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想像未來 看台灣人文出版的百年追求

(攝影/Dalul)

【Dalul台南報導】為讓民眾認識台灣過去百年來的出版歷史,從歷史的脈絡看見文學的變遷、時代的更迭,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及台灣文學館共同於1月13日下午在台文館舉辦「出版物/務:台灣人文出版的百年追求」講座,帶眾人回顧台灣的出版歷史,從而對未來的出版有更多想像。

此次講座邀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張俐璇、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優聘副教授兼所長陳國偉,從歷史、文學、藝術、政治影響的角度,梳理台灣的出版歷史脈絡。他們談及出版的器具、每個時代具意義的出版社及刊物,從出版角度看台灣文學及其反映的不同階段歷史。

(攝影/Dalul)

台文館館長林巾力致詞時表示,出版是許多作品最基本的生產方式,所以探討台灣出版歷史,必須有更多的討論及分享,從產出看見不同時代的風氣、社會環境、創作場域、書寫目標等。如此能對出版的歷史有不同的見解及歷史考據,透過前輩對出版的使命與任務,也認識出版物,了解文字的力量。

作為《出版島讀:台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編輯,張俐璇指出,藉由書中脈絡,可看見出版歷史的演進,從清領至日治、冷戰前期、冷戰後期,以及1990年代《著作權法》修訂以來等四個歷史階段。從不同媒介如報紙、雜誌、出版社刊物,以及22位作者的研究及分享,可認識人文出版在這座島嶼從禁錮到開拓的故事。她表示,時代的變遷下,讀者分眾化越來越明顯,出版的行為也慢慢改變,不只是單純文刊、作品的印刷編排而已。近年來許多出版業者及出版人都在嘗試轉譯,透過不同媒介出版文字與其意義。

(攝影/Dalul)

陳國偉從過去各個國家的研究,看大眾文化如何在日益艱辛的出版業找到不同出路。他表示,現今的出版的確與過去的輝煌歷史有所差異,然而找到方法,運用大眾化的文化與藝術來包裝人文出版會是主要的方向。譬如日本的動漫影響全球,透過諸多重要著作重新出版,像是太宰治《人間失格》、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孃》等,請漫畫家用不同藝術形式呈現封面設計,「或許與內容實際相關性不是那麼高,但其實也是給社會大眾一次機會去接觸這些名作。」

張俐璇表示,過去台文館《文壇封鎖中》的桌遊設計,就是透過遊戲的媒介,傳遞文學的歷史。當人們遊玩時,也是進行一種閱讀的行為。所以《出版島讀:台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並不是把所有出版的歷史與方向都闡述完成,而是希望眾人能藉由過去的歷史對未來的出版有更多想像。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