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專題報導】「神學是什麼?神學是信仰者投入性的省思。」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主辦的「以我名呼召——原住民青年的信仰與認同」論壇的第三場專講中,主講人、玉山神學院助理教授Namoh Ising(那莫赫・逸幸)以「當我們談論宣教時我們在談論什麼?青年宣教的神學與實踐」為題分享時,和在場與會者們探討何謂「原住民」和「基督徒」。
Namoh Ising在演講開始首先簡述,二十世紀「基督教」傳揚定義包含:一種獨特的宗教經驗、只屬於個人私下的生活層面、比科學還理性、是社會上所有事物的準則、是將人從任何無用的宗教依附中解放出來的。其中「比科學還理性」是指1517年的宗教改革運動,實為受到啟蒙運動與人文主義影響而起;而「是將人從任何無用的宗教依附中解放出來的」是指宣教需要「處境化」。
接著他從原住民族被殖民的歷史切入,進一步談「身分認同」議題。關於土地流失問題,Namoh Ising指出,有首敬拜讚美歌曲的歌詞是「原住民、利未人」,但利未人是沒有土地的群體;他認為這樣的歌詞需要批判與重新詮釋。事實上,根據中央研究院的研究,語言最分歧之處,最可能是語言的發源地,因此可以推斷台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又隨著人口增加、族群會向外擴張,形成今日在南島語族的多元樣貌。
至於原住民族的社會,人類學家定義出四種社會類型:父系、母系(如果是阿美族,則是母系社會搭配男子會所)、貴族、平權制度。在1945年終戰後,原住民族普遍接受基督信仰,這本是好事,但事實卻衍生出其他問題,例如因為不同教派有各自教義、產生競爭關係,且不是向未信者宣教,反而是將其他教會的信徒吸帶到自己教會。
另一個需要檢視的是「感恩節」,尤其是帶頭記念者移民美國的白人,但這些白人統治階級是否以聖經教義與精神來對待其他族群?Namoh Ising回顧,自己讀過聖雄甘地的著作,其中提到他曾經在南非、要前往教會禮拜時,因為是有色人種而被教會拒絕;於是聖雄甘地決定不要「成為基督徒」,只是仍然敬愛耶穌基督,並行為實踐上帝的教導。
Namoh Ising提出提醒: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中提到,人類社會有美好的制度,但人類有犯罪的可能,因而「誤用」這些恩賜;同理,基督信仰也是如此。他認為,宣教應當回到耶穌基督在世上傳福音的腳蹤,正如耶穌曾言:「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
他點出一個觀察:現在很多教會很多承辦文化健康站,卻有將「福利變為福音」的現象,為了承辦也可能會有競爭、比較關係。原住民族的生命究竟要如何改變?經濟是否真的能改變生命?唯物主義會帶來哪些問題?他引用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的理論「宗教是人的終極關懷」與眾人共勉,鼓勵眾人持續思想。
問答時間,與會者好奇是否能同時身為「完整的原住民」和「虔誠的基督徒」?另外針對原權運動青年對教會持負面觀感,該如何展開對話?關於第一題,Namoh Ising以美國賓州的「阿米希人」(Amish)和以色列「奇布茲農場」(Kibbutz)為例,探究在實踐信仰教導與族群文化上取得平衡的可能。
第二題則要結合早期宣教拉力、缺乏信仰深化和文化復振趨勢等現象探討,他再次引用保羅‧田立克的話「福音是文化的內涵,文化是福音的出口」來回應;尤其原住民在聖經裡找到自己從何而來、要往哪去,不再是被殖民政權定義,而是同為上帝創造,有人格、人權,並且最終要回到上帝那裡。
在該場講座中,Namoh Ising推薦心理學家勒龐(Gustave Le Bon)的《烏合之眾》和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被討厭的勇氣》給大家,期待有天能與眾人交流讀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