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傳福音 原民宣教大使命

&nbsp傳遞福音火種 &nbsp原民向馬國伊班族人傳揚好消息 &nbsp作當地族群橋樑

每年2月第3個禮拜為長老教會總會所訂之「原住民事工奉獻主日」,有許多原住民教會在窮鄉僻壤中努力,積極培育信徒;更與都市教會結合,照顧離鄉工作的族人需要大家一同關心。

然而,有不少原住民教會儘管自身仍有不足,卻還願意盡自己的力量從事海外宣教,為了其他還未認識主的地區,獻出自己僅有的。

在這個紀念主日時,本期《台灣教會公報》帶大家回顧原住民教會的海外宣教故事,再一次體會「施比受更為有福」的感動,並鼓勵大家踴躍為原住民事工奉獻。

【陳韋鑑專題報導】曾在台灣留下無數美好腳蹤的美籍宣教師孫理蓮(Lillian Dickson),創辦了知名的「芥菜種會」。當時「芥菜種會」成為橋樑,讓許多美加地區兄姊的愛心來到台灣,幫助了許多人;但是同時期的台灣不只是扮演受助者的角色,也有原住民牧者受派前往南洋地區宣教,將愛從台灣分享出去,只是這段歷史漸漸為人所遺忘。

孫理蓮的另一半,曾任台灣神學院院長的宣教師孫雅各牧師(Rev. James Ira Dickson)提議派遣台灣原住民牧者前往南洋地區宣教,1967年孫雅各過世後,孫理蓮邀請長老教會牧長組成「焚棘海外宣道會」(Burning Bush Mission),經考察宣教區1年後,向長老教會總會借聘8位原住民牧師,在1968年11月正式派遣第1批4位,1971年第2批4位牧師及家族前往馬來西亞沙勞越(Sarawak)向伊班人傳教。這是台灣教會歷史上首次對外派遣原住民宣教師,這8位牧者包含了林金元、高清玄、陳榮福、吳明義、張天成、李學聖、曾傳火及全所哲。

全所哲是中部布農族第1位牧師,1968年芥菜種會與馬來西亞政府簽訂10年的宣教合約,10年期滿後這些宣教師只能陸續返台。全所哲返台後於1983年開始在中布中會豐丘教會牧會,直到解嚴後,他們不停以短宣的方式回到沙勞越,並得到豐丘教會的兄姊們全力支持。同時,全所哲也在中布中會內帶領全中會每月1次禁食禱告會,禱告會的奉獻則成為中布中會的海外宣教基金,這個禁食禱告會延續至今。在全所哲的影響下,中布中會不只豐丘教會持續為沙勞越教會建堂奉獻,包括信義及望鄉等教會也參與協助建堂。

2002年全所哲安息後,全所哲的次子乎南.笛伴奉獻他所繼承的數萬元遺產,在沙勞越泗里街省如樓的Meluain區,距離詩巫(Sibu)市約2個小時車程的地方,買下一塊土地,當時他與林金元牧師經討論後,決定要蓋一個「宣教信徒訓練中心」,全所哲的女兒全慈信奉獻出丈夫車禍後上百萬元保險金,幫助訓練中心在2006年落成。

有了硬體以後,除了豐丘教會每隔2、3年就派出短宣隊外,上帝也安排了全文河長老自願前來長期服事,延續布農族與伊班族之間的故事。全文河長老來自嘉義中會虎尾教會,他是一位從小由布農族撫養長大的漢人,在漢人的臉孔下有著布農族的靈魂,這種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是困擾的處境,對全文河來說卻是上帝的賜福。他說:「這種背景讓我能夠成為漢人與原住民的橋樑。」由於小時候歷經過山上沒有電的生活,全文河在伊班族的生活也十分習慣,更重要的是,馬來西亞平地華人對伊班族的印象不好,還有些許歧視,就如同過去的台灣人看待「山胞」一樣。歷經過這一切的全文河,扮演當地華人與伊班族的橋樑,實在是上帝的美好旨意。

全文河說:「這裡現在還是淨土,還沒有電視跟網路,如果不把握,以後人們寧願在家看電視也不來教會。」全文河與當地衛理公會牧者配搭,當地的牧者一個人必須服事近20個長屋,每個長屋最多又超過上百戶人家,因此有許多長屋每個月只能做1次禮拜,「當地許多信徒的信仰造就有很大的欠缺,信徒無法自發為孩子禱告,只能等牧者的帶領。」光是宣教中心5分鐘車程內就有5間長屋,這些都是關心的對象。

當地衛理公會牧者Rev. Idai Lugum表示,早期會友各自四散在長屋聚會,有了宣教中心後,可以凝聚當地會友的向心力,「以前都是自己單打獨鬥,有時也有信心的軟弱,現在有同工互相幫忙,在信仰上也有許多不同的學習與嘗試。」對於來自台灣的兄姊們,能夠長期且實質的關心當地宣教事工,Rev. Idai Lugum表示真的是非常感謝。

豐丘教會短宣隊前往沙勞越服事的過程中,不管是奉獻中心土地與建物的全所哲子女、豐丘教會的牧長、會友,或是在當地服事的全文河,大家都一致認為這是屬於上帝的事工。乎南.笛伴也強調,這個中心是屬於上帝的,打從一開始,建物就將產權登記在衛理公會名下,「我們單純要傳福音,既然是在衛理公會的牧區,那就讓衛理公會管理。」雖然不是長老教會總會發起的事工,但是這種精神正符合我台灣長老教會所推動的「夥伴宣教」的精神。

百里尋祖跡 達悟帶信仰回菲國巴丹島

共通血緣、文化連結2島人民 &nbsp牧養心靈也協助實際生活需要

【陳怡萱專題報導】根據達悟族老人傳說,達悟族人是從菲律賓巴丹島遷居到蘭嶼;2島距離僅百里,百年前就曾有熱絡的往來與文化交流。基於2地文化歷史關連及共通的血緣、語言關係,達悟族人曾多次前往巴丹島進行文化交流訪問。最近1次是在2010年5月6日至16日,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達悟區會主辦,共14位成員,與巴丹居民分享信仰、交流農漁業,並深入當地家庭探訪、支持當地教會包含建堂在內的各項事工。

該次出訪由達悟區會海外宣教部長、漁人教會牧師董森永擔任總領隊,長老教會總會代表則為原住民宣道委員會主委盧天武牧師,團員包括東清教會張海嶼牧師、朗島教會王榮基傳道師、椰油教會李奉祈傳道師、蘭嶼神召會王春雄牧師、椰油神召會賴源發傳道師及多位長執、師母,並有隨團護士1位。董森永表示,此行是要分享愛與幸福給巴丹族人,藉由從台灣帶來的禮物以及親自服事巴丹島民,讓長期受到各界幫助的達悟族人更感受到「施比受更為有福」。

雖然2島距離並不遙遠,實際上要從蘭嶼到巴丹島卻要經過台灣本島、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一再轉機,因此在巴丹島上服事的時間為5月9日到14日;6天內拜訪Basco真道教會在內共5間教會,進行培靈及宣教策略座談,同時關心教會與傳道人的需要,協助並指導農漁業技術;並探訪當地家庭、為生病的人禱告、進行簡單的傷口治療等,其中一天還拜會巴丹省長及地方鄉長。宣教團從台灣帶去多達120種類的民生物資,計有農漁業用工具、衣物、藥品、食物等。董森永說,巴丹島人聽到這些東西是來自台灣,都豎起大姆指說讚。

擔任敬拜組的王榮基分享到,一開始聽說要到巴丹島宣教,內心有點害怕,因為聽聞發生過飛機漏油、船隻翻覆等意外,加上蘭嶼各傳道人原本服事的重點放在「地方牧養」,對於海外宣教的觀念較薄弱。王榮基透露宣教團一直到出發前,陸續受到許多的攪擾,最怕同工家裡有事而無法前行,幸而都能一一排除困難。

去年5月12日晚上宣教團與當地牧師、長老進行座談會,討論包括宣教、農業推廣、漁業發展、文化延續、觀光資源開發、母語保存等議題。王榮基說,在巴丹島上看見有許多年輕人亟需屬靈的培訓、母語逐漸凋零也是危機之一。

董森永則指出,到巴丹島訪問短宣,是達悟區會海外宣教部年度重要事工,看見島上生活貧窮,回頭看達悟族長期受到各界幫助,「實在是太幸福了!」另一方面,董森永分享到,這次也見到巴丹島民守法有禮、社區整齊美麗又乾淨,留下深刻印象,相對於蘭嶼紊亂的街景,自嘆不如。

「我們希望彼此扶持與合作,朝向永續發展。」董森永希望台灣政府能支持這樣的民間外交,讓台灣的名聲在國際上打開,更盼望台灣眾教會以基督的愛來扶持巴丹族群同胞的信仰復興。

泰雅爾田埔教會

力排眾議 &nbsp前往印尼短宣

認養謝禮 &nbsp協助開拓教會

【邱國榮專題報導】「彼得向跟自己同樣族群的猶太人宣教,而保羅則向外族宣教,彼得與保羅的宣教,都同樣重要!」泰雅爾中會田埔教會前任牧師黃田勝說,當年他帶領教會信徒與少數同族的傳道人赴海外宣教時,面臨中會主流聲音不予苟同的聲浪,但保羅向外族宣教的聖經根據,則是他反駁這些雜音的依據,也是堅持向外族宣教的感動,「如果聖經裡沒有保羅這種人,我們原住民到現在還沒有認識基督!」因此15年前,黃田勝便帶著具有同樣心志的同工踏上海外宣教的路,直到他退休以後,依然有人繼續走在這條向外族宣教的道路上。

今年70歲的黃田勝指出,當年不認同海外宣教的主要聲音,是基於台灣原住民生活困苦,需要福音以提振民族,早日復興。「這道理我完全認同,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偏頗,失去了向外族宣教的使命。」他說這是踏上海外宣教的動機,至於目的,則是「在海外宣教的禾場上,建立培訓當地人成為傳道人的基地。」可是,黃田勝這個傳道生涯的願望,在他退休以前未能實現,他盼望後繼有人,協助其他國家的原住民族,有朝一日如同台灣原住民,能夠建立自立自養自傳的教會。

對於海外宣教的禾場,他們歷經許久的時間尋找,從中國鄉村至泰國北方的邊境,然後繞轉到了印尼,最後進入印尼的西婆羅州(今日稱「西加里曼丹省」)落腳,「那裡有超過120種語言的Taya族,與布農族海外宣教對象的Iban族是世仇。」他說在1995年的2族衝突事件裡,同工親眼目睹人頭落地的慘境,「他們需要福音!」

黃田勝表示,同工是以短宣的方式「認養宣教」,沒有動用過教會的經常費,而是會友自掏腰包奉獻,並且以5年計畫的策略朝向目標邁進。首次的5年計畫,除了協助路德會在當地宣教以外,也認養7位當地傳道人的謝禮;第2個5年計畫,鼓勵與Taya友好的印尼華人向Taya宣教,並且奉獻近新台幣60萬元協助當地的教會蓋起3間禮拜堂;之後仍舊持續地往返,與印尼華人教會合作,開拓40間Taya教會。田埔教會15年的海外宣教路,黃田勝說:「我們還稱不上是宣教,只是學習宣教而已。」

阿美中會巴扶以善

不畏內戰 &nbsp從主日學做起

心懷異象 &nbsp激發宣教熱忱 &nbsp

【邱國榮專題報導】「我是阿美中會差派到海外宣教的第1位阿美族傳道人!」阿美中會巴扶以善教會牧師阿星•阿曼說,他鼓勵後進的長老教會傳道人,心中時刻要有海外宣教的使命,就像當年阿美中會有強烈海外宣教的異象一般。阿星•阿曼會這樣語重心長,是因為他覺得,現在年輕的傳道人對宣教似乎沒有熱忱。

阿星•阿曼於1988年10月接受阿美中會差派,飛到了菲律賓向菲律賓聯合基督教會總會(UCCP)報到,然後轉往Sanfernando市,先於當地的神學院接受為期3個月的Ilocano語言訓練,之後便派往市郊70公里遠處山區的Ilocano原住民族部落,開啟了他在海外開拓教會的宣教工作。「那個地方當時是危險地區,有新人民軍(共產黨)在那裡,聽說經常發生零星內戰。」阿星•阿曼說,他來自當年仍然反共的台灣,為了保護個人生命安全,向UCCP申請1位傳道人陪伴前往宣教,除了相互照應以外,也協助他迴避反抗軍的麻煩,「到了當地,我是從小朋友開始做起,先建立『主日學』。」

他指出,雖然當地除了一間沒有神父駐堂的小型天主教堂以外,族人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小朋友每天都在溪水裡戲水,因此他接觸小朋友的方式,就是每天躍入溪水裡與他們玩耍,於是孩子們呼朋引伴,開始有了主日學的雛形。「每天教他們讀書,家長當然高興,所以也跟家長建立起關係。」

從此,阿星•阿曼與部落融洽,接著便合力蓋起了茅草屋頂的禮拜堂,結果主日學平均人數70人,成人主日禮拜60人,聖誕節感恩禮拜則超過百人參加,交出了開拓教會成功的成績單,前後3年時間,他結束了拓宣的任務、返國復職;之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UCCP共同簽署了邦交關係,開始長期的友好關係。

曾經是長老教會總會第53屆議長的阿星•阿曼表示,長老教會對海外宣教的異象不足,多只在乎自身的城池範圍,「但是我發現有海外宣教的教會,幾乎會興旺起來,」他呼籲教會要多關心海外宣教,「特別是神學院也該開始培養對海外宣教有負擔的人才。」畢竟宣教的禾場,不分海內外。

呼應新倍加,關心原民海內外宣教

【盧天武╱特稿】台灣原住民教會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宣教史上,留下了珍貴的海外宣教佳美腳蹤。然而原住民海外宣教在長老教會海外宣教的檔案裡,卻鮮少被提及,時常被視為個案,成為海外宣教史中的「野史」。台灣原住民族中、區會及教會在海外、跨文化宣教事工上,既弱勢孤單又被邊緣化。在長老教會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的此刻,原住民教會的宣教議題,更是值得探究與反省。

上帝國的福音一直不斷地被傳揚且是生根發芽成長永續不止的,在菲律賓巴丹島的開拓宣教小組回國分享之後,蘭嶼達悟人與巴丹島民經由語言溝通、文化生活交流互相認親與建立族群共同體的共識,進而由教會宣教之旅至民間、政府之間互訪交流。自2001年到2010年間,「宣教之旅」計有4次以上,而「民間交流」計有3次以上,可謂交流互訪頻繁密切。而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宣教,是中布中會豐丘教會長期關懷的聖工,特別當開拓先鋒全所哲牧師蒙主恩召後,遺族子k們繼續承接與推動相關的宣教事工,同心合力參與,並在財力上大力的支持奉獻,方能有繼承者全文河長老前往當地服務。

總會「一領一.新倍加」網頁裡的緣起文章中,肯定地告白:宣教,是教會不可推諉的使命,也是教會被呼召來接續祂的「上帝國的宣教」,從初代至今日、從耶路撒冷到台灣,也未曾改變。但是,對達悟族群區會之菲律賓巴丹島宣教,以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之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之宣教事工來說,卻是令人捏一把冷汗與擔憂的。因為他們所投入的海外宣教事工,不論是差派專職宣教師、國外差會支持、在地宣教事工配搭、資源整合分享等條件完全都是非常薄弱的,一切都必須自己主導策劃統籌運作。

所以,對達悟族群區會以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來說,能否給予海外宣教牧區一個持續穩定或長期的宣教夥伴關係,是很大的挑戰。其中最大的困難因素之一,乃是未正式向總會登記立案;在普世關係委員會以及傳道委員會的海外宣教計畫中,並沒有菲律賓巴丹島以及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之宣教事工方案。

今日,我們除了懷念國內外非原住民的宣教師在20世紀所建立的宣教神蹟,而願意追隨先人宣教腳蹤外,更要致力於向內(台灣原鄉、都會區)宣教的事業上,執行總會「一領一.新倍加」運動中所訂定的信徒及教會增長目標,更要在「宣教師差派、參與短宣、宣教區認領」的目標上有所落實,撒出上帝國的福音種子。我們必須有所領悟,在成熟的時機回應上帝向外宣教的呼召,特別是南島民族宣教禾場的關注。達悟族群區會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之海外宣教,因積極尋求總會在體制內的認同接納,為「海外跨文化宣教」打開另一扇門,來榮神益人。

海外跨文化宣教聖工對今日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的長老教會來說,是責無旁貸的新世紀宣教使命。在建立上帝國的普世價值上,將在地化、本土化的福音與文化,提供宣教資源的整合,訂定宣教人才培育養成計畫,開啟宣教網絡之連結平台。我們要的宣教策略要以「身分圖騰的傳教模式」,也要擁有「鮭魚返鄉傳道精神」。(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主委)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