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自殺後

我忙進忙出處理後事,外表鎮定又堅強。但先生覺得我怪怪的,就過來安慰抱一下。頓時我淚水潰堤,泣不成聲顫抖著說:「剛剛收到牧師email說媽媽自殺不會上天堂」。

其實那位牧師是我的摯友,而我自己也是傳道。關於自殺能不能上天堂,上過倫理學或看過相關書籍的,都會知道說法不一。但是當事情臨到,我希望「基督徒自殺也會上天堂」的那一派理論會是對的。

我收拾著母親的遺物。她的床頭櫃裡,放著多數人會隨手扔掉的主日崇拜程序單,母親一張張按日期疊好珍藏著。旁邊有本筆記,密密麻麻記滿牧師所講的重點。母親晚年有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握筆很不容易,她仍盡力寫下一字一句。最後半年查經範圍是啟示錄。我想,長期受困於逐漸敗壞肉體裡的她,靈魂一定很想趕緊飛到上帝那裡去。

母親在我高中的時候就有憂鬱症,她的心臟又是正常人的2/3,容易心悸或心痛,這也令她血液循環不好,每年冬天透骨寒冷。隨著年齡老去,這些層疊相交的煎熬,使她的情況只有更加惡化。

母親用這種方式息了地上的勞苦,留給我們遺族的打擊真的太大了。深愛母親的父親對我說了數次,母親怎可以這樣拋棄他。很快的,父親也在3年後走了,他用另一種方式結束生命──慢性自殺。原本他生活作息正常、不碰菸酒,但母親走後,他就頹廢過日,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都上門。我就在想,那些支持「自殺不能上天堂」理論的人,對於「慢性自殺」的看法呢?現代基督徒慢性自殺的可不少。

自殺也留給我們很多恐懼。每次看到新聞報導,我就會再三提醒孩子們,遇到任何事,千萬不要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其實孩子們也懂,因為他們也是遺族,深深體會這種痛。親人自殺這種事經歷過一次,就知道無法承受再來第二次。若我的孩子這樣走,我一定會搥心肝、終日嚎啕大哭。為了這個理由,我又希望牧師們平日嚴格教導「基督徒自殺不會上天堂」,以阻止一些人輕看生命,釀下無法挽回的遺憾。

自殺,一定是罪,而且肯定是很大很大很大的罪,畢竟真的令我們遺族很痛很痛很痛。但「會上天堂」、「不會上天堂」,這奧祕屬於上帝,祂才是審判者。而,我那摯友牧師要選擇講哪一種,我都接受,因為後面都有「愛」的理由。最怕就是那些自以為明白萬事的人,他們不管講哪一種,都傷人、害人。

走了很久,才走出了悲傷的陰暗谷底。我不斷思想耶穌的愛,定睛在十架上,體會耶穌比我更深愛我的母親,這樣就夠了。祂是百分之百公義又百分之百的慈愛的上帝。泛流多日的淚水,於是止歇。 (文/陳小小)

 

 

 

 

◎湯孟宗(嘉義中會退休牧師)

【教牧關懷】 會友自殺的傷痛處理

在我牧會過程中,曾有過幾次處理信徒家人自殺的悲痛事件。

一位20歲女孩,因感情受挫喝農藥自殺,這是一位貧寒慕道友的女兒,當我接到通知馬上邀請一位長老到她家,等法官驗屍後馬上領家人簡要的唱詩、禱告,隨即將遺體送火葬場進行火化,接著幫忙清理住家。

喝農藥死亡的過程,看來非常痛苦,無論牆上、床上、地板,到處是污穢的髒物,臭味很重。眼看這對可憐的年輕父母及一對兒女的哀痛,我們幫忙清理使家庭盡速回復正常,火化後接著幫忙安放納骨塔,當晚在她家中舉行家庭禮拜,使全家人心得平安。多年過去,這位慕道的姊妹繼續在教會敬拜。

其二,一位60歲富有家庭的慕道姊妹,夫家雖有錢但沒有溫暖的家庭生活,丈夫平常大都以賭博過日子,以致太太心中空虛苦悶,雖曾經來教會禮拜,但因經常來往美國,以致很難做好關懷帶領的工作。她的女兒、女婿在美國及台北都被帶領信主,也很希望母親能看透世事全心依靠主。某個深夜,台北的女兒在電話中感覺母親心情很差,不久就失聯,擔心發生不幸,因此半夜打電話到教會請求協助,我馬上聯絡教會關懷組的長執和我夫妻一起到她家察看,在無人應門之下,設法撞開房門,果然這位姊妹已上吊身亡。

我們一面電話回覆台北的女兒,要她盡速南下,一面報案,經管區及法醫驗屍,天亮之後死者的丈夫、兒子、女兒等全都到齊,開始處理後事。

我馬上召開臨時小會商討教會如何幫助喪家,經討論後決定在她家門前搭起帳棚,布置起基督教喪葬的會場,讓所有鄰居及親友人知道,這極為不幸的憾事,是家庭、婚姻、子女的疏離共同造成的悲痛事件;也讓幾位已信主的女兒、女婿知道耶穌愛罪人、愛失喪的靈魂,唯有悔改向主認罪,來陪可憐的母親走最後一程,並藉著這個在街上搭棚公開的追思給社區看見,我們與哀傷的人同哀傷。

我在講道中強調,生命是上帝所造的,要珍惜,才不會給愛我們的子女和家人帶來無盡的悲哀;也提示兒女們要守住信仰,要帶領父親早日歸主,世上權勢、金錢都不能得到平安喜樂,只增加煩惱苦悶甚至走向滅亡之路。

這個葬禮全體信徒、聖歌隊等全心投入,給嘉義市帶來很正面的回應。後來女兒為感謝上帝的憐憫及教會的關懷,奉獻出母親遺產中一間店面,及2900坪農地給北榮教會做靈修營地;女兒、女婿獻身為宣教師,幾年後連老父親也受洗,臨終時在台北和平教會舉行告別式。

這位姊妹的自殺事件,在人在神都不被允許,但在主的愛中,我們以悔改傳福音及愛的關懷,使不幸成為認識基督救贖的機會。

經過幾次處理信徒或慕道友自殺的事件,我們要如何來為自殺者舉行追思禮拜,其中有3個很重要的因素:

1.牧者一定要盡速召開小會或長執會共同討論怎麼辦?取得共識才會有見證。

2.葬禮的本質是為活著的人,不是為死者的靈魂超渡,這個信念要抓住,因此這幾十年來,我看過也參加過幾個大型的教會都在禮拜堂為自殺的信徒舉行告別禮拜。

3.為自殺者辦告別禮拜,牧師的講道信息顯得更重要,一定要很慎重、莊嚴,重申生命的價值,並勉勵遺族要警惕、要時刻的就近主,才能脫離心情的低落,擁有得勝的人生。

 

【牧家關懷 】燈光照處燈腳最暗

從華理克牧師兒子自殺事件來看牧者家庭,特別用一句名言來互相提醒「燈光照處燈腳最暗」。自古以來,許多偉人、名人,甚至牧師,都陷入同樣的迷失,就是在人前亮麗,在家中暗淡,甚至許多事業家到頭來身體生病了、妻子不愛了、兒女叛逆了。所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多少牧者全心關懷信徒,為主付上一生,自己的兒女卻不來做禮拜,甚至吸毒逃學、傷人或自殺。這種悲情的下場使牧者太傷心了。

世界的誘惑實在太多了,在各種壓力下,父母又全心投入教會,所以提醒牧者一定要分出時間陪伴兒女。而信徒要能多體諒,多珍愛牧師、牧師娘,讓他們被愛被敬重,這樣也能培養牧師兒女擁有感恩的心,不至抗拒信仰、排斥教會。

我在北榮教會牧會時,長執很疼惜我的3個孩子,我們出國時,青年來陪他們睡覺、送飯、做功課;過年、過節都會送禮物給師母、給小孩;長執、信徒用感恩的心、鼓勵的情來關愛師母及小孩,也使我能專心牧養教會沒有後顧之憂。

另外,許多服事由牧師與信徒、長執來參與,而非讓牧師娘負擔,這樣的安排與體諒,也使得牧師娘有更多的時間在家裡陪孩子,以及專心打電話關心生病的信徒、主日缺席的人或新來的慕道友;不僅關心信徒,家庭也得以兼顧。

但願華理克牧師家庭的悲劇能給台灣教會的牧長、長執、信徒能更警惕、更同心、更互相關懷,讓這悲慘的事能遠離我們。求主安慰華理克牧師、師母的心。

 

 

 

都是信仰惹的禍?──淺論華理克牧師之子自殺的悲劇

◎張仁和(台南中會博愛教會牧師)

前一陣子新聞報導,美國超大型教會牧師華理克(Rev. Rick Warren)的兒子馬修,因精神疾病困擾多年,在數週前自戕身亡。消息傳開以後,華理克牧師第一時間就在自己的facebook上表達了對此事件的感受,引起眾多的回應,安慰、鼓勵者有之,趁機揶揄、諷刺與批評者也有,令人不勝欷噓。

  生理因素與自殺行為

雖然現代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對自殺者已有許多探索與成果,但教會傳統上對於自裁者仍然抱持著負面的態度,特別是對明白並持守十誡的基督徒來說,大多數的信徒皆認為自殺所犯的罪很嚴重,根本無法得到赦免,排除「死後進天堂」的可能。然而,有關精神疾病對個體的傷害,特別是情感型的精神病如:重度憂鬱症,造成當事者身心俱疲,最後以自裁收場的憾事,整個事件背後的複雜因素,絕對不是站在門外的旁觀者簡易地用意志薄弱、失去生存的信心、想不開、做傻事的理由,或者基督徒用傳統的信仰譴責「自裁行為干犯神」,來歸罪當事者,就可以完全解讀的事情。

就我所知,罹患重度憂鬱症的病人,外在所呈現的諸多症狀中,其中有一項就是具有高危險傾向的自殺行為。造成此種行為的背後因素,不單純只是心理層面的困擾、人生價值觀的偏差、意志的薄弱等,也有生理層面的失衡。簡單來說,醫療團隊預防重度憂鬱症患者潛藏的自殺行為傾向,最有效的判斷就是生理檢測,從患者的尿液中含有一種酵素脢MAO的濃度多寡,預測患者採取自裁行為的可能性。

由此可見,生理因素(MAO)與患者的自殺行為具有高度的關聯性。倘若我們不會怪罪一個身體生病的人,遭受病毒攻擊而死亡,那麼我們為何譴責一個重度憂鬱症的患者在生理失衡影響之下,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包含自殺的行為呢?進一步來追問,有多少嘗試企圖自殺的患者,在結束生命的時刻,真的是處在意識清醒與自主的狀態中?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些對於華理克牧師的兒子自殺一事做輕率的發言,包含對華理克本人的揶揄、批評或攻擊,不僅無助於當事者的家庭所遭遇的苦難,而且赤裸裸地呈現出批評者冷血、落井下石的心態。

  重生基督徒,保證上天堂?

我認為在整個悲劇中傾聽當事者與家屬的告白,是我們嘗試去理解人生苦難的關鍵之處。華理克牧師在兒子自殺的憾事發生不久後,有句話如此強調,他永遠不會忘記10年前有一次,馬修認真地向他表示:「既然我能確定會上天堂,為什麼還不能一死了之呢?」但在從那一刻起到現在,馬修卻挺了10年。

或許我們可以一起來省思,尤其是對牧養靈命的傳教者而言,究竟我們傳講怎樣的「道」?只要確定自己是所謂的「重生基督徒」,就可以保證「上天堂」?或者我們所宣揚的福音,是賦權(empower)給邊緣者包含精神疾病患者,「讓被擄的,得釋放;失明的,得光明;受欺壓的,得自由,並宣告主拯救祂子民的恩年。」(路加福音4章18~19節)?

我猜測或者期盼馬修在那10年中,是因為得到了親朋好友的支持,所以才能夠「被賦權」地挺了10年,沒有在病發之時就馬上屈服於疾病對身心劇烈的拉扯。我也相信,那10年的陪伴經歷,或許反過來對華理克過去所抱持的信仰理念造成巨大的衝擊,讓他有機會重新檢視究竟自己所信為何?又所傳講的福音本質為何?

當然許多人都會以結果來論成敗,認為10年過去了,就算馬修真的有因為信仰讓自己的生命被賦權,華理克牧師也果真因此修正了他的信仰觀,可是為何最後仍是以悲劇收場?這豈不是證明了無論信仰有無修正,生命是否被賦權,仍然無助於當事者的身心健全,阻止憾事發生嗎?

對此一質疑,我不願美化悲劇帶給人的衝擊,也不願以發生在當事者的最後結果來簡化人生的掙扎,或者蓋棺論定某種修正的信仰有無成效。我想,從舊約聖經中約伯記的故事,或許可以給我們得到一點點的啟發。

  面對無解苦難,轉向上帝

熟讀聖經的信徒應該都知道約伯的故事,當他遭遇接二連三的悲劇以及面對3位朋友對其信仰的批評,促使他不願再捲入這樣無意義的爭辯中,最後他轉向上帝,要求上帝對發生在他身上的苦難給予合理的答案。哪知上帝果真在旋風中出現,回應約伯的控訴與挑戰。問題是,上帝有確切的回答約伯遭遇比「海沙更重的苦難」(約伯記6章3節)之原因嗎?

可惜,故事中的上帝並沒有直接回答約伯的控訴,反而說了一些不相關的事情要求約伯自己來答覆。故事的發展到最後更令人驚訝的是,約伯竟然「滿意」上帝這樣的回應,發自內心告白說:「上主啊,我知道祢事事都能;祢能實現一切計畫。祢問,無知的我怎能疑惑祢的智慧;我講論自己所不明白的事,奇妙異常,不能領悟。祢要我留心聽祢的話,答覆祢提出的問題。從前我聽別人談論祢;現在我親眼見祢。所以,我對說過的話覺得羞愧,坐在塵土和爐灰中懺悔。」(約伯記42章1~6節)

約伯最後的告白,讓傳統信仰者拿來大做文章,強調遭遇苦難者就應該學習如同約伯的信心,始終依靠上帝才能超越苦難。然而,我十分不滿意這樣的解讀,某些猶太人的拉比也無法接受故事中的約伯,懦弱地屈服在上帝用創造的大能來威嚇之下,就放棄了自己當初據理力爭的公義。

我認為在人生的悲劇中,有一種苦難是無法參透的,或許這樣的苦難,對於遭遇親朋好友罹患重度憂鬱症而自殺的家屬來說,就是一種永遠無解的謎題。當我們想要以苦難的結果來追問為什麼發生這樣的事情?甚至想要用既存僵化的信仰來嘗試解答時,根本就是讓苦難所造成的傷痛愈發不可收拾。

也許在那樣的時刻,我們真正應該嘗試去做的事情,不是去問「為什麼」,反而是應該學習像約伯一樣「轉向」上帝;不是去聽別人如何「談論」上帝對此件事有怎樣的旨意,反而是去體驗上帝在人的苦難中,如何透過不同的方式陪伴著我們,傾聽我們的質疑與控訴。無解的生命苦難問題,只有「轉向」上帝本身,我們才能獲得醫治與解放,因為上帝才是生命與安慰的最終源頭,不是那些泛泛而論的信仰觀。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