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日的起源

&nbsp◎王華東(台灣網路教會志工牧師)

&nbsp

未有民主之前,一個節日的產生,應是由一群人的共識或某個領袖的決定而形成。每年年末的聖誕節,不論是否為基督徒,都能感受一股歡慶的氣氛,也成了基督徒宣教的一個管道。基督徒過聖誕節是為了記念救主耶穌的降生,也許今日的基督徒對此習以為常,然而這個節日的起源,在歷史中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聖誕節的英文Christmas來自古英文Cristes maesse,也就是Christs Mass(基督的彌撒),Christmas這個單字到了11世紀才出現,除了正教會在1月6日慶祝聖誕以外,絕大多數人都在12月25日。

探究聖誕節的形成,我們可以回溯到耶穌降生的時代,當時主要的宗教信仰為猶太教,但是聖誕節不可能由猶太教的祭司所規定,因為他們否認耶穌是彌賽亞。那麼,是否有可能是1~3世紀,由初代基督徒經由共識而形成的節日?這也不可能!因當時教徒受到羅馬政府的逼迫,逃命都來不及了,哪會有時間、心情從事慶祝活動。當時他們主要的活動是到天下傳福音。

羅馬帝國首次公開承認基督教為國教,是康斯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在西元313年簽了米蘭教令(Edict of Milan),宣布在羅馬帝國的境內擁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並將從前沒收的教會財產歸還。這個公告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也因此成為基督教歷史上由被迫害的地下宗教組織,成為與國家合流,進而建立政教合一帝國的轉折點。因此聖誕節的建立,應該是在313年以後之事。&nbsp

 羅馬地區的節日

西元354年,以12月25日作為耶穌誕生的日子,在羅馬帝國的日曆中已有資料可參考。這份資料出自西元336年的教會文獻《殉道者紀實》(Depositio Martyrum),手稿中記載,正月初一前8天(12月25日)是耶穌誕生,這是自懷孕宣告日3月25日後再9個月的懷孕期所推測的。教宗利伯略(Liberius)在353年將耶穌的誕生日自1月6日移到12月25日,此事也被羅馬主教Abbot於532年所支持,正式將3月25日訂為馬利亞懷孕耶穌之日,呼應9個月後的12月25日為耶穌誕生日。

12月25日同時也是密特拉教的太陽神生日,源自於伊朗文化的密特拉教經過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後,成為一種神祕主義的宗教,信徒將主神密特拉等同於希臘文化中的太陽神,並會在密特拉生日當天聚集舉辦太陽神宴會(Mithraic feast of the Sun-god)大肆慶祝。密特拉教於西元前1世紀傳入羅馬,擁有許多信徒,並與基督教的宣教產生利害關係。儒略曆西元前1年的太陽神生日是當年的冬至12月21日,和今日的12月25日相差4天,主要是因為曆法轉換的問題。這個日子同時也是古羅馬的農神節(Saturnalia),農神節在12月17~24日慶祝,是個為期8天的歡慶節日。

但猶太人將這個節日視為「偶像節」,早期基督徒可能是因爭奪信徒、轉化異教或甚至是以報復外邦人的態度,特意將12月25日訂為基督教的聖誕節。

 猶太曆法的淵源

猶太曆中的第9個月份稱為基斯流月(Kislev),每年基斯流月的日數可能會不同,時間大約在一般西曆的11月底到12月底之間。按照猶太人的宗教節期,基斯流月的第25天為光明節(Hanukkah),光明節又稱修殿節,在約翰福音10章22節中也記載了這個節日:「在耶路撒冷,慶祝獻殿節的時候到了;那時候是冬天。」Hanukkah的翻譯為「人們到了25日就不再擔憂敵人的騷擾」。這個節日是記念新舊約之間猶太人在祭司馬加比家族的領導下,從敘利亞塞琉古帝國手中奪回耶路撒冷,並重修聖殿獻給上帝。

這個節期有時候會在西曆的12月初,有時則在12月底。西元前5年,光明節正好落在12月25日,這正符合聖經考古學中指稱,耶穌可能在西元前5年左右誕生的說法。早期猶太基督徒或許也因而將光明節轉化為耶穌誕生的紀念日。

  拯救的原則

廣義基督教除了新教,還包括正教會與天主教,對大部分基督徒來說,教會曆上共有的2大節慶即是「聖誕節」與「復活節」,以及一個「聖餐」的儀式。聖誕節是慶祝拯救者彌賽亞的誕生,復活節則是慶祝基督作為贖罪體,完成贖罪的任務而回天國。為合乎上主的2個拯救原則,耶穌基督以兩種身分來到這個世界上。

1.神子基督為萬民萬代贖罪

人只能繁衍,而不能創造人,因此對於創造主上帝來說,能夠代表空間上的「全人類」及時間上的「世世代代」的贖罪體,只有具備「神格」的「神子」。要合乎這贖罪的條件,只有耶穌基督。

2.人子耶穌為人類犧牲代罪

犯了上主禁令,吃了分辨善惡樹之果子的是「人」,「人」的希伯來文為「Adam」,也就是聖經翻譯的「亞當」。創世記2章16~17節提到,「園子裡任何果樹的果子你都可以吃,只有那棵能使人辨別善惡的樹所結的果子你絕對不可吃;你吃了,當天一定死亡。」這裡的「死亡」指包括肉體與靈性上的死。不是神犯錯,而是人犯了錯,因此創造者不能代替被造者頂罪,必須由人類自己受罰。

要作為贖罪體,需要有「無罪的人」,如同未犯罪前的亞當,才能承擔其他人的罪;因為有罪的無法代替有罪的贖罪,只有無罪的才能代替有罪的贖罪。然而,所有的人類都已犯了罪,虧欠了神的榮耀,因此在世上沒有一個人有資格當做贖罪體,代替眾人的罪。

為此,人類需要無犯罪的「第二亞當」作為代贖,這「第二亞當」不是經由人和人的繁殖而來,但是又不能是「空降體」,否則就如同「天使」,而無法稱作「人」。因此「第二亞當」需要經過在母體內9個月的懷孕,如此所生出來的贖罪體才算是「人」。故這「人」就合乎無罪的贖罪條件,也具備「人格」,即「人子」。

既然這位贖罪體具有雙重身分,所以他也有兩種名字:「聖格」的名字稱耶穌,希臘文為Iesous,因為前兩字母是母音,在英文不會發音故將I改成J,而ou簡化成u而成Jesus。至於「人格」名,則被稱為以馬內利,希伯來文Emmanuel,希臘文Immanuel或Immanuwel。這就是為何天使對馬利亞說,「他的名字要叫以馬內利。」(馬太福音1章23節)但一般人卻仍稱他「拿撒勒的耶穌」,正是因為他具有的身分是雙重的,因此才會有耶穌、以馬內利兩種不同的名字。

*  *  *

聖誕節經過共識訂立,全球才有一致的規範而不混亂;它更表明節日的內容事實,耶穌確實為了成為全人類的贖罪體而誕生。可惜今日的聖誕節已被商業化,在美國,為此節日所消費的金錢,竟然佔全年的1/3。在聖誕節日窮做樂更是不知所以然,迷失在黑夜中,而看不到那那顆明亮的星照耀在全世界每一黑暗的角落。做為基督徒應潔身自愛,默念及感恩救主耶穌的誕生。願我們都能將「上帝那麼愛世人,甚至賜下祂的獨子,要使所有信祂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恆的生命。」(約翰福音3章16節)的福音傳到地極,阿們。

&nbsp

&nbsp

&nbsp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