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產業與宣教面面觀(下):為鄉村注入改變的力量

好虻好蚯生態農場的養蜂事業

談到宣教,就是傳福音或帶人進教會嗎?讓我們深入產業與宣教的關係,了解為主作工的更多可能。

採訪、攝影◉林婉婷

出生在屏東縣佳冬鄉,從小就到北部就學、就業、成家的鄒明機,過去從事科技業,當年為了照顧父母而返回屏東,投入循環經濟相關產業。現在他是「好虻好蚯生態農場」負責人,也是屏北、屏南社區大學講師,執行並推廣友善生態養蜂約有四年。

友善環境的初衷

鄒明機最初想著要將年長的父母接到北部生活,後來發現父母沒有北上的想法,便決定返鄉,也為此開始思考如何在屏東謀生。記憶中,因為缺少農業廢棄物處理的管道與技術,鄉村充滿農牧業的「氣味」,於是他嘗試在住宅陽台養殖黑水虻和蚯蚓,消化農業廢棄物、產出有機質肥料,也考取廢棄物處理技術員甲級證照。

鄒明機的父親曾經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屏東中會林邊教會指導象棋,某次開車因不明原因車輛暴衝;這次驚險事件讓鄒明機不敢再拖延返鄉時程,立刻南下,並在老家檳榔園經營「好虻好蚯生態農場」。

「我不是想要靠處理農業廢棄物賺錢,而是想要改變農村生活與環境。」原本規劃藉由免費處理農業廢棄物、經營生態農場來倡議「農業循環經濟」理念,沒想到,黑水虻和蚯蚓外觀不討喜,推廣實在有難度;處理農業廢棄物也只是循環經濟的一部分,與完整產業鏈尚有段距離。

領悟到農場必須引入新元素、增加豐富性的鄒明機,正好發現家門口的電線桿有蜂巢,靈機一動,將方向鎖定在「養蜂」,也前往行政院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學習養蜂知識。現在,他用蚯蚓產出的有機質肥料來種植咖啡,咖啡花讓蜜蜂採蜜、授粉並釀蜜。鄒明機也不藏私,樂於分享經驗,在社區大學擔任講師。

「如果我去推廣,哪怕學生不養蜂,也可能會因為聽過這堂課,而開始對環境好一點。」鄒明機說,如果學生是養蜂人,則有機會去改變、使用對環境友善的養殖方式。

鄒明機從小就對生物、生態感興趣,也敏銳察覺台灣環境變遷,益蟲逐漸減少。他舉例,壁虎吃蚊子,但蚊子繁殖量本就大過壁虎,因此哪怕人類現在不再對環境用藥,先恢復的還是蚊子,「這些吃害蟲的動物或昆蟲,他們的恢復速度比較慢。」若沒有及早停止對環境的傷害,時間累積下來會越難補救。

①檢查蜂箱。

人要順天的理念

以利益為導向的農業觀點,不只傷害到環境,其實也影響到人。近年來為國際討論的極端氣候問題,不僅是加劇天災程度,也改變植物生長,例如不開花或不流蜜,這些都衝擊蜜蜂生存和養蜂人的管理。因此鄒明機認為,長期而言,投入環境保護對生產者是更有利的,「以前強調人定勝天,但我認為應該是人要順天。」

小農較難在生產成本與規模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如何銷售」是必須面對的課題。「消費者因價格而來,也會因價格而去;因品質而來,也會為品質而去。」鄒明機時常提醒自己的學生們,有機小農的產品還是應以品質為重,他自己亦是這樣堅持。

「如果我能在南部推動生態教育與循環經濟,並具有一定規模,我很希望年輕人加入。」鄒明機期待能讓農業鄉鎮的年輕人有更多選擇,不再是必須離鄉背井才能生存,而是也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場域,活用在地的元素與資源為業;不只是年輕人,年長者也能以養蜂為業,他就認識快要80歲的養蜂人。

除了銷售蜂蜜商品,鄒明機正在計畫「認養蜂箱」方案,民眾可以選擇是否體驗採蜜,並能獲得整箱蜂蜜收成;他也展望未來能夠成立產銷班、取得產銷履歷,與志同道合的夥伴繼續走在友善環境的農業路上。

③工蜂們。

 蜜蜂與養蜂小知識 

◆養蜂工具

1.煙壺:燃燒萃取樟樹精油後的樟木渣,檢查蜂箱時使用,透過煙霧讓蜜蜂安定、避免蜇人。

2. 蜂箱:木製的蜂箱要架高,遠離地面以防潮。

3. 蜂巢:蜂蠟製成,是蜜蜂儲存食物和育幼的地方。

②花粉與花蜜儲藏在蜂巢。

◆蜜蜂階級

1. 蜂王:蜂王的任務只有產卵,一天可產下1500顆。

2. 雄蜂:唯一的任務是與蜂王交配、繁衍後代。

3.工蜂:又分成內勤蜂和外勤蜂。剛成熟的工蜂擔任內勤,任務包含釀蜜、育幼、清潔巢房和控制溫度,蜂箱溫度必須保持在攝氏34.5度,如果太高溫或太低溫,工蜂會透過振翅來降溫或發熱。約兩個禮拜後,內勤蜂可以轉職為外勤蜂,離開蜂巢、外出採蜜,一隻100毫克的工蜂每趟約可採集80毫克的花蜜。工蜂外出採蜜時,會先派偵查蜂前去調查,偵查蜂再透過飛舞傳遞方向、距離、蜜源多寡等訊息給夥伴。

◆養蜂知識

1.食物:蜜蜂的食物為花粉和花蜜;花蜜剛採集後水分含量稍高,蜜蜂會透過振翅、吸吐等方式釀蜜,讓花蜜水分降至20%以下,視為花蜜成熟,便儲存、封蓋。

2.巢房:儲存食物與育幼的巢房封蓋外觀不同。蜜蜂經歷三天卵期、六天幼蟲期後就會封蓋,12天的蛹期後變態為蜜蜂。孕育工蜂與雄蜂的巢房皆與地面平行,但孕育蜂王的「王台」與地面垂直,蜜蜂和養蜂人藉此識別。

3.蜂王乳:幼蟲食用工蜂分泌的「蜂王乳」,如養蜂人要採集蜂王乳,則會將「王台杯」垂直安置於蜂巢並放入幼蟲,讓工蜂填入蜂王乳;由於每次收集分量少,且要犧牲許多幼蟲,因此蜂王乳相當珍貴。

④收集蜂王乳的王台杯。

4.蜂蟹蟎:寄生在蜜蜂,可能導致蜜蜂在蛹期死亡。

5.巢蟲:蠟蛾幼蟲,不會傷害蜜蜂本身,但會啃食、破壞蜂蠟製成的蜂巢。

6.分蜂:若一個蜂巢誕生新蜂王,原蜂王不是咬死新蜂王,就是帶著部分蜜蜂離開,稱為自然分蜂。具體行動由工蜂主導,預備分蜂的工蜂會先吃飽、裝滿蜜囊,接著一群先飛到空中盤旋,另一群追趕著蜂王直至蜂箱門口,蜂王看到空中盤旋的工蜂後會起飛、加入,這群蜜蜂就此離開原巢,找尋新巢。

養蜂人並不樂見分蜂發生,對原本的蜂巢是很大的損失。若在檢查蜂箱時發現新蜂王,養蜂人會將其隔離、抓出,送入沒有蜂王的新蜂箱。 (鄒明機口述、林婉婷整理)

延伸閱讀:產業與宣教面面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