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為要溝通和引導

&nbsp牧會幾年,自己往往以過去神學院教導模式講道:解經、釋義、應用。然而,努力專研聖經,卻總不知道當信徒明白聖經後往何處去,或當他們明白聖經後會產生什麼變化。

後來,我讀馬鞍鋒教會華理克牧師的講章,讀趙鏞基牧師的講章,也讀一些優秀的講章,漸漸萌生每次信息只和信徒溝通一個理念,且必設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必定和教會的異象,以及自己期待信徒成長的方向一致。日復一日,我其實不太明白,將講台成為一個「有目的的溝通和導向」是否可行?一直忐忑,直到閱讀本書終獲得確認。
《神學院沒教的講道秘訣》原文為:Communicating for a Change,主旨清楚地將講道定義為:改變生命的溝通。中文副標下得很好:「一個和聽眾共同參與的旅程」,更積極地將講道當作是一個旅程,既是旅程便有目的地,要激勵信徒從原地起身前往目的的改變之路。
&nbsp &nbsp講道就是為了改變!
一位牧者窮畢生之力、花最多時間在聖經和神學,所為何事?書中巧妙地解答我的疑惑。作者概略解釋有3種目標:把聖經傳給人、教導人了解聖經或教人活出聖經。作者堅信──無疑地,所有的牧者都會贊同:只為傳給人,那聖經是一本知識、道德的書;若為了解聖經,那它不過是一本增進智慧之書;但是,當我們說聖經為「生命之書」,就定位聖經是為生命存在,為了改變人、讓人知道而去行的書。我深信一位牧者講完道後,信徒沒有反應,牧師會很沮喪;若是信徒跟牧師說:「牧師,你說的很好!」牧師會微微喜悅;但若是他跟牧師說:「牧師我願意照你所教導的去做!」這位牧師會3天3夜在上帝面前大聲讚美神!
是啊!牧師講道本來就是要改變信徒的生命。確認這一點後,作者說:「傳講改變生命的信息時,資訊要盡可能少,應用要盡可能多。少一點啟示,多一點啟發。少一點第1世紀的傳統,多一點21世紀的方法。雖然我堅信所有聖經章節都是聖靈所默示的,但據我觀察,不是所有聖經章節都有相同的應用性。因此,改變生命的傳講需要強調某些章節甚於其他章節。」這一點是對的!因為不可能講完全部的聖經,牧師選擇經文、篩選時便要設定一個目標。
&nbsp &nbsp 藉著一點信息,
&nbsp &nbsp 往共同的旅程去吧!
本書挑戰講道者,在一篇講章中只找出「一個論點」。這是對的!多數聽眾無法在一次聽講中記憶太多,30分鐘的講道如果信徒記住一點,才有可能達到實踐與改變。為了這一點,作者提出「不斷挖掘,直到找著論點為止」、「讓每件事都圍繞著論點」、「使論點突出」都是極為寶貴的講道溝通技巧。易言之,就是在每一次講道中,找出一個論點不斷地反覆與會眾溝通,直到他接受並且改變,便達到溝通促使改變的目的。
我個人認為,找出論點很困難卻有價值,如同寫作中要找出特別題材,或是戲劇必須有一個「梗」才會好看。因此,作者說不斷挖掘,就是要與選定的題材不斷地搏鬥,直到一個創意被挖出為止。以我自己為例,受此書影響,曾經為了講關於信心主題,4個主日以4個主題:「只要一句話就能得著信心」、「信心來自於關係」、「詩歌一唱,信心就來」、「爭戰問題,得著信心」不斷地重述信心。若是過去,可能囫圇吞棗地將它們一次全部餵給信徒,但因為分了4次,每一次都不斷地重述,所以信徒都朗朗上口主題,記憶猶深。
當有了創意點,接著便要繪出有效的溝通地圖。作者在書中描繪出要帶領人的路徑為何。他以「我&rarr我們&rarr上帝&rarr你&rarr我們」為一個路徑,從「我」的經驗出發為導向,帶入與聽眾一起認同的「我們」經驗,然後闡明「上帝」聖經中的話語,應用在「你」的身上,最後,「我們」應如何一起往一個願景或目標努力。這個路徑,可以引導信徒和講道者認同,有上帝的話語的引導,更有大家一起前往的目標,這便是作者強調的:溝通,然後一起往一個目標前進。
&nbsp &nbsp 講道,牧師永遠的壓力
曾經,讀到趙鏞基牧師分享說:「到現在我預備講道都還是很大的壓力,」剎那鬆了一口氣。原來,一個講道的「老先覺」,到今天都還是壓力,可見預備講章有壓力是正常的。趙牧師也這樣分享過:「牧師要一直為信徒找出路。」更讓我感動。牧者自己原本並不擁有所有生命的答案,只是因為信徒有了生命的問題與困頓,牧者願意愛信徒,與他們一起和問題搏鬥,並從聖經中找出解答。
面對信息「卡」住時,本書說:「禱告」。在內室的禱告、跪下的禱告、讓神來對我們說話的禱告。
面對渴望找出信徒生命的答案,我說:「是愛」。對信徒的深愛、對生命苦頓的憐愛、以及願意陪他們一起從神得到答案的深愛。禱告與愛,成就講道不變的初衷與動力,讀完此書後,我心觸動。
&nbsp
神學院沒教的講道祕訣
一個和聽眾共同參與的旅程
作者:安迪.史坦利、藍恩.瓊斯
譯者:蕭羨一、王乃純
出版社:橄欖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