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隱忽現萬年峽谷

&nbsp文圖◎天空

&nbsp

&nbsp

「萬年峽谷」在旅人間頗富盛名,只要Google一下,就能看到很多記錄遊覽萬年峽谷的文章。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麼綺麗、假日遊客如織的地方,怎麼都找不到官方紀錄或是成為地方政府推薦的必遊景點呢?這一切,要從發現它出現的傳說開始。

 台灣百大地景遺珠

萬年峽谷位在雲林縣古坑鄉,靠近草嶺風景區,清水溪的支流──內湖溪的上游,景觀精華與人足跡可及之處長度僅約數百公尺,算得上是一座迷你峽谷。網路上流傳萬年峽谷首度出現在1996年賀伯颱風之後,但在2001年因為桃芝颱風引發的土石流被掩埋,同年,再度因納莉颱風帶來的大量雨水沖刷而重見天日。除了峽谷本身景色吸睛,這段「時而看見,時而不見」的傳說,也增添了它神祕的氣息,因此讓許多人趨之若鶩。但也因為這種不確定的狀況,相對於鄰近的草嶺走山、峭壁雄風,萬年峽谷成為台灣百大地景(註)的遺珠之憾。

萬年峽谷不但是台灣百大地景的遺珠之憾,地方政府對於該處的觀光設施也因此不積極建設。從停車場到峽谷之間的步道,部分為泥土路,另外也用水泥和石板鋪設,但外觀及工法略顯粗陋;停車場旁雖立了刻有「萬年峽谷」四個字的大石,但字體與顏色偏偏少了峽谷的氣勢;警告危險的標語陳舊放在涼亭旁的地上&amphellip&amphellip。許多細節不盡完善,但往好處想,越少的人工設施及人為干擾,使該處得以保留越多的自然原貌,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令人敬畏的自然

萬年峽谷的河床完全是由岩層構成,因此在枯水期期間河床裸露,寬闊又平坦的河床讓人得以駐足峽谷旁,慢步欣賞峽谷地形、岩壁層層的節理、河水沖刷在岩石上所留下的痕跡,更有許多貝殼化石及生痕化石。根據峽谷內的解說牌指出,雨季期間溪水高漲,溪水會漫流淹沒整個岩床,峽谷地形也隨之淹沒在湍急的大水之中。

因為河床岩石裸露,遊客總免不了想要坐在岩石上,將雙腳伸進冰涼的水中泡泡腳,舒緩、舒緩,但有些裸露的岩床上長了厚厚的青苔,溪水的水深也難以預測,太靠近溪水若不慎滑倒,極可能造成令人遺憾的意外,當地的警告標誌就寫了曾有人在該處溺斃。因此走在岩石上,無論景物再迷人,再怎麼想靠近溪谷,都仍應以人身安全為第一考量。

萬年峽谷的盡頭,就是瀑布的頂端。雖然站在瀑布上方看不到瀑布的全貌,但想像一座高度百餘公尺的瀑布,幾乎以90度俯沖而下,壯觀的程度可想而知。站在瀑布頂端旁的平台,還看得到內湖溪下游在溪邊玩水的人。

眺望遠方的溪谷,心中想著自己站立的地方,曾經被土石掩埋,也曾因大水沖刷而浮現。造就峽谷的是水,使峽谷忽隱忽現的也是水,水的力量實在令人敬畏。

不論峽谷是隱、是現,它仍就是它,那麼人類呢?我們驕傲地自稱「萬物之靈」,我們致力發展尖端科技,表面上,我們好像得到一切,而且擁有的越來越多,但其實我們失去的也越來越多──和大自然越來越疏離。我們失去了與自然的連結,現代的我們畏懼大自然,萬一有一天人類失去了文明,我們在這個世界中,還能存活得下去嗎?

大自然就像萬年峽谷,即使被破壞了,數十年、數百年、數千年後,她仍舊能恢復生機,展現欣欣向榮的面貌,但人可以嗎?人不行。人一旦滅絕,就是從此消失,自己沒有復育能力。所以當下,我們只能設法搶救,搶救我們居住的環境,讓人類還能永續存在於地球上。環保不是口號,環保是拯救人類的積極作為。

註: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為推動地景保育及教育工作,委託各大學專家學者組成地景保育團隊,費時2年在台灣走訪調查,於2010年推選出台灣100個珍貴特殊地景,並出版專書《台灣的地景百選》。

&nbsp

◆如何到達萬年峽谷?

自國道3號竹山交流道下,沿台3線往竹山方向,接149縣道往桶頭,再接149乙縣道,於149乙縣道終點接上149甲縣道,此時沿路可見往萬年峽谷的指標,沿指標行經第3個明隧道後,左手邊可見一個鐵柵門,穿過鐵柵門便抵達停車場。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