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反貧困 憤拒政府企業壓榨

勞動節大遊行突顯窮忙與過勞 &nbsp勞團建議修改法定工時均衡工作與家庭

【邱國榮專題報導】今年的勞動節遇到星期假日,行政院勞委會規定,企業雇主必須給予勞工補假一日;然而,這個百萬勞工該有的福利,許多產業工會、職業工會,以及社工、護士,甚至醫師等團體並不領情,號召所屬的勞動者在勞動節當天,走上台北街頭向馬政府抗議,訴求「反貧困」,其中超時工作的過勞問題,引人注目;而遊行的隊伍中,還有許多是沒有任何工會或職業團體撐腰的勞工,平日的上班是分布在各中小企業裡,這群勞動者的處境,值得關心。

一位頭髮灰白,臉戴口罩的婦女,形單影隻地走在遊行隊伍中,戴口罩是避免曝光而丟掉工作;這名婦女在一家教育事業的小企業裡負責打理員工中午與晚上加班的伙食,以及維護公司整潔。她指出,過去曾經是工廠作業員,後來轉到這家小企業工作迄今15年的時間裡,僅休過假3天,其中包括病假一天。問這名婦女,為何能夠忍氣吞聲?她回應,是眼看再過3年就有一筆勞保退休金可領,萬一賭氣離開,退休金將因為工作未期滿年限而遭到折讓,得不償失。

類似這名婦女背後沒有工會撐腰,甘願忍耐超時工作的勞工,在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到處可見,這群勞工面對著物價上漲但基本工資不調漲,陷入了「窮忙」與衍生的「過勞」壓力,只有忍耐與無奈;根據勞工社運團體的說法,全國勞工不分職業類別,正面臨著資方壓榨勞動價值的威脅,而且與時加劇,因為官方放任不管,更導致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幅速度,逐年擴大。

大同工會理事長林進勇是反貧困51大遊行的總指揮,他指出,物價上漲超過10%,勞工要求行政院調漲基本工資5%,調漲到22115元遲遲未果,可是行政院工研院卻居然拿人民納稅錢,於日前開課教導企業主如何規避《勞動基準法》的作為,令人匪夷所思,勞工當然怒不可遏,甘願犧牲勞動節假期,上街呼籲馬總統回應勞工要求基本工資調漲的訴求,否則憤怒的勞工一定會用選票教訓馬總統。他指出,這幾年台灣的勞工勞動條件每況愈下,許多勞工在「失業」或「過勞死」之間徬徨;去年,基本工資雖然往上微調了600元,但是台灣勞工的薪水依舊退到13年前。

勞工超時工作所產生的過勞問題,與基本工資跟不上物價上漲所導致的貧困問題,已經向下波及了青年學生。學生面臨節節升高的助學貸款,半工半讀已是必然,而畢業後,原期待進入有前途的公司擺脫負債,卻只能超時工作,否則無法確保自己在公司的「產值」,結果便是容易發生過勞死;可是《勞基法》僅對員工過勞死的企業「重罰6萬元」,此罰鍰對資方來說,根本是九牛一毛。因此,學生團體於反貧困遊行中演出行動劇,諷刺台灣科技財團散發國際的光環,是逼迫青年勞動者過勞工作所換取而來的。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2010年經濟成長率擺脫2008年金融海嘯所帶來的影響,難得呈現雙位數的成長,來到10.82%,顯見工作時間排名世界第2長的台灣勞工所付出的努力,協助了企業營運成長;但是,這漂亮數字並未回饋勞工,反而得持續超時工時,加上物價不斷上揚,貧富差距跟著持續擴大,上班族面對經濟的壓力,未減反增。

為此,勞團針對超時工作的問題,提出改革建議,指出現行《勞基法》的法定工時,於2000年從每週48小時修改為2週84小時,看似週休2日,但其實許多產業並未落實,甚至變相以「責任制」增加工時。因此,勞工應比照公務員真正落實週休2日;建議《勞基法》的法定工時修改為每週40小時,以均衡工作、休閒與家庭生活,避免勞工過勞情形一再發生。

&nbsp[鄉村篇]改善貧窮 產業環境要改變

&nbsp

【陳韋鑑專題報導】在社會關注都市化的今日,鄉村有許多面向的問題被忽略。彰化為台灣農業大縣,彰化中會路上教會陳澤胤傳道與草港教會楊善雄傳道都認為,鄉村產業環境式微導致年輕人必須離鄉工作;失業率偏高又造成隔代教養或單親家庭;加上經濟弱勢,很容易造成下一代在升學路上有挫折,失去受高中職教育的機會,不要說上大學,連一技之長都很欠缺。

失業同時又處在低成就的狀態,反社會化的行為就成為部分青少年彼此認同的方式。如果不是教會出手「攔截」,這些孩子,可能就會成為小混混們的學弟。楊善雄說,「有時會開玩笑的跟這些孩子說,你們是要來教會被點心控制,還是要被外面的毒品控制?」這顯現有些小孩連基本的溫飽都出問題。

這些狀況不是個案,陳澤胤表示,路上國小的老師曾統計,以全校學生家庭背景為例,扣除低收、身心障礙、單親、隔代教養與近貧,再扣掉重疊的狀況後,「剩下的非弱勢家庭,也就是所謂的正常家庭只有41.3%,」這是多麼令人意外的數字,然而路上地區還不是最糟糕的,陳澤胤說,隔壁的新村地區,連國小都廢校了。

面對產業環境帶來的貧窮問題,楊善雄說,他的會友種稻米兩分地,辛苦了3個月只賺3萬多元,這還不算投入的各種成本,這樣如何留下年輕人種田?陳澤胤進一步指出,「鄉村的貧窮不只是缺現金,而是缺乏穩定的產業環境,穀賤傷農一再發生,物價不穩農民賺不到錢,多年來政府缺乏有效的努力,菜價一跌,農民損失真的是血本無歸。」

農業的慘白,使得部分人士歡迎國光石化提升地方就業率,楊善雄說,「還好國光石化被擋下來,當初就是因彰濱工業區成立,讓草港這邊靠海吃飯、撿拾蚵、蛤等的漁民完全失業,」然而,到彰濱工業區的求職者,卻發現要與低薪的外勞競爭,「月薪低於《勞基法》規定1萬8000元的狀況非常普遍。」

兩位傳道沒有被環境困難打倒,除了弱勢兒童課輔班以外,兩人均提到要在產業環境方面作出改變,包括陳澤胤提出的「志工旅遊」,與楊善雄提出的「公益販賣」等,都試圖從源頭改變環境。這些嘗試需要許多資源,但如陳澤胤所說,「若政府能夠從產業環境及政策上作出改變,教會需要補的洞就小,才能幫助更多沒被看見而卻有需要的人,這才是NGO要作的。」

[都市篇]拒絕壓榨 勞工意識須覺醒

&nbsp

【陳韋鑑專題報導】「貧窮不是問題,問題是貧窮帶來的傷害,是一種失去盼望的人生。」七星中會的青年吳弟兄這樣表示,貧窮的傳統概念是基本生活發生困乏,然而對物質富裕的人們,當存活不再是問題以後,到底「貧窮」指的是什麼?

國立大學、國立研究所文組畢業的吳弟兄現年36歲,離開校園後從事媒體採編相關工作,提到上班族的貧窮問題,他認為過去台灣以中小企業撐起經濟,「當人家員工只是過渡,有能力的人最終還是會自己創業,這是老一輩的價值觀,再加上『勞工』這個標籤有影射共產黨的污名化,因此人們對於勞工問題始終是冷漠的。」

這樣的冷漠對於年輕人有什麼影響呢?吳弟兄表示,台灣的勞工漠視《勞基法》,過勞死的新聞已成常態,「連醫學生都會過勞死的社會,對勞工問題已經不是冷漠可以形容了,簡直是殘酷!」而對上班族來說,付出這麼長的工時,卻少有公司按照《勞基法》付加班費,「上班須打卡,下班責任制已經變成一種默契,壓榨變成不合法卻合習慣」,「當你被如此壓榨後,每個月領到的薪水只有3萬5000元,你卻不敢抱怨,因為新進公司的大學畢業生月薪只有2萬元,而且比你還耐操。」

相較於大學畢業生的2萬2000元,自己的3萬5000元雖然已經高了不少,吳弟兄卻表示,「12年前大學畢業時,月薪就有3萬塊了,念完研究所之後還多5000元,這等於10餘年來上班族的薪資是倒退的,」說到這個吳弟兄算了起來,每個月的房租加上助學貸款就要1萬2000元,再扣掉基本食衣住行的消費,「看看房價,光是房貸的頭期款基本上就是個遙遠的幻想,」而過去10年薪資的倒退,更讓人無法想像未來的薪資有成長的可能,而人生精華的20年也就這樣過去了。

「當生活變得如此基本的時候,誰敢想像婚姻與生養小孩呢?」吳弟兄認為,環境剝削上班族的生命,這些基本的嚮往都是被壓抑的,「就算是教會裡,長老們本身是企業主或是軍公教的比例很高,他們只會說你要更努力,」吳弟兄認為,貧富不均很可能會毀滅這個國家,面對下次選舉,吳弟兄也是悲觀的,因為無法看見兩位候選人對於這方面有令人感到信任的思考與提議,他諷刺的說,「反正新而獨立的國家也不保證是幸福的國家。」

&nbsp

免債運動打破不公,社運串連批判不義

&nbsp

【林宜瑩專題報導】在資本主義國家興起後,工業先進國家運用第三世界國家的自然資源、農作物品、廉價人力等來生產商品,並重新販賣回第三世界國家,自第三世界國家賺到錢後,又將大量資金借回給這些國家,使其產生高額外債,並以催逼債務等手段,開出不公平的貿易條件,對第三世界國家的自然資源與廉價勞力大肆掠奪。如此惡性循環,讓富國與窮國的差距拉得更大;因此,有許多國際輿論和第三世界國家的民間團體不斷發聲,堅持認為應取消窮國的外債,於是便有了所謂的「免債運動」。

國與國之間取消外債的例子很多,從1917年俄國外債被取消、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後取消南美洲國家外債、1941至1952年日本外債被取消、1953年的51%德國外債被取消、1991年取消波蘭積欠法國「巴黎俱樂部」一半外債、2001年阿富汗戰爭後,美歐等國取消巴基斯坦外債等等,都適時使這些國家得以喘息與重新站起來。

1980年代開始,免債運動更是國際運動的主軸,例如拉丁美洲國家工會及農民組織,都致力爭取歐美國家能取消拉丁美洲各國的外債,1980年代後期,非洲各國民眾對取消外債呼聲漸高。

後來,西方國家的民間組織如比利時的「第三世界免債委員會」(CADTM)也開始聲援,從1990年開始「這樣夠了!」另外,1999年「南方千禧年免債運動」始於南非約翰尼斯堡,現在總部位在菲律賓,串連了亞、非、拉丁美洲等南半球的社運團體。法國的「債務與發展」運動更把非政府組織、聯合國等組織連結起來,針對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8大工業國組織的政策提出質疑、批判與施壓,讓「免債運動」有了些許的成果,且該運動至今仍持續進行著。

富人減稅債留子孫 緩繳運動籲關注

【孫一信O蛇!」,丟出寫著裡面有蛇的麻布袋(內裝塑膠蛇),場面一度緊張。

當時蔣為文、台文作家陳明仁等人痛批,中國歧視中原以外的民族,用野蠻稱呼輕視貶抑,「閩」就是蛇,閩南人等於蛇子、蛇孫,台語改稱閩南語就是種侮辱,教育部刻意用「閩南語」有政治企圖,各社團要求政府尊重台灣人使用台語的權利。對於稱呼,蔣為文認為,用「台語人」稱呼使用台語的人是最適當的作法,如同說英語的英國人、講日語的日本人。

近2年來,針對教育部更改台語為閩南語,各界抗議聲浪不斷,「反對閩南語歧視稱呼」正名聯盟與立委王幸男、陳亭妃,2010年7月和2011年5月陸續要求教育部必須為9年一貫課程使用「閩南語」歧視稱呼公開道歉,立即改回「台語」;同時公布國小台語教材審查委員名單,國立編譯館停止用審查名義對台語文歧視霸凌。然而面對外界批評,今年教育部仍舊大肆宣傳9月舉行的「閩南語認證」,不願將「閩南語」改回「台語」。

雖然教育部有母語認證,但各級學校的母語時數並沒有增加,根據統計,現行小學、中學、大學每週華語、英語及台灣母語的課程節數比較,台灣母語時數比華語、英語為少;華語從小學到大學都列為必修,且每週總時數達17至24節課,台灣語文卻只有國小每週1節,且不列入升學的正式科目,台灣母語相較於華語,教學時數相差20倍。

最近,長老教會總會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等社團向教育部表達嚴正抗議,提出多項建議:1.國小的台灣語文教育增為每週3節;2.比照華文和英文,將台灣語文列入國中、高中及大學的必修課程;3.大學及高中入學考試國文科改為「本國語文」,讓考生從原住民族語、客語、台語、華語4類語文自選1類應試;4.須有長期母語復育計畫,常態培訓台灣語文師資及建立台灣語文認證制度。

另外,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是唯一的國家語言推行單位,長老教會、台文筆會等建議改名為「台灣族語推行委員會」,並提高層級,反對教育部擬定的降級和縮編計畫。

針對母語使用、教育和書寫,國際筆會等非政府組織1996年發表《世界語言權宣言》強調各族群母語受教權、各族群有權使用傳統的文字格式與文體書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0年起將每年2月21日訂為「世界母語日」,2001年進一步提出《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提醒各國保護與發展弱勢語言文化。

台灣筆會等團體擔心,相較於國際對各族群語言的重視,台灣教育政策還是獨尊華語,政府不知改善,只有蔣為文當面向黃春明、陳芳明等「大咖」嗆聲才引起關注,可見台灣母語遭遇嚴重危機。

族語能力檢定 牧者須以身作則

&nbsp

【林宜瑩專題報導】總會傳道委員會與台灣族群母語推動、客家、原宣等委員會合作,在2011年6月21日於新竹聖經學院舉行「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約有50位今年要提出牧師資格檢定的傳道師應考,期望透過筆試、經文朗讀、短講與對話,讓準牧師在未來牧會中,能運用母語得著更多同族群的靈魂!

以往傳道師要取得牧師資格,都是由中區會負責母語測驗,由於各中區會檢定標準不一,導致有些傳道師成為牧師後,前往教會牧會時,因母語表達不夠順暢或在讀經、講道上出現口誤,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因此,總會傳道委員會今年首度舉辦「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未來傳道師必須先取得母語檢定證書,方可取得牧師資格。

總會傳道主委莊孝盛牧師表示,長老教會注重母語,母語是對自我族群、文化的認同;尤其在國民黨統治下,強迫台灣住民學習將北京話視為「國語」,致使各族群母語面臨滅絕危機,傳統文化被破壞殆盡,基於落實「釘根本土」的神學關懷,總會傳道與族群母語、客家、原宣等委員會共同努力,透過牧師以身作則,讓會眾重視母語的傳承。

傳道委員會幹事蔡南信牧師表示,台灣社會普遍以華語為溝通工具,使準牧師們較少使用自己的母語,因此期望牧者透過準備「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能有練習、加強母語的機會,未來牧會時,透過母語溝通、講道、社區探訪,將有拉近人際關係的加倍功效。不過他也坦言,大家常因習慣看漢字,卻漸漸對白話字有疏離感,這方面確實需要加強,此現象也突顯白話字書籍出版的重要性。

「現在年輕傳道師的母語表達,有弱化的現象!」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主委杜謙遜牧師說,這與社會、教育結構有關。而神學教育上,除了南神較注重母語訓練,其他神學院偏向自由發展,導致彼此溝通、交談多以華語為主。杜謙遜期望神學院師長,能鼓勵神學生用母語來表達,否則,很可能會漸漸變成華語教會,相信這絕非長老教會之福。

「除了部分教會對白話字傳承有危機感外,大多數教會的主日學,白話字的教導幾乎是斷得差不多了!」母語委員陳豐惠指出,現在很多教會主日學老師看不懂白話字,更不用說教導母語相關課程。陳豐惠期望,教會能負起傳承的責任,讓母語不會在下一代消失。

投入母語文學 才能做本土神學

【李信仁專題報導】針對長老教會傳道師母語考試制度,台南神學院名譽教授鄭兒玉說,傳道師母語考試不能只做表面,母語推行要從文化、認同等基礎問題思考。他感嘆神學院母語教學時數太少,「神學院有多少個老師能用白話字寫出主禱文?」不用母語卻以華語做台灣本土神學研究,更是不倫不類!

30多年前,鄭兒玉向總會培育委員會翁修恭牧師提出「傳道師母語認證」的建議,他觀察說:「制度實行至今,作法一再修改,但沒有聽說傳道師因母語不及格而明年重來,」他質問:「傳道師都真的及格嗎?」考試預先設定範圍,且有時還會體諒妥協,含混過關,「母語考試是出於好意,但只做表面,結果卻不怎麼樣。」

鄭兒玉長期推動台語白話字書寫,強調母語的重要,他認為台灣母語使用要回到基本問題,就是「台灣人受外來統治太久,不尊重自己的父母話,歷史一向是用統治者語言,造成台灣人看輕自己的語言。」他說,台灣人最愛統治者的語言,給日本人管就用日語、國民黨來就講華語,因為用統治者講的話就能生存、獲得財富權利,他提醒,「語言是民族的象徵,語言失去,民族滅亡」,如滿清取得政權使用北京官話,後來滿語幾乎消失,滿族不見了,只剩下清朝,就是明顯的例子。

對於台語白話字書寫,鄭兒玉表示,從理論來看,語言是從聲音而來,文字是聲音的紀錄,語言在聲音當中,包含著各族群獨特的性格和思考方式,宣教師來台灣用白話字寫下台灣話,用字母、調號表達聲音,這是很恰當的作法。至於用漢字寫台語,鄭兒玉強烈反對,因白話字和漢字有根本的不同,白話字是「表音」,漢字是「表意」,但採用表意文字當做聲音符號,產生混淆。例如聖經台語漢字版,用「互」代表h??,很不妥當,台語的h??至少有使、給、雨、讓、乎等多種意思,何況台語有許多疊字的助形容詞、助動詞,漢字根本無法表達,因此用白話字寫台語文學才是正確作法。

投入白話字書寫教育的鄭兒玉說:「很多人只會說台語,卻不會用白話字讀寫,等於是文盲!」他覺得,神學院的母語教育情況也不佳,每週只有1小時母語課,根本不夠,「用統治者的語言怎麼做台灣本土神學?老師可以用白話字寫出主禱文嗎?長老教會確實出著歹子孫!」&nbsp

台語文學接軌台灣文學史

助台灣延伸現代文學深度 &nbsp盼以檢定活絡台文發展

【陳怡萱專題報導】「越不熟悉,當然越害怕!」台灣羅馬字協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何信翰認為,學習台語就像與人交往一樣,不認識當然不熟、不熟就不知道對方有什麼意圖;他強調台語跟所有其他的語言一樣,可以寫、可以讀,不只是生活語言,也是文化語言、教育語言、學術語言,「以為台語只要在家裡講的人是對台語有偏見,而且顯示出他根本就不懂台語。」

何信翰表示,台語是有歷史的、台語的文學作品有足夠的數量、而且有良好的品質,最早在1885年創刊的《台灣府城教會報》就刊載許多台語詩與台語翻譯小說,可說是台語現代文學的開始;另外根據統計,2000年到2010年這10年間,公開發表在有ISBN的雜誌或刊物上的台語現代詩就超過7000首,1986年到2000年,同樣經過公開發表的台文小說就有400篇。「難道這些不是台語文學?」何信翰說,台語書寫的作品有一定的質與量,一般人不知道並不代表它們不存在。

「台語文學應列入台灣文學的一部分。」何信翰指出,許多台灣文學研究者不承認台語文學,這樣的「台灣文學史」並不完整,如果加入台語文學的史料,就能證明台灣現代文學比中國五四運動早了數十年出現的事實,即與中國畫清界線。

何信翰認為,政府應該要有決心推展台語文,例如增加學校的鄉土語言教學時數、把台語文檢定納入正式考試當中。他舉例指出,現在公務人員若通過英檢有助考績加分,但他一位服務於苗栗通霄的公務員朋友卻說:「從沒遇過來辦事說英語的,但說客語、台語的很多。」何信翰笑稱,台灣人這麼愛考試,把台語文檢定納入正式考試裡,就不用擔心台語文發展沒人理了。

而在民間社團方面,因台語文在台灣的「話語權」明顯不足,在媒體上也相對處於弱勢,包括台灣羅馬字協會等單位要繼續努力的是增加台語文的「曝光率」,最好是搭配事件來發聲。何信翰表示,台語跟其他語言一樣,多看、多聽、多接觸,習慣使用它,越用越順手,特別是小孩子學習能力強,很快就能朗朗上口,「多接觸自然會熟悉並理解台語文的價值,就不會覺得學台語很難或認為它很粗俗。」

台語教學冷颼颼
母語評量供參考

【特稿: rgb(51, 51, 153) “>傳道師心聲 寫給眾人知

【陳韋鑑專題報導】2011年開始,《台灣教會公報》推出新專欄「牧聲初啼」,提供新赴教會上任的傳道師寫作的機會,不管是事工分享或是心情體驗,都讓會友們有更多認識新傳道的管道,也藉此認識更多地方教會,甚至是了解各教會的需要以及狀況。

策劃該專欄的《教會公報》總編輯方嵐亭牧師表示:「一開始的構想是希望剛到教會的新手傳道們能保持寫作的習慣,也能分享不為人知的辛酸苦楚,」所以2010年傳道分派說明會時,已分享這個訊息,到目前約有20多個牧會1∼3年的傳道師投稿,從文字的運用來看,有些傳道對寫作很熟練,但是有的還需要多加油。方嵐亭強調,「神學院有要求傳道們養成書寫習慣,但是要繼續保持;這是讓更多教會認識新傳道們的方式,同時也是在替公報找『舉目向山』或是『新眼光讀經』的寫手。」對於內容,「其實大家還是會避談一些困境,」方嵐亭也鼓勵傳道們寫出困難,才能獲得更多的幫助與奧援。

曾經在「牧聲初啼」專欄分享的台南中會中洲教會蕭怡君傳道師表示,自己是文學相關科系畢業的,所以寫東西有點龜毛,加上又有陣子沒寫了,所以交稿的時候有點難產,「當初是希望自己不要寫得跟報告一樣,盼能將事件背後感動人的部分寫出來,這才是文字事工的價值;當然在某些敘述上,仍需保留文學性的修飾。」

彰化中會草港教會楊善雄傳道師則表示,「很高興有機會投稿,對教會有正面幫助。」楊善雄在草港教會第3年,推動弱勢家庭課輔班,在社區獲得極大迴響。他在專欄中分享了課照班事工,「很多人拿著該期公報來關心,有遠從台北來的兄姊,也有完全不認識的人。」而這些人的回應,除了有實質上的奉獻以外,對同工的鼓勵也不小。他說,「真的可以感受到教會界對課照班的認同與關心,也有許多人帶來很棒的建議,讓我們繼續做下去。」他強調,「真的很感謝公報社,讓鄉下教會有機會得到這麼多幫助,並因此有機會去其他教會事工報告,在這些報告與書寫的過程,會有反省,也看見新的未來。」

百年老店 穩健中求變化

《台灣教會公報》回應時代議題 &nbsp加強網路媒介 &nbsp服務教會與社會

【李信仁專題報導】對於《台灣教會公報》的角色和發展,台灣教會公報社董事長胡忠銘牧師說,公報不只消息報導,還有靈修、神學、見證、基督徒回應當代議題等內容,角色不是其他媒體能夠取代,網路時代來臨,公報要加強使用網路傳播訊息;社長陳祐陞牧師強調,文字能超越時空使福音廣傳,公報用文字服務眾教會和社會,百年不變。

創立於1885年的《教會公報》,今年邁入126年。胡忠銘說,教會公報是超過百年的老店,歷史性和時代性兼具,除了教會最新動態,還有神學思辨、信仰見證、普世觀點、時事議題回應等,不只是長老教會,全台灣和世界各教會都需要《教會公報》。

網路媒體是當今趨勢,「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TCNN:www.tcnn.org.tw已經上線,對此胡忠銘表示,網路興起衝擊紙本閱讀,紙本加上網路可使《教會公報》傳播更加廣泛;他進一步說,媒體利用網路同步發佈消息非常普遍,《教會公報》目前是週刊,重視編輯和內容的精緻,未來要再加強網路即時性消息,提升訊息傳播速度,爭取時效性。

目前《教會公報》每週發行超過2萬1000份,同時發行英文電子報,胡忠銘肯定《教會公報》致力與國際和普世教會接軌,他期許能對不同年齡層編製專屬公報,對年輕人發行「青年版」,而「親子版」已經在籌劃中,要讓更多人從《教會公報》得到心靈餵養。

文字宣教是公報社事工重點和使命,2年多前現任社長陳祐陞上任,先使公報社財務健全,《教會公報》、《耕心》、《新眼光讀經手冊》、《頌音集》的發行量持續增加,書籍、教材、月曆、週曆手冊的出版,以及公報社書房的服務不斷進步中。

陳祐陞說,感謝眾教會對公報社的關心支持,目前每週發行18萬1000份的《耕心》很受歡迎,他提醒:「看完《耕心》記得放到鄰居的信箱,或送給親友,」有許多人經由閱讀《耕心》得到福音,它是傳福音與充實心靈的最佳刊物,希望年底達到每週發行20萬份的目標。

此外,為教會詩班發行的《頌音集》,每期發行1萬份,長老教會被喻為「唱歌的教會」,各教會重視詩班與音樂呈現,《頌音集》主編鄭明堂認真選曲編輯,配合教會節期與需求,提供詩班豐富的曲目選擇,陳祐陞與「聚珍堂男生四重唱」到各教會獻唱《頌音集》歌曲,分享文字宣教,讓許多人獲得感動。

福音月曆好吸睛 顯揚愛人愛鄉情懷

【邱國榮專題報導】「台灣教會公報社所製作出版的月曆,就是巨大的福音單張!」台灣教會公報社的出版部主任林雯茜牧師說,公報社出版的月曆,最大特色是以「書」的概念去設計主題,然後企畫分為針對信仰教育的教會版月曆,以及傳揚福音的社區版月曆,尤其後者受歡迎的程度,不僅銷售量在教會的市場獲得倍數成長,工商企業也十分愛用。

社區版的福音月曆,為何能夠獲得民間企業的青睞,而大批訂購?林雯茜說,社區版月曆是以主題故事的方向編輯,接著便構思每禎精美圖像的企畫案,以1年的時間完成12大張月曆的計畫,此開發模式是從2008年開始,首版《用心分享愛》於翌年推出,次年則是《愛點亮世界》,今年主題《彩虹的應許》,明年2012的企畫是《台灣之愛》及《生命之光》。

林雯茜透露,2012年社區版月曆的企畫概念是「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台灣之愛》以12位將生命的愛與熱情獻給台灣的人為主題故事,搭配台灣大地之美的攝影。《生命之光》談的是生態保護,因此以12則約翰福音經文搭配世界第1座國家公園「黃石公園」的攝影。她說:「這具有啟蒙環保教育的意義,也是潛移默化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的信仰信念。」林雯茜進一步說,這有別於其他教會機構出版名畫家或名攝影師作品的月曆,尤其以「書」的概念設計,更見特色。2012教會版的月曆《教堂之美》,每日均有讀經進度與留白的空格,方便基督徒每日讀經及計畫使用;至於社區版的月曆,目的是顯揚基督教所秉持「愛人與愛土地」的信仰情懷,搭配聖經經文以呼應故事內涵,並且有台語羅馬字對照中文字一併呈現。

2010年《愛點亮世界》深獲教會好評,隔年《彩虹的應許》在教會市場的銷量更成長2倍,達到2萬份。為此林雯茜指出,這是教會開始懂得使用福音工具的好現象,並且也認同公報社所製作的月曆有信仰教育的功能,更是傳福音的好工具。「我曾經在一間診所,看到社區版月曆掛在醒目的牆面上,所有進出的人都看得到。」她說,公報社在文字事工上努力做工,盼望福音能夠透過月曆撒種,撒種的結果,則端賴聖靈做工。

《耕心》讀書會課程 對話代替放話

【陳韋鑑專題報導】從辦報紙開始,100多年來公報社一直為教會兄姊服務,除了出版業務,公報社也將服務延伸至推動閱讀的相關課程。2011年開始,在出版與閱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了「對話」的訓練課程。

負責推動這項事工的公報社經理蕭旭青表示,出版是公報社多年來的核心事工,但是同工們也持續為兄姊提供更多服務,包括2006年開始的「讀書會帶領人培訓班」、「見證寫作班」及「天路讀經課程」等。從2011年開始,公報社則是更進一步推出以「對話」為核心的「《耕心》讀書會帶領人」訓練課程。

蕭旭青分享指出,所謂的《耕心》讀書會就是藉這份目前全台發行量最大的福音週刊當作讀書會文本,借此與人展開對話。「過去《耕心》是當作單張在發,強調的是如何將《耕心》發到陌生人手上,而現在則是利用與身邊的人一起閱讀《耕心》,彼此分享讀後心得,從中提出對信仰的看法,有更多的理解與傾聽,也能在信仰上有更具體的代禱。」他強調,這些課程都是免費的,「期盼大家透過更多的對話,更能互相接納,放話與嗆聲就都會減少。」

從今年初開始推廣至今,短短半年時間已經有竹中山腳教會、星中雙連教會、南中萬榮華教會及彰中大傳部等單位邀請前去分享,甚至在台中也有基督徒開設的店面邀請前往分享。

蕭旭青說,「公報社很樂意為教會設計貼身相關的訓練課程,有的教會甚至一開始是邀請前往向主日學老師分享,希望藉由這樣的訓練課程,協助主日學老師發展教材。」相較於「讀書會帶領人培訓計畫」需要大半年的時間,「《耕心》讀書會帶領人」課程的時間彈性更大,最短可以先有體驗班後,再加上技巧班各2個小時即可,7月份在南中文賢教會與高中茄萣教會也有相關課程。有意推動的教會,請洽:06-2356277轉167,蕭旭青弟兄。

切莫好心做錯事
當起現代小警總

【特稿╱方嵐亭】在2011年6月15日,台南神學院的畢業典禮上,本報前總編輯林培松牧師(1979年至1987年)被表揚為傑出校友。校方肯定他擔任《台灣教會公報》總編輯期間,面對戒嚴時期的言論箝制,依然堅守信仰,不懼壓力用愛心說誠實話,宣揚人權公義,見證基督徒信仰;這讓人想起當年教會公報被沒收的事件。

1987年2月22日出刊的第1825期《台灣教會公報》並沒有如期的寄達讀者手中,而是在印刷處即遭到警總的扣押。理由是,在當中刊載多篇關於228的文章「扭曲史實」。經過整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和228公義和平運動的參與者抗議、遊行與交涉,最終在4月5日逼使政府將該期公報重印歸還。如今論起,莫不讓人感佩當年的參與者,絲毫不畏懼戒嚴時期的肅殺氣氛,誓為言論自由橫刀向天笑。

20個年頭過去了,教會公報由訂閱到贈閱、從不到5000份攀升至2萬1000份;對時事的信仰反省依舊犀利,但不再聽聞因「扭曲事實」遭政府沒收。耐人尋味的是,常有教會好心做錯事當起了小警總。何以此言,全是因為公報時有挑戰教會傳統的議題討論、讀者以愛心提出針貶得罪有力人士言詞,或是藝術尺度超出保守眼光,動輒整批數十份、甚至上百份公報,便遭教會牧師以「避免會友跌倒」為由,加以關心收起。其實,這無非掩耳盜鈴、剝奪信徒知的權利。

「如果討人喜歡與受人尊敬無法兩全,我寧願受人尊敬。」這是已故前法務部長、前宜蘭縣長陳定南的名言,自我期許以良知下筆為言的《教會公報》亦有此覺醒。用一段聖經中的話請求教會界的牧長別當小警總,使徒行傳中迦瑪列對以色列人說:「對於現在這件事,我告訴你們,不要跟他們作對,由他們去吧!如果他們所計劃、所做的是出於人,一定失敗;如果是出於上帝,你們就不能夠擊敗他們。你們所做的,恐怕是在敵對上帝了!」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