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斥娃娃兵質疑 強調兒少戰時自我保護與求生教育

(相片提供/Freepik)

【邱國榮整理報導】日前行政院兒童及福利權益推動小組(簡稱院兒權小組)委員所提出的國防安全教育提案引關注,部分政治人物質疑院兒權小組定位、功能與兒少表意制度。兒少代表在14日召開記者會,還原提案過程,除了回應外界質疑,也譴責部分政治人物漠視《兒童權利公約》內涵。

曾任院兒權小組委員的李瑞霖表示,《兒童權利公約》揭示,兒童對其自身事務有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而國防安全教育議題,兒少是重要的利害關係人,所發表的意見應該被聆聽與尊重。而提案委員陳名謙指出,提案針對全民國防教育建議包含:政府應編訂兒少版本《全民國防手冊》,手冊中應敘述資訊戰;教育部應研議課程讓兒少擁有戰時自我生存能力;辦理有關兒少國防安全議題與總統對話論壇;萬安演習時加強各級學校實施演練;建議內政部定期檢查防空避難設施;研擬戰時物資配給制度。

對於外界不斷渲染的「砲彈聲娃娃兵」,提案委員江瑜庭說明會議經過與提案脈絡:若翻閱高中職國防教育課本可知,其重點仍舊停留在我國及外國軍備介紹,而針對戰爭發生時兒少自我防護、求生技能等並未著墨。全民國防教育應更重實用性,且會議上完全沒有要求台灣幼兒園孩童需學習辨別砲彈聲。對於有媒體過度解讀,江瑜庭表示惋惜。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簡稱台少盟)副秘書長林于聖指出,兒少代表制度是促使早已遠離第一線教育現場的官員及學者們,瞭解兒少實務生活的重要機制,提案訴求並非主張幼兒學習辨識砲彈聲,而是將國防教育向下扎根,早點談論就會有更多準備空間,保護兒少在戰爭時避免受傷。

台大公共衛生學系助理教授張弘潔舉例,鄰近俄羅斯的芬蘭,其學校因應烏俄戰爭,對學生進行各種戰爭相關教育,包括協助舒緩學生對戰爭的焦慮情緒。而台灣為全球政治情勢最緊張的區域之一,當學生提出對情勢的擔憂,應予以支持,卻有立委扭曲兒少代表言論,對立委未能實踐《兒童權利公約》、聆聽和尊重兒童的意見,甚至發表歧視兒童的言論表達遺憾。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