單純一個換一個,是整個運具數量、大小、碳排放減少轉型的過程,例如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微電車等都是電動運具可能的選擇,相關的時程與策略應該更貼近「現在就可以行動」的方向。

森林碳匯部分,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張世杰指出,目前設定2040年的自然碳匯增匯目標為1000萬噸,缺乏充分的科學估算及實際規劃來達成。他解釋,目前清冊中引用的森林碳匯量是自2009年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的數據,但森林的碳吸存是隨著環境條件不斷變動的過程,甚至最近關於亞馬遜及非洲熱帶森林的研究都指出天然林的碳匯能力正逐漸下降。

張世杰進一步指出,台灣的自然碳匯每年21.9百萬公噸二氧化碳這個數字,是僅依靠一次的不同林型生長量調查所推估,以此做長期的預估,科學上的理由不夠充分。他認為應該要啟動第五次森林資源調查,盤點當前實際的狀況,才有更精確且符合現況的趨勢估算。

張世杰提醒,森林成長需要一段時間,不是一植樹就能有碳吸存的效果。農委會規劃的2040年新增1000萬公噸碳匯量的目標,距今日只剩17年的時間,對於森林而言,只是一個新森林的開始階段。若現在沒有具體計畫且開始行動,停留在先想策略再來規劃植樹,勢必來不及達成碳匯的目標。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指出,目前台灣訂立的2023年淨零目標並不符合轉型的需求,且需要檢討當前減量目標、背後的科學證據,以及實際執行的效率。台灣規劃有關氫能的策略,在國際上建議氫能策略之中屬於優先順序比較後面的。此外,台灣規劃氫能的具體目標提到氫氨混燒,但其實此種方式成本較高,減碳效果有限,還有空氣汙染的疑慮都應該再討論。

趙家緯的結論是,目前台灣淨零策略政策規劃有誠意,但仍不完整而有待改善,尤其針對耗能量最大的重工業,應該要有協助落實的政策工具。目前施加預算的強度和真正達到的效果之間有落差,台灣不能只看新技術的發展和創新,也要補足過往的知識缺口。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