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禮拜與敬拜讚美如何兼容(上)

◎排灣中會平山教會牧師

塔卡納夫.璟榕(Takanaw)

◆哪種「禮拜」是最好的?

在一次與長執閒談中,談到有關現在教會普遍的禮拜方式;年輕一點的長執認為,「你們看那某某教會的禮拜好火熱喔!他們唱詩歌很釋放,氣氛也很喜樂,他們的敬拜團好棒,主領者很會領唱,讓人的心很快就得釋放和感動,會眾也很順服地和他們一起敬拜讚美,他們的樂團也很專業,讓人很投入在音樂中,好希望我們的教會有一天也能有像他們一樣的敬拜氣氛!」他們說:「牧師啊!我們的教會可以嗎?」
另一位資深的長老回應說:「幹什麼學別人!我們的禮拜不好嗎?莊嚴、安靜,沒有吵鬧的樂器聲,也沒有人要你跟著作動作,也不必忽站忽坐的,沒有很多的新歌,也不必和別人有太多的互動;你只要一進教會就安坐在那裡默禱或讀經,然後聽完牧師的講道就好了!這不是很好嗎?」
於是,年輕的、年長的開始為了自己的觀點你一言我一語的喧鬧起來。
其實這樣的討論和爭論,不只一次地被提出來,不論是在長執的會議中,或是信徒間的閒談,該怎麼「禮拜」的話題,總不時地被提出來討論並爭論一番。當時,我在旁邊只是靜靜地聽著他們的討論和堅持,沒有發表什麼言論,我默默地思考著,到底哪種禮拜方式好呢?是要看重氣氛和情感的表現嗎?或者是重視禮拜的肅靜莊嚴?是靈活隨意的程序,或者冗長制式化的禮拜程序呢?禮拜的意義和真諦是什麼呢?我深深的思考著。

◆傳統與現代的爭論

傳統的禮拜好?敬拜讚美好?有沒有可能魚與熊掌兼得呢?這實在是眾多教會共同的困惑和疑難,若非在禮拜學上有所鑽研者,可能無法解其疑難。就筆者來說,兩者都好,兩者也都不好,但或許可以兼容。以下筆者就以自己牧養的教會為例分享,望請各位牧長、長執或弟兄姊妹不吝指教,並化疑解惑。
平山教會的爭論,不外以下幾點:
1. 禮拜與聖靈的充滿
過去平山教會用長老教會傳統禮拜程序,以講道為中心的禮拜領受上帝啟示與聖靈感動和指引。但20世紀受靈恩運動之影響,會友認為聖靈充滿凌駕真理教導,聖靈充滿為信仰追求的終極目標。會友開始嚮往靈恩運動的敬拜方式,希望從敬拜讚美中得到講方言、講預言、見異象、醫病、趕鬼&hellip&hellip等靈恩體驗,期待在敬拜讚美的詩歌中靈得釋放、聖靈充滿、領受恩膏。因此,期待教會禮拜也能增加敬拜讚美的內容。
堅持傳統禮拜者與尋求敬拜讚美的「改革者」開始出現拉扯,聚會中兩種截然不同、壁壘分明的神情,一望即可分辨。經過幾年的時間,堅持傳統禮拜者為留住追求靈恩運動的會友,開始有所退讓,允許主日禮拜前先「帶動唱」,部分不喜歡敬拜讚美的會友,會選擇敬拜讚美結束後再來教會。此後,追求靈恩之會友開始自以為義的認定,沒有靈恩經驗者或不加入者是「不屬靈」的基督徒。
2. 禮拜與上帝的話
傳統上,長老教會的禮拜是以上帝的話──「講道」為中心和主軸,長老教會的信徒都是在這樣的禮拜傳統中形塑和傳承教會的信仰和精神。長老教會禮拜的傳統是以上帝話語的啟示,以及先知性的角色傳遞上帝的旨意,並呼召基督徒以實踐真理、行公義、好憐憫,與上帝同行的禮拜。
但這樣以講道為中心的禮拜,在靈恩運動敬拜讚美的興起後,逐漸地被敬拜讚美的內容(唱現代詩、禱告、呼召決志&hellip&hellip),以及領會者即興式的感動言語所淡化。會友們認為,敬拜讚美是禮拜的中心,它是上帝聖靈運行的唯一管道。因此,應該把敬拜讚美視為最重要的部分,應該等同於講道,甚至在禮拜中的比重要比講道佔更多的時間。
3. 禮拜與教會增長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仰告白提到:「我們信,教會是上帝子民的團契,蒙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做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且根植於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長老教會信仰傳統的宣教觀,是以實踐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的信仰精神,與受苦難和貧病者、受壓迫者同在的信仰。這樣的信仰精神,透過每個主日的證道中教導、呼召與差遣,以實踐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胡忠銘牧師在其《基督教禮拜學導論》一書中有更深入的分享:「一般人對於禮拜與上帝話語的關係,似乎只把它視為講道和讀聖經,&hellip&hellip禮拜中上帝的話語之表達,除了前者所談之外,人接受『話語』之後,還要用行動表達出愛心、行為和見證,才算是真正的話語。」正是這樣的信仰精神,受到台灣的百姓所認同與接受,並造就了今日的長老教會。
這樣的信仰傳統,對熱衷於敬拜讚美的會友來說,他們認為「末日迫近」,人當在敬拜中等候上帝的到來,要常在教會中聚會唱詩、祈禱,為世界的悔改和認罪迫切禱告,於是對周遭的一切採取漠視的態度。他們認為,耶穌將要再來,不要再管社會和世界的事;他們花很長的時間在教會聚會敬拜禱告,而犧牲了家庭和原有的工作。同時他們也認為,教會不能夠增長,是因為教會不屬靈、不重視禱告,要求其他會友要每天禁食,並參加教會的通宵禱告等。這些會友認為,每天的禁食禱告,敬拜讚美才是上帝喜悅的事;認為聖靈充滿才能復興教會,帶來教會的增長。
4. 禮拜與程序內容
傳統上,長老教會的禮拜程序約分成「靜候上帝的話」「恭受上帝的話」「應答上帝的話」等三大部分,有的還加上「領受差遣與祝福」,以及最後的「恭行上帝的話」,大體上根據以賽亞書6章1~10節作為架構,並依照其意義去設定和編排。雖然一般信徒無法理解這程序的意義和內涵,但從禮拜程序上的分段就約可略解其意,而同禮合拜。依此程序表達對上帝的同在和拯救的讚美,以及信徒向上帝的認罪,並領受上帝赦免、呼召與差遣等。
然上述的禮拜程序雖有深層的歷史和信仰的表徵,卻過於嚴肅、呆板且繁複,而且讓人感覺只是單向地敬拜上帝,卻缺少了信徒間橫向的互動,同時內容也不夠活潑等等問題。因為傳統程序給人這樣的感受,因此,當靈恩運動興起後,相較於敬拜讚美和特會程序的簡單、活潑、及互動性佳的內容,吸引了眾多的基督徒及教會趨之若鶩的爭相仿效,本會當然也不能倖免於這波的靈恩效應。
長老教會的禮拜傳統面對現代重視聖靈充滿的禮拜形式,該如何因應與自處呢?是堅持傳統?是附和趨勢的變遷?若要堅持傳統禮拜形式,所要面對的挑戰是什麼呢?若要附和變遷,什麼樣的傳統是我們要堅持的?對成長於傳統長老教會禮拜形式的牧師,在面對靈恩運動帶來的敬拜讚美現象的禮拜形式,以及信徒強烈要求改變的呼聲中,該如何面對呢?筆者起初認為,身為長老教會的傳道人,怎可捨棄傳統迎合新興潮流?但在信徒強烈的要求下,迫使筆者正視這個問題,並重新思考禮拜的真諦。就筆者個人來說,基本上,個人喜歡長老教會的莊嚴性,但也喜歡敬拜讚美的自然而感性的禮拜氣氛,但它可以有融合的機會嗎?(待續)
&nbsp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