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無障礙

文‧相片提供◎唐峰正&nbsp

&nbsp

第一次出國是到廣州,當時不知道電動輪椅可以上飛機,特別借了手推輪椅。行程中,一切用人力克服,輪流抱來抱去、扛上扛下,累慘了同行的友人們。不過,我也好不到哪兒;好動寶寶的個性,因為凡事得被動等待別人的幫忙,無法來去自如,讓我感到痛苦萬分。

不過那一次的經驗,幾乎也體驗了身障者出國行動最真實的不便。因為沒有經驗,不知事前安排的重要;所有出關流程都同一般人,輪椅經過感應器發出嗶嗶聲響,引來旁人注目,還真有點不自在,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解決這令人尷尬的問題。

幾次的出國經驗後,有個小小感想,想與那些自認為是受害者、遭不公平待遇的身障朋友們分享,那就是,若能反求諸己,便可同樣獲得舒適安全的旅遊經驗。

提早預備,是保證旅遊品質的關鍵

目前的交通業者都有一套完善的服務流程,身障朋友可以搭任何交通工具,但得要有個觀念,提早說、提早到。

我們有義務要提早告知自己的狀況,例如:輪椅是電動的,電瓶是乾式的,因為加水式的無法上飛機,輪椅得託運,電瓶得在上機前拆解等等;並且要提早到機場,讓對方有應變的時間。不要自己遲到,卻怪別人服務差,抱怨上不了飛機,被忽略、遭歧視。

曾經出國,巧遇之前同機組的服務人員,當空少幫我到機艙座位時,一旁的空姐親切招呼:「唐先生,我們又見面了!」再次相遇的緣分,使她在我下機時,還送上一瓶香檳。

旅遊對於身障者來說,也是拓展生命力的磨練機會。每次出國,我都會特別安排一天自己獨立行動,搭乘當地的交通工具、遊街、逛賣場;只要踏出去勇敢冒險,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說真的,出國這檔事對我而言最大意義是,能去貼近當地的人的心和明白民土風情。即便是出差,也千萬別把它當作是苦差事,甚至於所謂的無障礙會勘,到頭來總是自討苦吃罷了;如果能因緣際會與誰人共同擁有回憶,方才切實體會了旅遊真諦呀!

真心對待,讓異地探險更有勇氣

以前勞工局的同事嫁了德國人,當年他們回國時,同事因為臨時有事,將老公交給我,由我當地陪,陪他逛台北市。臨危授命,語言又不通,剛開始還真有點不知所措。

我原以為德國人很嚴肅,一板一眼,幾個小時相處下來,發現對方很友善,也很有耐心,到後來我們已不需要太多言語,便能從肢體動作中,心領神會。晚餐時,這位德國台灣女婿告訴我,他即將外調新加坡,希望我能到新加坡玩,我當下以為,這僅是禮貌性的邀請。半個月後,接到他的妻子從新加坡打來的電話,對方要我一定要去一趟;我當時才知道,她先生是汽車業的高階主管,到了新加坡,原本總公司幫他安排了一棟高級獨棟住宅,但卻因為我而放棄:「我老公去看時,說『小唐來不方便』。」

才相識不久的德國友人,為了我,選擇在一個社區租了一間輪椅方便進出的房舍:「我老公為了你做這件事,你要不要來新加坡?」我二話不說,掛完電話,馬上聯絡旅行社訂機票。到了新加坡,一出機場,同事馬上為我掛上一串項鍊,上面有許多片透明的塑膠套,分別寫著緊急聯絡電話、地址,還裝有電話卡、車票儲值卡等等。搭上輪椅可上的計程車後,直驅同事家──那個為我而選的無障礙住家。一進同事家門,眼前這位貼心的德國老兄正揮汗努力地拆門板;原來,對方為了將主臥室讓給我,卻因門板厚度輪椅進不去,只好把門板拆下。雖然這是那棟無障礙住宅唯一的缺憾,卻讓我感受到對方滿滿的心意。

真誠的邀約,這趟窩心的出國旅遊經驗,讓我感受到一個人可以愛你比愛自己更多;儘管語言不同,民族各異,但對方的貼心,讓你沒有拒絕的餘地。也正因為這份貼心,促使我越來越勇敢,再度踏出國門,前往遙遠的陌生異地冒險。

後來的我,每年都有2次以上的出國旅程,行腳遍及中國上海、北京、福州、香港、澳門,日本東京、京都&hellip&hellip等等;美國及挪威也正計畫中。

希望這些奇妙的旅行大大充滿我豐豐富富的生命,所到之處都要通通用心去體驗造物主的美意。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日本機場有8款輪椅可選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每次出國時內心都有一隻蝴蝶在飛舞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日本車站提供資訊給視障旅客的語音平台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香港迪士尼園區最多的車是輪椅和娃娃車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新加坡航空提供面對面無障礙溝通服務

&nbsp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