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帶到我這裡來

&nbsp馬可福音9章19節、10章13~16節

◎陳榮爝(台中中會霧峰教會牧師)

重視幼年生活教育

耶穌基督在世上傳福音的時候,面對許多不同的人們,男女老少皆有,有健康勇壯的人,也有身患各種疾病或是被鬼附身的人。

馬可福音9章14~20節記載主耶穌治好一位污靈附身的孩子的故事,我們看到來找耶穌的人其動機與目的雖然不盡相同,但最後都能獲得耶穌基督的拯救與幫助。一個人的年幼生活經歷與教育過程,會影響其後的人生方向與價值觀。有兒童教育學家提出「3歲定一生」或「6歲定一生」的理論,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至今還未有定論。但是這樣的說法與主張,是在強調要盡早重視幼年子女的教育課題。

台灣俗諺有言:「細漢無責督,大漢做碌硞。」這句俗諺是說,對小時候的兒女,如果不趁早督責、管教,使之知所應知,行所應行,那麼,長大以後,有可能成為庸碌之徒。另外有句話說:「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這是在提醒做父母的,要注意培養小孩子誠實的品格,再小的東西也不可以偷拿,以免淪落「今日少年犯,明日成人犯!」的危機,因為偷盜的壞習慣隨著年齡而惡化。

今年4月初參加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召開的總會第57屆通常年會時,台中中會贈送每間教會一本《MEBIG的原理原則》,這本書是日本北海道札幌市愛鄰教會內越言平牧師夫婦所著,是兒少青事奉叢書5本中的第1本,作者形容這是所有事奉發展的基礎。他以一句上帝放在他內心的話說:「沒有所謂小孩的小孩;只有稱為小孩的人。」來幫助教會以及所有關心兒少青(孩子)的事奉者,看見現今兒少青事奉的困境和價值。

這本書是言平牧師與泰子牧師夫婦合著,也是他們25年來因著上帝所託付的事工,特別是關心兒少青的福音事工,在實際牧會及牧養上所累積的生命建造見證。言平牧師極為注重要讓孩童早日接觸耶穌基督的福音,如此就有機會來改變孩童(他稱孩童為「朋友」)的一生。他在書中一直強調:「當開始推動『MEBIG』時,將會有3種變革。」這3種變革分別是:1.節目、內容(Program)的變革;2.教師(師資)的變革;3.朋友(受教育者)的變革。

2011年9月內越言平牧師夫婦完成這本書以後,很可惜壯志未酬,言平牧師於今年4月7日上午因罹患大腸癌蒙主恩召,安息主懷。聞後令人不勝欷噓,也深感生命的無常,若不盡早規劃並實際從事有意義的工作,有可能無法完成所要達成的目標。衷心期待他的夫人,也就是泰子牧師娘能夠繼續完成其餘4本書的寫作來嘉惠基督教教育事工。像小孩般信靠上主

像小孩般信靠上主

馬可福音10章13節:「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責備那些人。」這個故事沒有註明事件發生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時候。「摸」是一種為人祝福的動作,特別是摸頭。「小孩子」在希臘文是指6~12歲的孩子,這樣看來,這是說父母帶著一個6~12歲的小孩子,要耶穌摸他。猶太人的社會風俗喜歡將6~12歲的小孩子給有地位、偉大的人摸,同時接受祝福。因為他們想如此比較容易長大,世上身為父母者都希望孩子快點長大成器,所以聽到耶穌來就趕快帶去,給他摸。

馬可在本段經文結束時也說:「於是抱著小孩子,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馬可福音10章16節)由此可見,這些人帶小孩子來見耶穌,請耶穌「摸」他們的目的,是希望耶穌為他們祝福。這些人知道他們的需求,明白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就是希望耶穌來拯救、幫助這些小孩子。那麼,今天你帶小孩子來到教會為的是什麼呢?

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但是這時耶穌的門徒卻責備那些人。耶穌的門徒禁止那些人帶小孩來見耶穌,可能是因為耶穌很忙,門徒希望讓耶穌有休息的時間,所以這個時候不適宜來麻煩耶穌。但是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上帝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上帝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馬可福音10章14、15節)

耶穌這樣說,有兩個意思:

1.在猶太人的傳統裡,只有成年的男人值得蒙受祝福,女人和小孩則沒份,但是耶穌要門徒不要阻止孩子親近耶穌,因為祂所帶來的救恩,已經超越人為的界線,打破了年齡和社會地位的藩籬,所以,現在連以前被認為與得救無關的小孩子,都可以來到耶穌前領受救恩。

2.更重要的,作者馬可要以「小孩子」為例,來說明接下去的那一句話:「因為在上帝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為什麼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上帝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小孩子是什麼樣的人?這是指像小孩子那樣天真無邪的人。例如:在中午的時候,你問小孩子是否吃飽了?他的回答必定照實說出他的實況。但是,大人就可能有不一樣的回答了,這就是小孩子的天真可愛。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上帝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像個小孩子的意思是在說明小孩子絕對信賴父母,一點兒不懷疑、不煩惱,心地單純,他們不會擔心是否有錢可用?吃的東西裡面有否下毒?因此,我們也要學像小孩子信靠上帝的供給與帶領,確信祂會保守我們,如果我們一天到晚都過著懷疑、不信,那絕不能進入上帝的國度。

由此可見,要進上帝的國,不是靠你的能力、本事,而是上帝白白所賜,我們白白接受的,不是靠人的成就,得救乃是靠著恩典,上帝白白賜給我們的,不是靠著行為。

「像小孩子那樣的人」就是不固執己見,並且樂意接受耶穌啟示的人。這樣的人才能進上帝國,因為他們可以藉著虛心地領受耶穌的啟示,對耶穌是人子彌賽亞的身分,以及對本身應背起十字架來跟隨耶穌的職分有正確的認識,這正是耶穌的門徒所應學習和效法的人,而且不改變成像小孩子那樣,他們就進不了上帝國。

在馬可福音10章16節,耶穌作了3個動作:1.抱著小孩子;2.一個一個的摸他們的頭;3.給他們祝福。抱起小孩子,這是一個溫柔的動作,我們看到一位母親抱著嬰兒時,代表她對嬰兒的愛,也讓嬰兒體驗到母親的保護。耶穌這樣的動作,表示祂多麼地疼惜、愛護小孩子。耶穌摸小孩子的頭,正確地說是「按手」在他們的頭上,賜福給他們。

&nbsp

箴言22章6節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今天教會用很多心力、財力在兒童的教育事工上,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帶領、引導更多的小孩子來到耶穌面前,讓小孩子能得到耶穌基督的賜福,終身活出有愛的生命。

&nbsp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