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首施洗約翰律

◎林瑞隆(台南中會東寧教會牧師)

馬可福音6章14~29節

詩篇24篇1~10節

過去60幾年來,台灣社會連續經歷了228事件、一黨專政、白色恐怖、長期戒嚴等與政治有極密切關係的歷史時刻,許多人因此害怕談政治,政治成為禁忌話題。直到1980年代後期民主開放時期,害怕的情緒稍呈緩解,卻又演變成討厭政治或對政治冷感的態度。所以不管是害怕或是討厭碰觸,絕大多數台灣人民對政治議題總是敬而遠之,導致勢力龐大的政黨可以有很大的空間在這個領域內橫衝直撞,為所欲為,政客也可以在其中上下其手,搜刮利益。也因為人民對政治冷感或是無知,所以政治領域中嚴重的藏污納垢乃勢所必然。然而,最近爆發的前行政院祕書長林益世重大貪瀆弊案,挑戰人民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是否不談政治便能免去政治的紛擾或干擾?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林益世貪瀆弊案告訴我們:越強調自己清廉、別人貪腐的政府和官員越有問題,因為這就像西方人所說的,意圖藉指責別人來掩飾自己不義之行為的舉動(To cover one&rsquos own faults by blaming others),或是像台語所說的「先罵先贏」。這樣的舉動雖然一時可能有效,卻無法持久,總有曝光的一天。此外,清廉絕對不是用嘴巴說了算,真正清廉的人很容易辨識,不必用嘴巴強調,大家就會知道。越是不清廉的人,則越喜歡到處喊清廉,時時張揚自己清廉,實際上這是自欺欺人的行為。這種情形,就像一位健康的人,不會一天到晚向人說自己健康,有病的人,才會為了掩飾或否認自己有病,而到處向人強調自己健康、勇壯一樣。

由於政治常常牽涉到極大利益的誘惑,所以政治學者早就從觀察實際的政治運作和實踐中結論出「絕對權力,絕對腐化」的鐵律和真理。如果想要防堵弊案發生,除了政治倫理、道德及公務員操守的教育和要求之外,也必須有公開、透明的制度加上嚴格的監督,否則很難防堵。過去,政黨的秘書長大言不慚地說:「完全執政,完全負責。」一番意氣風發、志得意滿的言論,於今對照之下,便知是一派謊言,完全的空話。

1.驚慌憂懼的希律

馬可福音6章14~29節這段新約經文記載的故事,隱含著政治謀殺的事件,性質上就是君王濫用權力導致無辜者性命遭到殺害的慘劇。故事主角之一是受害的施洗約翰,另一位則是擁有無比權力的希律安提帕,他的統治領域是加利利和庇哩亞。希律和他的父親大希律一樣,本身是一位政治手腕靈活的君王。他和羅馬帝國殖民官員以及猶太高層社會都交好,對施洗約翰也是又敬又怕,不敢隨意加害。

自古迄今,擁有權力的君王或執政者幾乎都有難以移除的憂慮:害怕權位被奪,擔心死後被鞭屍、清算,因此必須時時防範有人權力過大,或是有人出頭,招聚群眾形成一股難以控制的威脅勢力。所以這些君王或權位高者難免多疑、擅猜忌,喜愛暴力控制,同時傾向偏私、聽信佞臣和擅長巴結的屬下,卻愛表現自己有智慧、清高、心胸寬大,仁民愛物。

在施洗約翰受害的故事中,希律王表現得還算很有節制,不像一般濫權的君王。聖經這樣描述:「希律知道約翰是義人,是聖人,所以敬畏他,保護他,聽他講論,就多照著行,並且樂意聽他。」(馬可福音6章20節)但約翰最後還是遭到毒手,因為王被王后希羅底利用而成了加害者。殺了施洗約翰之後的希律,顯然變得更加害怕、疑懼,因此在聽到耶穌的風聲後也感到困擾。其實,這時的耶穌才剛整理好團隊,派出12門徒出來傳道不久,對希律應該還不至於產生什麼威脅。

2.說真話的先知施洗約翰

用最簡單的定義說,先知是替上帝傳話給世人聽的僕人。通常先知多在以色列人離開上帝的道,陷入嚴重錯誤的危機時刻出現。先知受召宣揚上帝的道,警告或指責以色人的錯誤,不畏懼講真話,常常因此得罪當局或有權勢的階級,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社會的良心。換句話說,先知像世光地鹽一樣,照亮黑暗人間,防止社會腐敗,自己卻難免處於生命受威脅的險境。

施洗約翰是在希律王犯錯的時刻出現在王的面前,指出他和希羅底之婚姻的敗壞(希羅底是希律的嫂嫂又是遠房姪女,希律因貪戀她而勸她離婚,自己也趁機離棄元配,在律法上犯了姦淫罪)。希律雖受指責,也不敢殺害約翰,可是王后希羅底懷恨在心,因此利用擅長跳舞的女兒莎樂美,讓希律成了共犯結構的一部分而斬掉約翰的首級。這,正是政治最黑暗的一面,因為政客、官員犯罪幾乎都是結構性的犯罪,也就是一群人彼此利用,合作、共謀而作惡。就像我們平常所看到的,一個貪瀆案件常常牽涉一長串的人,只是這一串的人又受到結構性的包庇和保護,最後承擔責任的通常是極少數的一、兩個人。

歷史也顯示,傳揚真理者常常成為罪惡世界的祭品。耶穌曾經嚴厲指責耶路撒冷的罪狀之一,就是它殺害了歷代的許多先知。他說:「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hellip&hellip。」(路加福音13章34節)當然,耶穌不是指耶路撒冷這個「城」本身殺害先知,而是指那些擁有權勢的權貴如祭司長、議會長老,以及其他宗教領導階層。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不顧信仰真理的是非對錯而殺害先知,最後甚至殺害了真理本身,就是基督耶穌。雖如此,先知的犧牲也非毫無價值,先知之死常常是世界得救的原因,因為正義之士被殺害常會引起群眾的反省與抵抗,所以,邪惡的政權最後還是躲不過上帝的公義審判以及社會群眾的制裁。

3.榮耀的君王耶和華

君王是世上最高權力的擁有者,但世上君王沒有一位是永恆的。他們可能叱吒風雲一時,卻也消逝得快。詩篇24篇的作者告訴我們:唯有上帝才是真正永恆的榮耀君王,世上權力、政權皆是暫時的,他們的榮耀也是暫時的、短暫的。

那麼,誰能接近上帝這一位永恆榮耀的君王呢?詩人說:唯有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才能站立在祂面前(4節)。詩人所說的這一位永恆君王是上帝,也是世間君王的典範。詩人因此間接陳述了上帝的性格:公義、正直、誠信;所以祂只接受手潔心清、不虛假、不心懷詭詐的人。可惜,絕大多數世上君王只相信權力,也大都懷有私心,喜愛聽諂媚之語,自我感覺良好,做錯事則要別人負責,無法撇清則迅速切割,或甚至除滅,免得影響自己。這乃是人君的通病,像上帝這樣的公義君王真是可遇不可求啊!

詩人呼籲耶路撒冷要抬起頭來,認清楚應該迎接誰來做王。這世界的君王不可靠,唯有耶和華上帝才是值得倚賴的。在猶太人心目中,耶路撒冷是一座偉大的城市,但這一座城曾經被攻破、被毀壞,並非人們自認的銅牆鐵壁、固若金湯。如果不是上帝做王,這樣的城亦只不過是普通的一座城而已;若是上帝為王,才是一座可以抬頭挺胸、值得驕傲的榮耀之城。

&nbsp

像許多人所感受到的,政治充滿權謀、騙術,和爾虞我詐的骯髒、黑暗手段,政治運作更可能叫人害怕,讓許多人討厭,但如果人民因此不看它、遠離它、不理會它,它必然變得更邪惡。過去歷史讓我們清楚看見,不關心政治不見得就不受它影響,也不見得就不惹禍上身。政治可能像社會的一個瘤,不處理它,它不會自然消失,卻有可能變得更壞;若能積極面對它、關心它、照顧它、處理它,才有可能變好,讓人民得利。施洗約翰遭到希律斬首的例子,讓我們看到不受約束的政治,真的是國家、社會以及讓人民受害的洪水猛獸。

許多人主張教會不要「管」或「插」(chhap)政治,然而,事實上教會只能發表意見,又如何有能力管或插呢?政教分離的真意是什麼?君王或國家領袖、政府的職責是什麼?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